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們都知道學習代表未來,成績代表過去,學習成就人生,學習改變命運,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一
交流電
1.勻強磁場有線圈,旋轉產生交流電。電流電壓電動勢,變化規(guī)律是弦線。
中性面計時是正弦,平行面計時是余弦。
2.NBSω是值,有效值用熱量來計算。
3.變壓器供交流用,恒定電流不能用。
理想變壓器,初級UI值,次級UI值,相等是原理。
電壓之比值,正比匝數比;電流之比值,反比匝數比。
運用變壓比,若求某匝數,化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遠距輸電用,升壓降流送,否則耗損大,用戶后降壓。
2.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二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3.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三
功和能(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體的質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式){P:功率[瓦(W)],W:t時間內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時間(s)}
6.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時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汽車行駛速度(vmax=P額/f)
8.電功率:P=UI(普適式){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Ek:動能(J),m:物體質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EP: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4.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四
一、離子束電流及環(huán)形電流的求解方法
在電流求解過程中,有些電流和我們常見的形式是不相同的,并不是在導體內電荷的定向移動。常見的情況如電子繞核運動,經電場加速的粒子流,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等效電流的方向進行求解。
求解經過場強加速的粒子流形成的電流時,要注意應用I=nqSv=λqv,式子中λ是導體單位長度內的自由電荷數,它與v是一一對應的。
求解環(huán)形電流的基本方法是截取任一截面,然后分析在一有代表性的時間段或一個周期內通過該截面的電荷量Q,則有效電流I=Q/T.
二、導體折疊、截取或拉伸后電阻的計算
某導體形狀改變后,因總體積不變,電阻率不變,當長度l和面積S變化時,應用V=Sl來確定S和l在形變前后的關系,分別應用電阻定律(詳情請查看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即可求出l與S變化前后的電阻關系。
當導體被折疊成n段時,導體的長度變成原來的1/n,橫截面積變成原來的n倍。截取時橫截面積不變,拉伸時若長度變?yōu)樵瓉淼膎倍,則橫截面積變?yōu)樵瓉淼?/n;若橫截面半徑變?yōu)樵瓉淼?/n時,橫截面積變?yōu)樵瓉淼?/n^2,長度是原來的n^2倍。
三、兩類邏輯電路題目的解題方法
1.由現象推斷邏輯電路
判定邏輯電路種類的基本方法是有輸入端、輸出端的狀態(tài)確定邏輯電路的真值表,或者抓住其輸出端與輸入端的邏輯對應關系,進而確定邏輯電路的種類。
2.有邏輯電路分析現象
在題目中一直門電路的種類,要分析生活中現象時,可先分析輸入端對應的電壓情況,由門電路確定輸出端的電壓情況,進而確定們電路所控制部分的電路會發(fā)生的現象。
5.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五
起電的方法
使物體起電的方法有三種: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原子核_子的能力并不相同.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_子能力強的物體就會得到電子而帶負電,_子能力弱的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正負電荷的分開與轉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當帶電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使不帶電的物體上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而帶正電(負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內的自由電子會向靠近或遠離帶電體的方向移動.(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三種起電的方式不同,但實質都是發(fā)生電子的轉移,使多余電子的物體(部分)帶負電,使缺少電子的物體(部分)帶正電.在電子轉移的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6.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六
機械振動
1.簡諧振動要牢記,o為起點算位移,回復力的方向指,始終向平衡位置,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極。
2.o點對稱別忘記,振動強弱是振幅,振動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單擺周期l比g,再開方根乘2p,秒擺周期為2秒,擺長約等長1米。到質心擺長行,單擺具有等時性。
3.振動圖像描方向,從底往頂是向上,從頂往底是下向;振動圖像描位移,頂點底點大位移,正負符號方向指。
1.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一
交流電
1.勻強磁場有線圈,旋轉產生交流電。電流電壓電動勢,變化規(guī)律是弦線。
中性面計時是正弦,平行面計時是余弦。
2.NBSω是值,有效值用熱量來計算。
3.變壓器供交流用,恒定電流不能用。
理想變壓器,初級UI值,次級UI值,相等是原理。
電壓之比值,正比匝數比;電流之比值,反比匝數比。
運用變壓比,若求某匝數,化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遠距輸電用,升壓降流送,否則耗損大,用戶后降壓。
2.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二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3.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三
功和能(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體的質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式){P:功率[瓦(W)],W:t時間內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時間(s)}
6.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時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汽車行駛速度(vmax=P額/f)
8.電功率:P=UI(普適式){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Ek:動能(J),m:物體質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EP: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4.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四
一、離子束電流及環(huán)形電流的求解方法
在電流求解過程中,有些電流和我們常見的形式是不相同的,并不是在導體內電荷的定向移動。常見的情況如電子繞核運動,經電場加速的粒子流,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等效電流的方向進行求解。
求解經過場強加速的粒子流形成的電流時,要注意應用I=nqSv=λqv,式子中λ是導體單位長度內的自由電荷數,它與v是一一對應的。
求解環(huán)形電流的基本方法是截取任一截面,然后分析在一有代表性的時間段或一個周期內通過該截面的電荷量Q,則有效電流I=Q/T.
二、導體折疊、截取或拉伸后電阻的計算
某導體形狀改變后,因總體積不變,電阻率不變,當長度l和面積S變化時,應用V=Sl來確定S和l在形變前后的關系,分別應用電阻定律(詳情請查看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即可求出l與S變化前后的電阻關系。
當導體被折疊成n段時,導體的長度變成原來的1/n,橫截面積變成原來的n倍。截取時橫截面積不變,拉伸時若長度變?yōu)樵瓉淼膎倍,則橫截面積變?yōu)樵瓉淼?/n;若橫截面半徑變?yōu)樵瓉淼?/n時,橫截面積變?yōu)樵瓉淼?/n^2,長度是原來的n^2倍。
三、兩類邏輯電路題目的解題方法
1.由現象推斷邏輯電路
判定邏輯電路種類的基本方法是有輸入端、輸出端的狀態(tài)確定邏輯電路的真值表,或者抓住其輸出端與輸入端的邏輯對應關系,進而確定邏輯電路的種類。
2.有邏輯電路分析現象
在題目中一直門電路的種類,要分析生活中現象時,可先分析輸入端對應的電壓情況,由門電路確定輸出端的電壓情況,進而確定們電路所控制部分的電路會發(fā)生的現象。
5.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五
起電的方法
使物體起電的方法有三種: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原子核_子的能力并不相同.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_子能力強的物體就會得到電子而帶負電,_子能力弱的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正負電荷的分開與轉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當帶電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使不帶電的物體上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而帶正電(負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內的自由電子會向靠近或遠離帶電體的方向移動.(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三種起電的方式不同,但實質都是發(fā)生電子的轉移,使多余電子的物體(部分)帶負電,使缺少電子的物體(部分)帶正電.在電子轉移的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6.高二選修二物理知識點歸納 篇六
機械振動
1.簡諧振動要牢記,o為起點算位移,回復力的方向指,始終向平衡位置,大小正比于位移,平衡位置u大極。
2.o點對稱別忘記,振動強弱是振幅,振動快慢是周期,一周期走4a路,單擺周期l比g,再開方根乘2p,秒擺周期為2秒,擺長約等長1米。到質心擺長行,單擺具有等時性。
3.振動圖像描方向,從底往頂是向上,從頂往底是下向;振動圖像描位移,頂點底點大位移,正負符號方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