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

字號: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jié)、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 篇一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
    注釋:
    邯鄲(Hán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冬至: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xí)俗。
    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zhuǎn)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夜深:猶深夜。
    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譯文:
    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jié),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yīng)該談?wù)撝疫@個遠行人?!?BR>    2.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 篇二
    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注釋:
    艷質(zhì):指女子艷美的資質(zhì),這里指詩人懷念的“湘靈”。
    無由:沒有辦法。
    寒衾:冰涼的被子。衾,被子。
    親:動詞,親近、接近,這里指挨著身子,接觸肌膚。
    譯文:
    心中思念多年卻沒辦法相見,棉被冰冷簡直無法挨身。
    怎能忍受得了這一年中最長的寒夜,更何況你我都是孤獨失眠的人。
    3.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 篇三
    1、冬至日獨游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2、冬至日
    (宋)蘇轍
    佳節(jié)蕭條陋巷中,雪穿窗戶有顏風(fēng)。
    出迎過客知非病,歸對先師喜屢空。
    3、冬至日
    (宋)蘇轍
    陰陽升降自相催,齒發(fā)誰教老不回。
    猶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酥煎隴坂經(jīng)年在,柑摘吳江半月來。
    官冷無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潑新醅。
    4、冬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yīng)律好風(fēng)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占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lǐng)春來。
    5、辛酉冬至
    (宋)陸游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jié),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yīng)探春 夢,已繞鏡湖邊。
    4.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 篇四
    1、漁家傲·冬至
    (宋)馮時行
    云覆衡茅霜雪后。風(fēng)吹江面青羅皺。鏡里功名愁里瘦。閑袖手。去年長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小槽新壓冰澌溜。好把升沉分付酒。光陰驟。須臾又綠章臺柳。
    2、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儀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
    勻飛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見,水如山,渾在冰壺里。
    平生選勝,到此非容易。弄月與燃犀,漫勞神、徒能驚世。
    爭如此際,天意巧相符,須痛飲,慶難逢,莫訴厭厭醉。
    3、冬至相催
    (宋)釋紹曇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蟄龍須奮躍,保待禹門雷。
    5.小學(xué)三年級關(guān)于冬至的古詩積累 篇五
    冬至夜旅懷
    (宋)楊齊
    亂霜如葉撲窗寒,愁到心如欲斷弦。
    鳳管陽才一聲起,蟾輪月已九分圓。
    擁爐酌凍酒相對,攲枕背殘燈未眠。
    乞得曉鐘西拜望,露中香為祝親燃。
    譯文:
    亂飛寒霜如落葉,撲打著寒涼的窗戶;憂愁甚至到了心快要像斷了弦一樣。
    鳳管的清揚之音剛一聲起來;蟾輪似的明月已經(jīng)有九分圓了。
    擁著火爐,飲著冰凍的酒,與之久久相對;斜攲著枕頭,背靠著殘燈,一夜輾轉(zhuǎn)難眠。
    向西探望,乞求得到報曉的鐘聲;霜露之中,燃起一炷香為親人祝福。
    注釋:
    鳳管:笙簫或笙簫之樂的美稱。
    蟾輪:圓月。
    攲枕:斜靠著枕頭。攲通倚。
    賞析:
    這是宋代詩人楊齊的一首冬至懷鄉(xiāng)詩。亂飛寒霜如落葉,撲打著寒涼的窗戶;憂愁到心快要像斷了弦一樣。這是寫“旅懷之心境”?!叭缛~”、“如欲斷弦”,詩人連用兩個比喻,來描寫心中思鄉(xiāng)的愁苦。冬至,在古代有團圓之意。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皥A”意味著“團圓”、“圓滿”??墒?,詩人卻不能歸家團圓,孤單寂寞地客居異鄉(xiāng),內(nèi)心倍感凄涼愁苦。一個“愁”字,可作全詩詩眼,亦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diào)。鳳管的清揚之音剛一聲起來;蟾輪似的明月已經(jīng)有九分圓了。這是側(cè)面寫“旅懷之清景”。這兩句對仗工穩(wěn),既有聽覺描寫,又有視覺描寫。羈旅他鄉(xiāng),聽到鳳管之音,頓起故園之思。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冬至這一天,天上的明月也快要滿圓了,這圓月更多的則是帶來對于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