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元曲名篇集錦

字號:

元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經典之作,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為大家整理了必背元曲名篇集錦。背誦這些經典之作,不僅能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更能夠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為大家提供了詳細的解讀和注釋,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些優(yōu)秀的元曲。
    1.必背元曲名篇集錦 篇一
    天凈沙·秋思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簡介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chuàng)作的小令,是一首知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xiàn)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fā)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xiāng)、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
    翻譯/譯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
    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
    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注釋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桫f:黃昏時歸巢的烏鴉?;瑁喊怼?BR>    ⑵人家: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⑷斷腸人: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
    ⑸天涯:天邊,非常遠的地方。
    2.必背元曲名篇集錦 篇二
    山坡羊·潼關懷古
    朝代:元朝|作者: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古詩簡介
    《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作者路過潼關時寫的?!对贰堭B(yǎng)浩傳》說:“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張養(yǎng)浩為陜西行臺中丞。登車就道,遇饑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睆堭B(yǎng)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翻譯/譯文
    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fā)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于思索之中。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fā)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注釋
    ⑴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本文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6年版。)
    ⑵聚:聚攏;包圍
    ⑶怒:指波濤洶涌
    ⑷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⑸潼關:古關口名,現(xiàn)屬陜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非常險要。
    ⑹西都:指長安(今陜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稱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都。
    ⑺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靜。
    ⑻傷心:令人傷心的事,形容詞作動詞。
    ⑼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陜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⑽宮闕:宮殿。闕,皇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⑾興:指政權的統(tǒng)治穩(wěn)固。
    3.必背元曲名篇集錦 篇三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
    朝代:元朝|作者:張可久
    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倚樹哀猿弄云尖。血華啼杜宇,陰洞吼飛廉。比人心,山未險。
    古詩簡介
    《紅繡鞋·天臺瀑布寺》是元曲作家張可久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令。這首小令極力刻畫天臺山高峻、險絕、陰森、寒冷的自然景觀?!皵€雪劍”,“掛冰簾”使畫面具有動感。然而,這些描寫不過是為針砭世情作鋪墊。末句筆鋒陡然一轉,“比人心山未險”,比起世態(tài)之炎涼,人心之險惡,陡峭的山崖,山間的陰冷都算不了什么。此曲別具一格,它借寫景來諷刺世情,借山勢之險惡抒寫人心更險惡,從中可見作者對元代世道危艱、人心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的慨嘆與憤懣。這種風格剛健,以景取譬,直抒感慨的作品,在張可久曲中并不多見。
    翻譯/譯文
    尖削的山峰像閃著寒光的寶劍聚集在一起,懸崖上掛著一張張冰簾。倚著樹猿猴哀鳴飛躍戲耍在云間。杜鵑鳥凄厲鳴叫,吐著血華,陰洞里狂風在怒吼。但是比起人心的險惡,山算不上危險。
    注釋
    ⑴中呂:宮調名。紅繡鞋:曲牌名。天臺:山名,在浙江省天臺縣北。瀑布寺:未詳。內容與寺廟無涉,“寺”字疑為衍文。
    ⑵攢:聚積。雪劍:寒光閃灼的寶劍,喻群峰。
    ⑶冰簾:指瀑布。
    ⑷哀猿:叫聲凄厲的鋯猿猴。弄云尖:在白云繚繞的山巔帝叫、嬉戲。
    ⑸“血華”句:即“杜宇啼血華”,謂杜鵑帝血,鮮血變成了鮮紅的杜鵑花。華,同“花”。
    ⑹飛廉:風伯,傳說中的風神,此指風。
    ⑺“比人心”二句:謂同人心相比,這山峰并不算險惡。
    4.必背元曲名篇集錦 篇四
    壽陽曲·瀟湘夜雨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漁燈暗,客夢回。
    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古詩簡介
    《壽陽曲·瀟湘夜雨》是元曲作家馬致遠的散曲作品。這是馬致遠寫的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xiāng)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支曲子將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曲中,然又自出機杼地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翻譯/譯文
    江中的漁火若明若暗,我從夢中醒來,是聲聲夜雨滴得人心碎難眠。深夜,在這孤零零的小舟中離家萬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思鄉(xiāng)的清淚漣漣。
    注釋
    ⑴雙調:宮調名。壽陽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風”。
    ⑵瀟湘夜雨:曲題。“瀟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稱“瀟湘八景”之一。瀟湘:原指湘水與瀟水在零陵的匯合處,后用以指湖南。
    ⑶夢回:夢醒。
    5.必背元曲名篇集錦 篇五
    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
    朝代:元朝|作者:元好問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乳燕雛鶯弄語,對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古詩簡介
    《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是金代散曲家元好問的作品。上片寫景,突出了園中盛夏的特征。辭采鮮明,氣氛熱烈。清新俊雅,佳句迭出;下片抒懷,直寫胸臆,感慨悲歌,沉郁蒼涼又不失曠達。全曲抒其時其人的典型心曲,發(fā)人深思。
    翻譯/譯文
    綠葉繁茂一片濃陰,池塘中布滿水閣,這里最涼快。石榴花剛開,妖嬈艷麗散發(fā)撲鼻的香氣。老燕攜帶著小燕,嘰嘰地說著話,高高的柳枝上有蟬鳴相和。驟雨剎時飛來,像珍珠一般亂灑,打遍池塘里一片片新荷。
    人生能有多長時間,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剛剛做了一場夢一樣。命運的好壞是由前生而定的,何必要自己苦苦操勞呢。邀請賓客朋友玩賞,喝酒唱歌,暫且喝個酩酊大醉,任憑它日月輪轉,來往像穿梭。
    注釋
    ⑴海榴:即石榴。
    ⑵撒:撒落。
    ⑶幾:幾許,此處指多長時間。
    ⑷窮通前定:意為失意得意命運的好壞由前生而定。
    ⑸命友:邀請朋友。
    ⑹芳尊:美酒。尊,即樽,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