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

字號:


    制定學習計劃,并且每天都按照這個執(zhí)行,一個月之后,如果你能夠輕松的完成這些任務,你在調整一下學習計劃,每個月都調整一次,你的學習效率肯定是和以前不一樣的。搜集的《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1.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 篇一
    1.光(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光在其它透明物質中傳播比在空氣中傳播都要慢
    2.15℃的空氣中聲速:340m/s,振動發(fā)聲,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一般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
    3.水的密度:1.0×103Kg/m3=1g/cm3=1.0Kg/dm3。
    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水的沸點:100℃,冰的熔點O℃,水的比熱容4.2×103J/(Kg·℃)。
    4.g=9.8N/Kg,特殊說明時可取10N/Kg
    5.一個標準大氣壓=76cmHg==760mmHg=1.01×105Pa=10.3m高水柱。
    6.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8.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9.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10.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溫度降低;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2.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 篇二
    信息的傳遞
    1.信息:各種事物發(fā)出的有意義的消息。
    人類歷,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歷了五次巨大的變革是:①語言的誕生;②文字的誕生;③印刷術的誕生;④電磁波的應用;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要求會正確排序)
    2.早期的信息傳播工具:烽火臺,驛馬,電報機,電話等。
    3.人類儲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簡、木牘;②書;③磁盤、光盤。
    4.所有的波都在傳播周期性的運動形態(tài)。例如:水和橡皮繩傳播的是凸凹相間的運動形態(tài),而彈簧和聲波傳播的是疏密相間的運動形態(tài)。
    5.機械波是振動形式在介質中的傳播,它不僅傳播了振動的形式,更主要是傳播了振動的能量。當信息加載到波上后,就可以傳播出去。
    6.有關描述波的性質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離平衡位置的距離,單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單位是s;③頻率f:波源每秒類振動的次數(shù),單位是Hz;④波長λ:波在一個周期類傳播的距離,單位是m;
    7.波的傳播速度v與波長λ、頻率f的關系是:v=λ/T=λf;
    8.電磁波是在空間傳播的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由于電磁場本身具有物質性,因此電磁波傳播時不需要介質。
    9.電磁波譜(按波長由小到大或頻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要了解它們各自應用)。
    10.人類應用電磁波傳播信息的歷史經歷了以下變化:①傳播的信息形式從文字→聲音→圖像;②傳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傳播的距離由近到遠;④傳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現(xiàn)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兩大支柱是:衛(wèi)星通信和光纖通信,其中光纖通信優(yōu)點是:容量大、不受外界電磁場干擾、不怕潮濕、不怕腐蝕,互聯(lián)網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線,互聯(lián)網用途有:①發(fā)送電子郵件;②召開視頻會議;③網上發(fā)布新聞;④進行遠程登陸,實現(xiàn)資源共享等。
    12.電視廣播、移動通信是利用微波傳遞信號的。
    3.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 篇三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電量);
    7.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kW),毫瓦(mW)
    8.計算電功率公式:P=W/t=U.I(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P=W/t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U0時,則P>P0;燈很亮,易燒壞。
    當U    當U=U0時,則P=P0;正常發(fā)光。
    15.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與通電時間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單位Q→焦;I→安(A);R→歐(Ω);t→秒。)
    17.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4.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 篇四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3、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4、天平讀數(shù)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5、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t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8、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9、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于。
    10、物體受平衡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1、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12、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14、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fā)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5、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16、杠桿調平:左高左調;天平調平:指針偏左右調。兩側的平衡螺母調節(jié)方向一樣。
    17、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字母。
    19、動力最小,力臂應該。力臂做法: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20、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10-4㎡。
    5.物理初三期中下冊知識點 篇五
    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2、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3、樂音三要素:
    ①音調(聲音的高低)。
    ②響度(聲音的大?。?。
    ③音色(辨別不同的發(fā)聲體)。
    4、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6、光是電磁波,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電磁波的速度也是這個)。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說反射再說入射(平面鏡成像也說"像與物……"的順序)。
    9、鏡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條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現(xiàn)象(人照鏡子、水中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