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方便考生有效的備考,下面為您精心整理了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贾R點匯集,歡迎大家的查閱。考生如想獲取更多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的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1.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常考知識點匯集 篇一
工程質量控制的原則:
1.以國家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工程質量驗評標準及《工程建設規(guī)范強制性條文》、設計圖紙等為依據,督促承包單位全面實現(xiàn)工程項目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
2.對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實施質量控制,以質量預控為重點。
3.對工程項目的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監(jiān)督承包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到位。
4.嚴格要求承包單位執(zhí)行有關材料試驗制度和設備檢驗制度。
5.堅持不合格的綠化苗木材料、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不準在工程上使用。
6.堅持本工序質量不合格或未進行驗收不予簽認,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2.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贾R點匯集 篇二
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
1.質量控制應以事前控制(預防)為主。
2.應按監(jiān)理規(guī)劃、監(jiān)理實施細則的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guī)操作,消除質量隱患,跟蹤質量問題,驗證糾正效果。
3.應采用必要的檢查、測量和試驗手段,以驗證施工質量。
4.應對工程的關鍵工序和重點部位施工過程進行旁站監(jiān)理。
5.嚴格執(zhí)行現(xiàn)場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
6.應建議撤換承包單位不稱職的人員及不合格分包單位。
3.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常考知識點匯集 篇三
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
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可分為內陸交貨類、目的地交貨類、裝運港交貨類。
內陸交貨類即賣方在出口國內陸的某個地點完成交貨任務。在交貨地點:賣方及時提交合同規(guī)定時貨物和有關憑證;并承擔交貨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買方按時接受貨物,交付貨款,承擔接貨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并自行辦理出口手續(xù)和裝運出口。貨物的所有權也在交貨后,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目的地交貨類既賣方要在進口國的港口或內地交貨,包括目的港船上交貨價,目的港船邊交貨價(FOS)和目的港碼頭交貨價(關稅已付)及完稅后交貨價(進口國目的地的指定地點)。它們的特點是:買賣雙方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是以目的地約定交貨點為分界線,只有當賣方在交貨點將貨物置于買方控制下方算交貨,方能向買方收取貨款。這類交貨價對賣方來說承擔的風險較大,在國際貿易中賣方一般不愿意采用這類交貨方式。
裝運港交貨類即賣方在出口國裝運港完成交貨任務。主要有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習慣稱為離岸價;運費在內價(CFR);運費、保險費在內價主(CIF);習慣稱為到岸價。它們的特點主要是;賣方按照約定的時間在裝運港交貨,只要賣方把合同規(guī)定的貨物裝船后提供貨運單據便完成交貨任務,并可憑單據收回貨款。
采用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時賣方的責任是:負責在合同規(guī)定的裝運港口和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負責貨物裝船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負責辦理出口手續(xù);提供出口國政府或有關方面簽發(fā)的證件;負責提供有關裝運單據。買方的責任是:負責租船或訂艙,支付運費,并將船期、船名通知賣方;承擔貨物裝船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負責辦理保險及支付保險費,辦理在目的港的進口和收貨手續(xù);接受賣方提供的有關裝運單據,并按合同規(guī)定支付貨款。

1.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常考知識點匯集 篇一
工程質量控制的原則:
1.以國家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工程質量驗評標準及《工程建設規(guī)范強制性條文》、設計圖紙等為依據,督促承包單位全面實現(xiàn)工程項目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
2.對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實施質量控制,以質量預控為重點。
3.對工程項目的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監(jiān)督承包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到位。
4.嚴格要求承包單位執(zhí)行有關材料試驗制度和設備檢驗制度。
5.堅持不合格的綠化苗木材料、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不準在工程上使用。
6.堅持本工序質量不合格或未進行驗收不予簽認,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2.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贾R點匯集 篇二
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
1.質量控制應以事前控制(預防)為主。
2.應按監(jiān)理規(guī)劃、監(jiān)理實施細則的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guī)操作,消除質量隱患,跟蹤質量問題,驗證糾正效果。
3.應采用必要的檢查、測量和試驗手段,以驗證施工質量。
4.應對工程的關鍵工序和重點部位施工過程進行旁站監(jiān)理。
5.嚴格執(zhí)行現(xiàn)場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
6.應建議撤換承包單位不稱職的人員及不合格分包單位。
3.2023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常考知識點匯集 篇三
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
進口設備的交貨方式可分為內陸交貨類、目的地交貨類、裝運港交貨類。
內陸交貨類即賣方在出口國內陸的某個地點完成交貨任務。在交貨地點:賣方及時提交合同規(guī)定時貨物和有關憑證;并承擔交貨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買方按時接受貨物,交付貨款,承擔接貨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并自行辦理出口手續(xù)和裝運出口。貨物的所有權也在交貨后,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目的地交貨類既賣方要在進口國的港口或內地交貨,包括目的港船上交貨價,目的港船邊交貨價(FOS)和目的港碼頭交貨價(關稅已付)及完稅后交貨價(進口國目的地的指定地點)。它們的特點是:買賣雙方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是以目的地約定交貨點為分界線,只有當賣方在交貨點將貨物置于買方控制下方算交貨,方能向買方收取貨款。這類交貨價對賣方來說承擔的風險較大,在國際貿易中賣方一般不愿意采用這類交貨方式。
裝運港交貨類即賣方在出口國裝運港完成交貨任務。主要有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習慣稱為離岸價;運費在內價(CFR);運費、保險費在內價主(CIF);習慣稱為到岸價。它們的特點主要是;賣方按照約定的時間在裝運港交貨,只要賣方把合同規(guī)定的貨物裝船后提供貨運單據便完成交貨任務,并可憑單據收回貨款。
采用裝運港船上交貨價(FOB)時賣方的責任是:負責在合同規(guī)定的裝運港口和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時通知買方;負責貨物裝船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負責辦理出口手續(xù);提供出口國政府或有關方面簽發(fā)的證件;負責提供有關裝運單據。買方的責任是:負責租船或訂艙,支付運費,并將船期、船名通知賣方;承擔貨物裝船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負責辦理保險及支付保險費,辦理在目的港的進口和收貨手續(xù);接受賣方提供的有關裝運單據,并按合同規(guī)定支付貨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