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6篇

字號:

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6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 篇一
    1、快車與慢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開出,相向而行,經過5小時相遇.已知慢車從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時,慢車到甲地停留半小時后返回,快車到乙地停留1小時后返回,那么兩車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需多少時間?
    答案:快車每小時行1/5-1/12.5=3/25。
    當慢車到達甲地并休息之后,快車行了12.5+0.5-1=12小時,此時快車和慢車相距2-3/25×12=14/25。
    所以還需要14/25÷1/5=2.8小時相遇。從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用去13+2.8-5=10.8小時。
    2、在甲、乙、丙三個酒精溶液中,純酒精的含量分別占48%、62.5%和2/3。已知三個酒精溶液中總量是100千克,其中甲酒精溶液量等于乙、丙兩個酒精溶液的總量。三個溶液混合后所含純酒精的百分數(shù)將達56%。那么,丙中純酒精的量是幾千克?
    答案:
    三種混合后的含酒精度是100×0.56=56(千克),
    由于甲等于乙丙總和,所以甲溶液是50千克。
    甲的含酒精量是50×48%=24(千克),
    所以丙和乙含的酒精量總合是56-24=32(千克)。
    假設乙丙總和的50千克溶液全是乙溶液,
    那么含酒精:50×62.5%=31.25千克
    與實際差了:32-31.25=0.75千克。
    丙溶液:0.75÷(2/3-62.5%)=18千克
    2.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 篇二
    1、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裝訂完?
    (2640-240)÷(240÷3)=2400÷80=30(時)
    2、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舞蹈隊比合唱隊的人數(shù)的3倍多15人。舞蹈隊有多少人?
    84×3+15=252+15=267(人)
    3、學校圖書館里科技書的本數(shù)比文藝書的2倍多47本,科技書有495本,文藝書有多少本?
    (495-47)÷2=448÷2=224(本)
    4、小明騎車從A地到B地,去時每小時行15千米,返回時每小時行10千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15+10)/2=12.5(千米)
    5、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30厘米,長是寬的2倍。求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30÷2÷(2+1)=5(厘米)5×2=10(厘米)10×5=50(平方厘米)
    3.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 篇三
    1、一圓形跑道周長300米,甲、乙兩人分別從直徑兩端同時出發(fā),若反向而行1分鐘相遇,若同向而行5分鐘甲可以追上乙,求甲、乙兩人的速度?
    2、甲乙兩人同時從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距離是100千米。甲每小時行6千米,乙每小時行4千米,甲帶著一條狗,狗每小時行10千米。這只狗同甲一道出發(fā),碰到乙的時候,它就掉頭朝著甲這邊跑,碰到甲的時候,它又掉頭朝著乙這邊跑。直到兩人相遇時,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參考答案:
    1、甲乙兩人速度和:300÷2÷1=150米/分,同向時,如果甲速度快,甲要比乙多跑半圈才能追上乙,所以,甲乙兩人的速度差:300÷2÷5=30米/分
    所以甲的速度:(150+30)÷2=90米/分
    乙的'速度:(150-30)÷2=60米/分
    答:甲的速度為90米/分乙的速度為60米/分
    2、100÷(6+4)=10小時
    10×10=100千米
    答:這只狗一共跑了100千米。
    4.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 篇四
    1、參加四年級數(shù)學競賽同學中,男同學獲獎人數(shù)比女同學多2人,女同學獲獎人數(shù)比男同學人數(shù)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學各有多少人獲獎?
    【解析】男同學=女同學+2;女同學=男同學÷2+2;
    所以男同學=男同學÷2+2+2;所以男同學的人數(shù)等于2×(2+2)=8人,女同學的人數(shù)為6人
    2、兩塊同樣長的布,第一塊用去32米,第二塊用去20米,結果所余的米數(shù)第二塊是第一塊的3倍。兩塊布原來各長多少米?
    【解析】設塊布原來長x米所以x-20=3×(x-32),解得x=38米
    3、一個正方形,被分成5個相等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的周長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解析】假設正方形的邊長為x厘米
    所以,解得x=25厘米
    因此正方形的周長為25×4=100厘米
    4、一個書架有3層書,共有270本,從第一層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層,從第三層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層,這時三層書架中書的本數(shù)相等,原來每層各有幾本書?
    【解析】三層書架中書的本數(shù)相等時每層書架有書的本數(shù)為:270÷3=90本;
    說明原來第二層有90-20-17=53本,第一層有90+20=110本,第三層有90+17=107本。
    5、箱里放著同樣個數(shù)的鉛筆盒,如果從每只里拿出60個,那么5只箱里剩下鉛筆盒的個數(shù)的總和等于原來2只箱里個數(shù)的和。原來每只箱里有多少個鉛筆盒?
    【解析】原來5只箱里個數(shù)的和-5×60=原來2只箱里個數(shù)的和;所以原來3只箱里個數(shù)的和=300;
    所以原來每只箱里有300÷3=100個鉛筆盒
    5.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 篇五
    1、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67.5米,丙每分鐘走75米,甲乙從東鎮(zhèn)去西鎮(zhèn),丙從西鎮(zhèn)去東鎮(zhèn),三人同時出發(fā),丙與乙相遇后,又經過2分鐘與甲相遇,求東西兩鎮(zhèn)間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鐘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離是(60+75)×2=270米,這距離是乙丙相遇時間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時間=270÷(67.5-60)=36分鐘,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2、小明每天早晨6:50從家出發(fā),7:20到校,老師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鐘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還是6:50從家出發(fā),那么,每分鐘必須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師的要求準時到校。問:小明家到學校多遠?
    解:原來花時間是30分鐘,后來提前6分鐘,就是路上要花時間為24分鐘。這時每分鐘必須多走25米,所以總共多走了24×25=600米,而這和30分鐘時間里,后6分鐘走的路程是一樣的,所以原來每分鐘走600÷6=100米。總路程就是=100×30=3000米。
    6.小學生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 篇六
    1、明明和花花用同一個數(shù)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數(shù)是6,花花計算的結果應是多少?
    【解析】被除數(shù)=12×32+6=390
    花花計算的結果是:390÷15=26
    2、三棵樹上停著24只鳥。如果從第一棵樹上飛4只鳥到第二棵樹上去,再從第二棵樹飛5只鳥到第三樹上去,那么三棵樹上的小鳥的只數(shù)都相等,第二棵樹上原有幾只?
    【解析】三棵樹上的小鳥的只數(shù)都相等時每棵樹上的只數(shù)為24÷3=8只;
    所以第二棵原有的只數(shù)為:8-4+5=9只。
    3、兩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從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幾次才能使兩袋糖的粒數(shù)同樣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
    當兩袋糖的粒數(shù)同樣多時,拿動的粒數(shù)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
    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數(shù)為:32÷8=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