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在教育實踐中,是指對某一個知識的泛稱。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一
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燭之武)許之(主語)
2、(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3、(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4、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5、敢以(之)煩執(zhí)事(賓語)
6、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介詞)
(二)倒裝句
1、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賓短語后置或狀語后置)
2、且貳于楚也(于楚從屬──同上)
3、佚之狐言于鄭伯(于鄭伯言──同上)
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三)判斷句
1、鄰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斷)
2、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句)
(四)固定句
1、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要……,何必……)
2、夫晉,何厭之有?(……、怎么……)
2.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二
文言虛詞
1、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7、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3.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三
詞類活用
目吳會于云間(目:名作動,看,遙看)
雄州霧列(霧:名作狀,像霧一樣)
上出重霄(上:名作狀,向上)
物華天寶(華、寶:形作動,有光華,有珍寶)
響窮彭蠡之濱(窮:形作動,窮盡,響遍)
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竄:形的使動用法,使…逃)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名的意動用法,以……為衣襟,以……為帶)
煙光凝而暮山紫(紫:名作動,變成紫色)
俊采星馳(星,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賓主盡東南之美(美,形作名,俊美的人,俊杰)
人杰地靈(杰、靈,形作動,有俊杰,有靈氣)
屈賈誼于長沙(屈,形的使動用法)
徐孺下陳蕃之塌(下,名的使動用法,使……下)
騰蛟起鳳(騰、起,使動,使…騰飛,使……起舞)
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四美具,二難并(美、難,形作名,美好的事物,難得的主賓)
山原曠其盈視(曠,使動用法,使……開闊)
4.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四
一詞多義
(1)絕
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以為妙絕(到了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2)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與真相對,不真,假裝)
(3)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
博聞強記(見聞、知識)
不能稱前時之聞(聲譽、名聲)
(4)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大,強健)
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有力的弓)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余)
乃百強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強)
(5)望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5.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五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lián)、偶尾同韻、中聯(lián)對偶、平聲合調(diào)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shù)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nèi)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shù)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nèi)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1.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一
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燭之武)許之(主語)
2、(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3、(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4、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5、敢以(之)煩執(zhí)事(賓語)
6、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介詞)
(二)倒裝句
1、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賓短語后置或狀語后置)
2、且貳于楚也(于楚從屬──同上)
3、佚之狐言于鄭伯(于鄭伯言──同上)
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三)判斷句
1、鄰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斷)
2、以亂易整,不武。(否定判斷句)
(四)固定句
1、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要……,何必……)
2、夫晉,何厭之有?(……、怎么……)
2.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二
文言虛詞
1、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7、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3.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三
詞類活用
目吳會于云間(目:名作動,看,遙看)
雄州霧列(霧:名作狀,像霧一樣)
上出重霄(上:名作狀,向上)
物華天寶(華、寶:形作動,有光華,有珍寶)
響窮彭蠡之濱(窮:形作動,窮盡,響遍)
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竄:形的使動用法,使…逃)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帶:名的意動用法,以……為衣襟,以……為帶)
煙光凝而暮山紫(紫:名作動,變成紫色)
俊采星馳(星,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賓主盡東南之美(美,形作名,俊美的人,俊杰)
人杰地靈(杰、靈,形作動,有俊杰,有靈氣)
屈賈誼于長沙(屈,形的使動用法)
徐孺下陳蕃之塌(下,名的使動用法,使……下)
騰蛟起鳳(騰、起,使動,使…騰飛,使……起舞)
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名作動,看、望)
四美具,二難并(美、難,形作名,美好的事物,難得的主賓)
山原曠其盈視(曠,使動用法,使……開闊)
4.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四
一詞多義
(1)絕
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橫渡)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隔斷)
以為妙絕(到了極點)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終止)
(2)假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憑借,借助)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與真相對,不真,假裝)
(3)聞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
博聞強記(見聞、知識)
不能稱前時之聞(聲譽、名聲)
(4)強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強大,強健)
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有力的弓)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有余)
乃百強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強)
(5)望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5.高三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篇五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lián)、偶尾同韻、中聯(lián)對偶、平聲合調(diào)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shù)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nèi)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shù)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nèi)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