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6篇

字號:

奧數(shù)題一般都很有趣味性,難度也大,需要人的大腦反應能力很強很快,自然對大腦的快速反應能力的鍛煉有實際意義。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6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一
    1、某校安排學生宿舍,如果每間5人,則有14人沒有床位;如果每間7人,則多4個床位。該校有宿舍_____間,學生_____人。
    解:(14+4)÷(7-5)=9(間)
    9×5+14=59(人)。
    2、用庫存化肥給麥田施肥,如果每公畝施6千克,就缺200千克;如果每公畝施5千克,則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____公畝麥田,庫存化肥_____千克。
    解:(300+200)÷(6-5)=500(公畝);
    500×5+300=2800(千克)。
    3、某校學生參加勞動,分成若干組,如果10人一組,正好分完,如果12人一組,差10人。參加勞動的有_____人。
    解:10÷(12-10)=5(組),5×10=50(人) 
    2.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二
    1、三個小組共有180人,一、二兩個小組人數(shù)之和比第三小組多20人,第一小組比第二小組少2人,求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
    分析:先將一、二兩個小組作為一個整體,這樣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問題公式得出第一、二兩個小組的人數(shù)和,然后對第一、二兩個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問題計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
    解:一、二兩個小組人數(shù)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組的人數(shù)=(100-2)/2=49人。
    2、甲、乙兩筐蘋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從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蘋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從甲筐取出放入乙筐,總數(shù)不變。甲筐原來比乙筐多19千克,后來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對19千克進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問題就變成最基本的和差問題:和19千克,差3千克。
    3.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三
    1、有一片牧場,草每天都勻速生長(草每天增長量相等),如果放牧24頭牛,則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頭牛,則8天吃完牧草,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
    (1)如果放牧16頭牛,幾天可以吃完牧草?
    (2)要使牧草永遠吃不完,最多可放多少頭牛?
    解答:
    (1)草的生長速度:(21×8-24×6)÷(8-6)=12(份)
    原有草量:21×8-12×8=72(份)
    16頭??沙裕?2÷(16-12)=18(天)
    (2)要使牧草永遠吃不完,則每天吃的份數(shù)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長份數(shù)
    所以最多只能放12頭牛。
    2、小明騎在牛背上趕牛過河,共有甲乙丙丁四頭牛,甲牛過河需1分鐘,乙牛需2分鐘,丙牛需5分鐘,丁牛需6分鐘,每次只能騎一頭牛,趕一頭牛過河。
    解:小明騎在甲牛背上趕乙牛過河后,再騎甲牛返回,用時2+1=3分鐘
    然后騎在丙牛背上趕丁牛過河后,再騎乙牛返回,用時6+2=8分鐘
    最后騎在甲牛背上趕乙牛過河,不用返回,用時2分鐘。
    總共用時(2+1)+(6+2)+2=13分鐘。
    4.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四
    1、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2、甲乙兩人繞城而行,甲每小時行8千米,乙每小時行6千米?,F(xiàn)在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相背出發(fā),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時回到原出發(fā)點。求乙繞城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時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時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時間=4/(4/7)=7小時
    5.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五
    1、小華的爸爸1分鐘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鐘內可以剪好幾只自己的指甲?
    2、小華帶50元錢去商店買一個價值38元的小汽車,但售貨員只找給他2元錢,這是為什么?
    3、小軍說:"我昨天去釣魚,釣了一條無尾魚,兩條無頭的魚,三條半截的魚。你猜我一共釣了幾條魚?"同學們猜猜小軍一共釣了幾條魚?
    4、6匹馬拉著一架大車跑了6里,每匹馬跑了多少里?6匹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綁在樹干上的小狗,貪吃地上的一根骨頭,但繩子不夠長,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辦法抓著骨頭呢?
    參考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腳指甲。
    2、因為他付給售貨員40元,所以只找給他2元。
    3、0條,因為他釣的魚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轉過身子用后腳抓骨頭,就行了。
    6.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及答案 篇六
    1、某工人與老板簽訂了一份30天的勞務合同,工作一天可得報酬48元,休息一天則要從所得報酬中扣掉12元,該工人合同到期后并沒有拿到報酬,則他最多工作了多少天?
    答案:6天
    解析:假設他沒有休息,那么將會得到:30×48=1440元,休息一天則會少48+12=60元。所以休息了1440÷60=24天,所以工作了30-24=6天。
    2、有一個五位數(shù),在它后面寫上一個7,得到一個六位數(shù);在它前面寫上一個7,也得到一個六位數(shù)。如果第二個六位數(shù)是第一個六位數(shù)的5倍,那么這個五位數(shù)是多少?
    答案:14285
    解析:設5位數(shù)是X,那么第一個六位數(shù)就是10X+7,第二個六位數(shù)就是700000+X,列出方程:700000+X=5×(10X+7),解得X=14285。
    3、學生問老師今年有多少歲,老師說:“當我像你這么大時,我的年齡是你的年齡10倍,當你像我這么大時,我已經(jīng)56歲了”,那么問老師今年多少歲?
    答案:38歲
    解析:假設老師與學生一樣大時候,學生為1份,老師就是10份,此時年齡差是9份,所以現(xiàn)在學生為10份,老師為19份。當學生像老師這么大時,學生為19份,老師為28份,此時老師年齡是56歲,每一份就代表2歲,所以老師今年是19×2=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