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10首】

字號:

在古時,詩人們用自己人生的悲歡離合寫就一首首經(jīng)典的冬至詩詞,帶你了解人世間冬至的人情冷暖。下面是分享的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10首】 。歡迎閱讀參考!
    1.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一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代〕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yuǎn)行人。
    譯文
    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節(jié),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燈前,與自己的影子相伴。
    想到家中親人今日也會相聚到深夜,還應(yīng)該會談?wù)撝疫@個離家在外的人。
    注釋
    邯鄲(Hán 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冬至: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tuán)聚的習(xí)俗。
    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zhuǎn)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夜深:猶深夜。
    遠(yuǎn)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2.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二
    冬至夜懷湘靈
    白居易〔唐代〕
    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譯文
    心中思念多年卻沒辦法相見,棉被冰冷簡直無法挨身。
    怎能忍受得了這一年中最長的寒夜,更何況你我都是孤獨失眠的人。
    注釋
    艷質(zhì):指女子艷美的資質(zhì),這里指詩人懷念的“湘靈”。
    無由:沒有辦法。
    寒衾:冰涼的被子。衾,被子。
    親:動詞,親近、接近,這里指挨著身子,接觸肌膚。
    3.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三
    冬至
    杜甫〔唐代〕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 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fēng)俗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譯文
    每年冬至我總是在他鄉(xiāng)做客,窮困和愁苦膠滯糾纏,讓人神情恍惚。
    我流寓江湖,自照形貌,好像只有我在衰老,而這萬里天涯的風(fēng)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親。
    雪后我拄著藜杖踱步到丹壑,不禁想到宮中早朝剛散,正離開紫宸殿宮門的官員身上佩玉鳴響。
    此時我的心仿佛已經(jīng)折碎,不剩一寸,前路迷茫,我要站在什么地方,才能看見朝廷?
    注釋
    至日:即冬至日,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長為客:長久地成為遠(yuǎn)離親人的羈旅之人。
    忽忽:飄忽不定的樣子。
    泥殺 人:膠滯糾纏的樣子。
    形容:指神態(tài)軀體。
    杖藜(lí):拐杖。
    丹壑(hè):道家所在之地。
    鳴玉:古時官員所騎馬上要鑲佩玉器作為裝飾,馬行走時發(fā)出碰撞之聲。
    紫宸(chén):唐大明宮中的紫宸殿。
    心折:心碎。
    三秦:原指長安附近古秦國之地,此代指朝廷。
    4.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四
    減字木蘭花·冬至
    阮閱〔宋代〕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
    譯文
    早晨云霧散去,在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從此以后,白天漸長。也望這日給長輩“拜冬”,進(jìn)獻(xiàn)履襪的習(xí)俗代代相傳。
    冬至以后,天氣轉(zhuǎn)暖,寒意少。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慢慢變短。從今天開始,夜間秉燭賞游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
    注釋
    寒影初回:從冬至日起,太陽從南回歸線北移,日影漸短,故稱“初回”。
    長日至:指白天開始漸長。
    羅襪新成:冬至日晚輩要給長輩“拜冬”,進(jìn)獻(xiàn)履襪。稱“履長之賀”。
    添一線:添加量日影的線長。
    秉燭:拿著點著的蠟燭(用來照明)。
    賞析
    “曉云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兩句,描寫早晨云霧散去,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這一天是一年當(dāng)中影子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我國傳統(tǒng)的陰陽觀以陰陽來解釋冬至,冬至又稱“長至節(jié)”,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此后開始逐漸變?yōu)闀冮L夜短的物候變化特征?!傲_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后塵”兩句主要描寫冬至的習(xí)俗?!傲_襪新成”,三國魏曹植有《冬至獻(xiàn)襪履表》開頭便是“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xiàn)履貢襪?!蹦铣紊蚣s《宋書》亦記:“冬至朝賀,皆如元旦之儀,又進(jìn)履襪?!焙笪捍藓啤杜畠x》載:“近古婦人,常以冬至進(jìn)履于舅姑?!倍寥眨瑥娜照战嵌瓤?,自是從此以后,白天漸長,光照漸多。然從實際感受言,則冬至之后進(jìn)入數(shù)九寒天,這是因為大地萬物皆已冷透,雖日照漸長,此時依然最冷,正如夜間涼在半夜后,午間熱在正午后的道理一樣。冬至對長輩進(jìn)履襪,保暖祈福,是節(jié)日祝福又有實際用處。
    下片進(jìn)一步寫冬至日前后的天氣變化?!熬_意寒淺”,冬至以后,天氣漸漸轉(zhuǎn)暖,寒意漸漸減少?!氨M道朝來添一線”,據(jù)《歲時記》載:“魏晉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長一線”,按氣候變化規(guī)律,冬至后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應(yīng)該慢慢變短才恰當(dāng)?!氨鼱T須游,已減銅壺昨夜籌”,從今天開始,黑夜變短,夜間秉燭賞游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表現(xiàn)出作者對白日漸長的欣喜,對冬日寒意漸去的雀躍。
    這首詞雖然是變現(xiàn)節(jié)氣時令規(guī)律變化的作品,語言平實而不平淡?!皶浴?、“瑞”、“綺”等形容詞以及“回”、“淺”、“添”、“減”等字眼有效消減了寒日的凜冽之氣,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此外,全詞語言典雅得體,表現(xiàn)手法嫻熟老道,善于借用文章典故,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的語言技巧。
    5.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五
    滿江紅·冬至
    范成大〔宋代〕
    寒谷春生,熏葉氣、玉筒吹谷。新陽后、便占新歲,吉云清穆。休把心情關(guān)藥裹,但逢節(jié)序添詩軸。笑強(qiáng)顏、風(fēng)物豈非癡,終非俗。
    清晝永,佳眠熟。門外事,何時足。且團(tuán)欒同社,笑歌相屬。著意調(diào)停云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v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譯文
    寒冬季節(jié),山谷里卻早一步有了春意,蕙草初生新葉的香氣就像裊裊的笛音若有若無地在山谷里彌漫開來。明早的太陽升起后就可占候新一年的年景了,肯定是麗日纖云、天氣清和的好年景。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病上藥里,每到節(jié)氣時應(yīng)賦新詩。雖是強(qiáng)顏歡笑,但也是為大自然的造化所陶醉,可惜我終究不能免俗。
    白晝是那么長,我的休眠已足。但世俗中的事情什么時候才能讓人稱心如意?還是和志同道合的友人團(tuán)聚在一起,大家一同歡歌笑語吧。我們一起精心調(diào)制云露釀,仔細(xì)檢索梅花曲譜。就算不能天天醉生夢死,也不必太過拘束。
    注釋
    熏:通“薰”,即蕙草,又叫零陵香,一種香草。
    吉云:五色云。古人以為吉祥之兆。
    清穆:清和。
    團(tuán)欒:團(tuán)聚。
    休:不要。
    6.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六
    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蘇軾〔宋代〕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譯文
    這時節(jié),水底的暖氣將回而未回,大地還是一片凄冷,寒雨蕭蕭,打濕了地上的枯草根。
    還有誰,能像我蘇夫子一般,不是花開時節(jié),竟肯獨來賞景?
    注釋
    吉祥寺即后來的廣福寺,寺中牡丹最盛,在宋時,是一個名剎。此詩亦熙寧五年作。
    《月令》:“冬至水泉動”,是說從冬至日起逐漸轉(zhuǎn)暖?!兑葜軙罚骸笆幸辉?,微陽動”;陽,指暖氣。
    荄(音gai)。草根。
    7.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七
    冬至留滯舒州有懷歲旦泊舟平江門外
    曹彥約〔宋代〕
    舒郡驚冬節(jié),吳門憶歲時。
    天寒城閉早,凍合水行遲。
    再拜為兄壽,同聲念母慈。
    窮年終是客,至日始題詩。
    譯文
    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聽說今天是冬至,不禁回憶起了去年春節(jié)泊舟平江門外的情景。
    天寒地凍,城門早已關(guān)閉,江面也凍結(jié)住,回家的行程也被延遲。
    想起去年春節(jié)給兄長拜年時,共同思念遠(yuǎn)方的母親的情景。
    想到一年到頭都客居他鄉(xiāng),一直到現(xiàn)在才寫下這首詩真是感慨萬千!
    注釋
    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
    歲旦:一年的第一天。
    曹彥約:南宋大臣、詩人,江西人。
    吳門:指蘇州或蘇州一帶,即詩題中的“平江門外”。
    歲時:每年一定的季節(jié)或時間,此指春節(jié)。
    8.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八
    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戎昱〔唐代〕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夢隨行伍朝天去,身寄窮荒報國難。
    北望南郊消息斷,江頭唯有淚闌干。
    譯文
    去年夏至日來之時我人在長安,手柱拐杖的我也曾身居高位,頭頂高帽。
    今年長安又到冬至日,我走下臺階遙想當(dāng)年寒冷的霜雪。
    夜里夢見我跟隨軍隊在蒼天下前進(jìn),然而身在窮鄉(xiāng)僻壤的我卻難以完成報國之志。
    身處南方斷絕了來自北方的消息,我站在黃河邊上涕泗橫流。
    注釋
    長至: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
    策杖:拄杖。
    獬豸冠:指古代御史等執(zhí)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指御史等執(zhí)法官吏。
    行伍:指軍隊。五人為伍,五伍為行。
    9.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九
    小至
    杜甫〔唐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浮灰一作: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譯文
    自然界的節(jié)氣和人世間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陽氣初動,春天也就快來了。
    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內(nèi)的灰相應(yīng)飛出則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山中的臘梅沖破寒氣傲然綻放。
    此地自然景物與故鄉(xiāng)相差無幾,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
    注釋
    小至:《全唐詩》于題下 注:“至前一日,即《會要》小冬日。”
    天時人事:自然界的節(jié)氣和人世間的事情。天時,指自然變化的時序。人事,人世間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陽生:陽氣初生,古人認(rèn)為到冬至那天陰氣極盛而新的一線陽氣剛剛產(chǎn)生。
    五紋:五色彩線。紋,一作“文”。
    添弱線:據(jù)史書記載,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漸長,刺繡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線之工。
    吹葭(ji?。┝g(guǎn)動浮灰:古代為了預(yù)測時令變化,將蘆葦莖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樂律(分別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的玉管內(nèi),每月節(jié)氣到來,相應(yīng)律管里的灰就自動飛出。葭,初生的蘆葦,詩中指代蘆葦內(nèi)膜燒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確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呂,故稱。浮,一作“飛”。
    岸容:河岸的容貌,詩中指水邊景象。
    待臘(là):待到臘月時分。臘,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
    舒柳:指柳葉萌生,枝條柔和。舒,舒放,萌發(fā)。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陽旁邊云氣的色彩形狀,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沒有區(qū)別。鄉(xiāng)國:即家鄉(xiāng)。
    覆杯:盡飲。覆,傾,倒。
    10.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 篇十
    至后
    杜甫〔唐代〕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yuǎn)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xiāng)。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zhuǎn)凄涼。
    譯文
    冬至之后,白天漸長而黑夜?jié)u短。我在遠(yuǎn)遠(yuǎn)的成都思念洛陽。
    我在嚴(yán)武的幕府中志不自展,成都雖也有如金谷、銅駝一類的勝地但畢竟不是故鄉(xiāng)金谷銅駝。
    梅花正含苞欲放,我不自覺地想起我洛陽的兄弟朋友。
    愁悶極了,本想寫詩來排愁,沒想到越寫越凄涼了。
    注釋
    日初長: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漸由短變長。
    劍南:這里指蜀地。因在劍門關(guān)以南,故稱。
    青袍白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個意思。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
    金谷、銅駝:邵注:金谷園、銅駝陌,皆洛陽勝地。非故鄉(xiāng):金谷銅駝,洛陽皆遭亂矣,物是人非。
    棣萼:《詩》:“棠棣之華,萼不韡韡?!遍啵员扔餍值?。
    愁極:意為愁苦極時本欲借詩遣懷,但詩成而吟詠反覺更添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