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10篇】

字號:

幼兒園教育活動除了學習活動以外,還涵蓋了游戲、生活等活動。那么,今天為您分享了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10篇】,歡迎各位的參考學習。
    1.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一
    活動目標:
    1、蠶豆,知道蠶豆是生長在哪里的?并能用手摘蠶豆。
    2、能在田野里分散的摘蠶豆,并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種有蠶豆的種植園地。
    2、裝蠶豆的筐5~8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蠶豆,讓幼兒認識蠶豆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你看過它嗎?在那里看過的?它像什么?
    2、帶領(lǐng)幼兒到種植園地去摘蠶豆。
    教師:看!那里有什么?它生長在什么地方?在莖的什么地方?
    3、帶領(lǐng)幼兒摘蠶豆,要求幼兒注意安全。分散了摘蠶豆,不要把蠶豆的根拔出來。
    4、把摘下來的蠶豆帶到班上讓幼兒把豆夾撥去。
    5、把摘下來的蠶豆送到廚房里給廚房的工作人員做菜。
    2.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二
    活動目標:
    1、能用感官知道蛋的味道、顏色、形狀。
    2、初步學會剝雞蛋。
    活動重點:
    了解蛋的形狀會剝雞蛋。
    活動準備:
    人手一只雞蛋或鵪鶉蛋、毛巾、小盤
    活動過程:
    1、猜猜這是什么:
    “請幼兒猜測蛋里面有什么”
    2、剝雞蛋:
    鼓勵幼兒敲碎蛋殼剝開來看看,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況。
    3、品嘗交流:
    與幼兒邊吃邊聊:雞蛋的味道、顏色、形狀、告訴幼兒雞蛋有豐富的營養(yǎng)。
    4、提出問題:
    “蛋還可以怎么吃?”
    3.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抱一抱娃娃,幫娃娃蓋蓋小被,激發(fā)幼兒關(guān)心別人的情感。
    2、初步了解正確折小被、鉆小被的方法,有初步的保暖意識。
    活動準備:
    娃娃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娃娃的床、白色方巾(大小以能包住娃娃為準)。
    活動過程:
    一、抱娃娃
    1、自由的抱娃娃,和娃娃說說話,激發(fā)幼兒扮演角色的意識。
    2、出現(xiàn)娃娃哭聲,引出話題:娃娃怎么拉?為什么要哭???(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歸納幼兒的回答,引發(fā)出娃娃要睡覺了。
    二、帶娃娃睡覺
    1、那你們帶娃娃去睡覺,好嗎?
    2、幼兒帶娃娃睡覺(觀察幼兒是否給娃娃蓋小被,以及幼兒蓋小被的方法)
    3、你們的本領(lǐng)很大的,都帶你們的娃娃睡覺了是嗎?咦?怎么娃娃還在哭?。浚ㄓ變鹤杂芍v述)
    4、老師傾聽娃娃說話,引出話題:原來娃娃的被子旁邊都沒有蓋好,風婆婆從這鉆進去了,娃娃覺得很冷啊,你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娃娃睡的暖和一點?。?BR>    5、幼兒自由為幼兒包折小被。
    三、帶領(lǐng)幼兒觀察娃娃
    1、請“爸爸、媽媽”介紹自己包的方法(不強求方法,以能包住娃娃為準,以鼓勵為主)
    2、可在幼兒自己得出結(jié)論的基礎(chǔ)上,引導個別還在再來包一包。
    四、出示幼兒蓋的小被
    1、你們平時睡的小被暖和嗎?
    2、你們的小被是怎樣蓋的啊?
    3、示范幼兒小被的折法,介紹幼兒正確鉆小被的方法。
    五、延伸活動
    1、你們的小被又暖和有漂亮,那么你們看看,娃娃的小被漂亮嗎?
    我們等會做游戲的時候也幫娃娃把被子打扮的漂亮一點好嗎?
    2、和娃娃說再見,離開活動室。
    4.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四
    活動目標:
    1、知道西紅柿的外形特征。
    2、嘗試制作涼拌西紅柿,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師教具:
    1個西紅柿,1把刀,1個盤子,1碗白糖,1把勺子。制作好的.涼拌西紅柿。
    幼兒用具:
    人手1個西紅柿,1把刀,1個盤子,1把勺子。每組1碗白糖,毛巾,牙簽。
    活動過程:
    一、導入了解西紅柿的外形特征。
    1、出示1個西紅柿,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呀?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西紅柿。西紅柿長得什么樣子的?它身上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小結(jié):西紅柿長得圓圓的,紅紅的。
    2、請幼兒摸一摸,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小結(jié):西紅柿摸上去軟軟的、滑滑的、涼涼的。
    二、嘗試制作涼拌西紅柿,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1、提問:你們吃過西紅柿嗎?平時你吃過用西紅柿做的什么菜?幼兒回答。
    今天我們做一道特別的菜叫涼拌西紅柿,請小朋友嘗一嘗,是什么味道?
    2、教師示范做涼拌西紅柿。
    3、幼兒操作。
    三、幼兒品嘗。
    5.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喜歡玩線線,用短線組合簡單的圖形。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小手的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20厘米長的彩色毛線若干。
    2、區(qū)域布置。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集中幼兒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和幼兒交談,引出課題《玩線線》。
    2、教師示范一種用短線擺圖形的方法,讓幼兒欣賞學習。
    3、討論:我想用短線擺個什么。
    4、教師讓幼兒實際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5、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學習。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帶領(lǐng)幼兒整理活動材料。
    6.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六
    活動目標:
    讓幼兒了解公勺的作用,并在吃點心時會正確使用。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講衛(wèi)生的小公勺》
    2、討論:小貓這樣用公勺對嗎?應(yīng)該怎樣用公勺?為什么公勺不可以放在嘴里?
    3、小結(jié):小公勺講衛(wèi)生了,它不喜歡到小朋友的嘴里,我們只能拿它舀餅干放在盤子里,這樣大家都講衛(wèi)生,不會生病了。
    附故事:講衛(wèi)生的小公勺
    吃點心的時間到了,小動物們洗好手都來到餐廳吃點心了。小貓看見有好吃的餅干,很開心,用勺子舀了一塊,塞到了嘴里。一旁的小兔忙說:小貓,這個勺子是大家一起用的,只能舀了餅干放在盤子里,不能塞到嘴里的。小狗也說:是啊,公用的勺子放在嘴里,這樣多不衛(wèi)生??!這時小兔舀了一塊餅干放到盤子里,小狗也舀了一塊餅干放在盤子里,又把勺子放回桌上。小貓看了,明白了道理,也學著它們的樣子,把餅干舀到盤子里,不再往嘴巴里塞了。小勺子看到大家都那么講衛(wèi)生,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7.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guān)。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絹、紙杯、剪刀、透明膠、夾子、雙面膠、泥工、彩帶。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xiàn)象。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把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你剛才扔的是什么東西?你扔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么樣的?
    2、再拋接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啟發(fā)幼兒任意選兩樣玩具同時拋接,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啟發(fā)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
    (1)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啟發(fā)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2)幼兒嘗試探索: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也快些。夾子夾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為什么物體都會往下落?
    師:“扔上去的物體為什么會落下來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結(jié):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會下落。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6、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7、活動延伸: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繼續(xù)感知。
    8.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八
    活動目標: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鳴叫特點。
    2、懂得在別人休息的時候要保持安靜。
    活動準備:
    課件《夏天的知了》。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知了
    1、教師打開課件片頭畫面。
    教師點擊知了:小朋友,聽一聽,這是誰發(fā)出的聲音?
    2、教師播放知了視頻,讓幼兒欣賞。
    3、小結(jié):知了又叫"蟬",是夏天才有的一種昆蟲,它一般生活在樹上,會發(fā)出吱吱的鳴叫聲。
    二、欣賞兒歌:知了
    1、老師念兒歌,請幼兒整體欣賞一遍兒歌。
    2、教師:小朋友,為什么說"知了真不好呢?"
    3、教師:因為知了的叫聲聽起來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們以為它在說"知道了"呢!
    三、評一評:誰做得對
    1、教師點擊呈現(xiàn)課件中的四幅畫面。
    教師:小朋友,媽媽在睡覺的時候,知了總在吵,知了不好。那你們看看下面的幾幅圖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時候誰做得不好,誰做得好呢?
    2、教師逐一點擊四幅畫面呈現(xiàn)動畫,請幼兒判斷:畫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這樣做對嗎?
    3、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將小紅花拖放到做得對的畫面中,驗證正誤。
    4、總結(jié):別人休息的時候我們不能學夏天的知了,應(yīng)該安靜地做事,不打擾別人睡覺。
    9.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九
    活動目標:
    1、探索剝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的特征。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生若干盤、人手空桶一只、各種積木、剪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師:瞧!這位是松鼠阿姨。我們一起來跟阿姨打聲招呼吧?。ㄕ堃晃焕蠋煱缪菟墒蟀⒁獭#┙裉煅?,松鼠阿姨開宴會,她會送給每位小朋友一個禮物。來,我們把小手做成小花的樣子,這樣禮物就會來了。
    (2)師:請拿到禮物的小朋友跟著老師坐在椅子上。
    (3)師:你們拿到的禮物是什么呀?(花生米)那我們一起來嘗嘗吧!
    二、認識花生。(運用投影儀)
    (1)師:恩!花生米真香呀!那小朋友再來看看這是什么呀?(一顆花生)
    輕輕地打開花生,看,這是什么?(硬硬的花生殼)里面住著花生寶寶,是什么?(花生米)看看,里面住著幾個花生寶寶?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下!
    (2)總結(jié):我們吃的花生里面的寶寶有的多有的少。
    (3)認識花生米。
    師:那小朋友看看這個花生寶寶它長的什么樣子呀?(穿著一件紅衣服)
    我們幫它脫掉紅衣服,看看里面是什么樣子的?(白白的肉)
    (4)總結(jié):一顆花生外面有硬硬的花生殼,里面有好多花生米,白白的花生米穿著一件紅衣服。
    三、探索剝花生的方法。
    (1)師:剛剛每個小朋友都吃了松鼠阿姨的禮物——一粒香噴噴的花生米,那還想不想再吃一點?(想)
    那我們就一起去自己動手吧!我們可以剝給好朋友吃,剝給自己吃,還可以剝給客人老師吃。(老師巡回觀察、指導,提醒幼兒可以用桌子上的工具。)
    (2)請小朋友輕輕的坐到自己的椅子上。
    (3)師:你是怎么剝花生的?(引導小朋友自己說出方法,并做示范。)
    四、結(jié)束活動。
    (1)出示花生作品,問:這是用什么做的呀?(花生)
    (2)那我們帶著花生一起去做一做,玩一玩吧。
    10.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大全集 篇十
    活動目標:
    1.喜歡各種各樣的手套,初步感知其明顯不同。
    2.知道手套可以保暖,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shè)手套商店場景,其中包括各種不同種類的手套(如五指的、并指的、半指的、能翻蓋的、有掛繩的,大人戴的手套和幼兒戴的手套等)。
    2.事先帶領(lǐng)幼兒參觀過手套商店。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呈現(xiàn)“手套商店”場景,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1.這是什么地方?(教師帶領(lǐng)幼兒學說“手套商店”。)
    2.手套商店里有些什么?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吧!
    二、看看說說,感知手套的不同
    1.參觀手套商店,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手套的不同。
    (1)手套商店里有那么多手套,你喜歡哪一副手套?(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這只手套有什么特別?
    (3)這兩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從手套的顏色、大小、花紋、款式進行感知比較。)
    2.根據(jù)幼兒的描述,教師簡單小結(jié)手套的不同。
    三、找找戴戴,體驗手套能保暖
    1.幼兒自由挑選手套,鼓勵他們自己學戴手套。
    (1)每個人要選幾只手套?為什么要選兩只手套?(豐富詞匯:一副手套)
    (2)請你去選一副自己喜歡的手套,戴在手上。(重點幫助戴“分指手套”的幼兒。)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手套是什么樣的?戴上手套后有什么感覺?
    (1)你的手套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同伴之間互相交流。)
    (2)帶上手套后你的小手有什么感覺?(豐富詞匯:暖和、溫暖、舒服……)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念兒歌《小手套》,激發(fā)幼兒喜歡自己的小手套。
    一副小手套,真呀真漂亮。帶上小手套,真呀真暖和。
    4.幼兒為教師挑選手套。
    (1)你們戴上了手套都覺得很暖和,我的手好冷呀。(引發(fā)幼兒主動為教師挑選手套的愿望。)
    (2)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他們也想戴上暖和的手套,請你們挑選一副手套送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