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蘇軾的詩詞及賞析

字號:

蘇軾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又與陸游并稱蘇陸;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其畫則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現(xiàn)存詩3900余首,下面是給大家整理的蘇軾的詩詞及賞析內(nèi)容,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1.精選蘇軾的詩詞及賞析 篇一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bào)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BR>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豪氣干云,讓我大滴口水。陸游云:“試取東坡諸樂府歌之,曲終,覺天風(fēng)海雨逼人”,信然!“自東坡以浩瀚之氣引之,遂開豪放一派”,蘇軾因此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蘇軾對此詞也頗為得意,特令全體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大呼過癮。
    2.精選蘇軾的詩詞及賞析 篇一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diǎn)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zhuǎn)。但屈指、西風(fēng)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水殿風(fēng)來暗香滿”,孟昶與花蕊夫人納涼的摩河池,簡直就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境!劉熙載說:“東坡詞具神仙出世之姿”,“自是天仙化人之筆”,黃庭堅(jiān)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
    此詞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唱,讓我們再喊一次:“坡仙,謝謝您了!”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寵妃,后蜀滅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詩句令趙匡胤大為絕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貴妃,據(jù)說跟太宗趙光義也有瓜葛。對這樣一個與三個皇帝有緋聞的`“亡國之妃”,蘇軾坦然地把她刻畫得幾近仙女,且毫不避諱地寫她與孟昶的愛情。此詞在宋朝廣為傳唱,還沒有一個道學(xué)家跳出來說三道四。
    3.精選蘇軾的詩詞及賞析 篇一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jǐn)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BR>    王國維之言:“東坡之詞曠”,即說“曠達(dá)”是蘇詞的主要風(fēng)格。這首《念奴嬌 赤壁懷古》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曠達(dá)詞”。這首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語言生動,種種精妙之處已經(jīng)被無數(shù)“蘇迷”熱烈談?wù)撨^,我就不再哆嗦了。
    4.精選蘇軾的詩詞及賞析 篇一
    《永遇樂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好風(fēng)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BR>    白居易自己風(fēng)流好色,卻像所有那些道學(xué)古董一樣,希望女人為自己“殉節(jié)盡忠”。盼盼本是一歌ji,張建封死后,能念舊愛而不嫁、獨(dú)居燕子樓十余年,已是很不容易了,白老先生還嫌她沒有“一朝身去不相隨”,害得盼盼絕食而死。東坡感于盼盼的凄涼,寫了此詞,又說“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是的,“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我現(xiàn)在就對這電腦,為蘇軾浩嘆!也不知我死后,可有人為我浩嘆?
    5.精選蘇軾的詩詞及賞析 篇一
    《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M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diǎn)點(diǎn),是離人淚?!?BR>    這實(shí)在是描寫楊花最美的詞了。我們第一次知道,那無人憐惜的小花,竟像是庭院深深中的怨婦。蘇軾的隨意幾筆,區(qū)區(qū)幾字,就讓我們仿佛聽見了楊花的嘆息,寫意,太寫意了。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元唱;章質(zhì)夫詞,元唱而似和韻。”步韻填詞,從形式到內(nèi)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約束和限制,但蘇東坡的“和韻”卻舉重若輕,在“原唱”已經(jīng)達(dá)到很高水平的情況下,輕松地超越了“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