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20篇

字號: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yuǎn)流長,中國古詩更是文化中的一絕,各類詩詞不僅是詩人的生活經(jīng)歷,簡短文字所賦予的內(nèi)涵更體現(xiàn)了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下面是分享的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20篇。歡迎閱讀參考!
    1.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一
    憫農(nóng)二首·其一
    李紳〔唐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譯文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nóng)夫餓死。
    注釋
    憫:憐憫。這里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fēng)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2.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二
    梅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古詩簡介
    詩人是在描寫梅花,贊美梅花可貴的品性,而實(shí)則在字里行間滲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以梅花的堅(jiān)強(qiáng)和高潔品格喻示像詩人自己一樣處于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堅(jiān)持操守、主張正義的那些人,為國家強(qiáng)盛不畏排擠和打擊的那些人。
    翻譯/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yán)寒獨(dú)自盛開。為什么遠(yuǎn)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yàn)槊坊[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1.凌寒:冒著嚴(yán)寒。
    2.遙:遠(yuǎn)遠(yuǎn)地。
    3.知:知道
    4.為:因?yàn)椤?BR>    5.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3.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三
    春日
    朱熹〔宋代〕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shí)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fēng)和日麗之時(shí)在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fēng)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fēng)吹地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濱:水邊,河邊。
    無邊:無邊無際。
    光景:風(fēng)光風(fēng)景。
    等閑:平常、輕易?!暗乳e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fēng):春風(fēng)。
    4.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四
    雪梅
    盧鉞〔宋代〕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fèi)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譯文
    梅花和雪花都認(rèn)為各自占盡了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難以評議梅與雪的高下,只得擱筆好好思量。
    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注釋
    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號為梅坡。
    降(xiáng):服輸。
    騷人:詩人。
    閣筆:放下筆。閣,同“擱”放下。
    評章:評議。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
    5.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五
    江雪
    朝代:唐朝|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古詩簡介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詩,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沒有行人、飛鳥,只有一位老翁獨(dú)處孤舟,默然垂釣。這是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diào)凄寂。漁翁形象,精雕細(xì)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采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被譽(yù)為唐人五言絕句者。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寫的詩,借寒江獨(dú)釣的漁翁,抒發(fā)自己孤獨(dú)郁悶的心情。表達(dá)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翻譯/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dú)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6.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六
    春曉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詩簡介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shí)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shí)的一瞬間展開聯(lián)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fā)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zhuǎn)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翻譯/譯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來只聽到到處有鳥兒啼叫。
    想起昨夜里風(fēng)聲緊雨聲瀟瀟,花兒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釋
    ⑴曉:早晨,天明,天剛亮的時(shí)候。
    ⑵聞:聽見。啼鳥:鳥啼,鳥的啼叫聲。
    ⑶夜來: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7.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七
    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yuǎn)處看。
    掛:懸掛。
    前川:一作“長川”。
    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shí)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8.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八
    畫雞
    唐寅〔明代〕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譯文
    它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來。
    一生之中它從來不敢輕易鳴叫,但是它叫的時(shí)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注釋
    裁:裁剪,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bǔ)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里指啼鳴,喻指說話,發(fā)表意見。
    一:一旦。
    千門萬戶:指眾多的人家。
    9.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九
    別董大
    高適〔唐代〕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
    黃云蔽天,綿延千里,太陽黯淡無光,呼嘯的北風(fēng)剛剛送走了雁群,又帶來了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大雪。
    不要擔(dān)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gè)不識你呢?
    注釋
    董大:指董庭蘭,是當(dāng)時(shí)有名的音樂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黃云:天上的烏云,在陽光下,烏云是暗黃色,所以叫黃云。
    白日曛(xūn):太陽黯淡無光。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xí)r的昏黃景色。
    誰人:哪個(gè)人。君:你,這里指董大。
    10.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
    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朧煙雨之中。
    注釋
    鶯啼:即鶯啼燕語。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biāo)記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煙雨:細(xì)雨蒙蒙,如煙如霧。
    11.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一
    池上
    朝代:唐朝|作者: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古詩簡介
    《池上》是唐代知名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創(chuàng)作基調(diào)為閑情偶寄,該作品文字洗練,內(nèi)容通俗淡雅,是經(jīng)典佳作之一。
    翻譯/譯文
    一個(gè)小孩撐著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注釋
    ①撐(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jìn)。
    ②蓮:詩中指白荷花結(jié)的蓮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
    ⑤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12.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二
    元日
    王安石〔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fēng)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注釋
    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shí)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yí)歲除:一年已盡,“一”字用在第四聲(去聲)字的前面時(shí),“一”變調(diào),讀第二聲(陽平)。除,逝去。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shí)的一種習(xí)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shí)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fēng)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shí)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
    13.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三
    望洞庭
    劉禹錫〔唐代〕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山水翠一作:山水色)
    譯文
    洞庭湖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風(fēng)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皓月銀輝之下,青翠的君山與清澈的洞庭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只雕鏤透剔的銀盤里,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
    注釋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兩: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
    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湖面無風(fēng),水平如鏡;一說是遠(yuǎn)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shí)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銀盤:形容平靜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這里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4.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四
    畫
    王維〔唐代〕
    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譯文
    遠(yuǎn)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處卻聽不到水的聲音。
    春天過去花仍在爭奇斗艷,人走近鳥卻沒有被驚動。
    注釋
    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驚:吃驚,害怕。
    15.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五
    早發(fā)白帝城
    朝代:唐朝|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古詩簡介
    《早發(fā)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shí)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詩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biāo)兄鄣牧鲿齿p快融為一體來表達(dá)的。全詩無不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翻譯/譯文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shí)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16.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六
    古朗月行(節(jié)選)
    李白〔唐代〕
    小時(shí)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譯文
    小時(shí)候不認(rèn)識月亮,把它稱為白玉盤。
    又懷疑是瑤臺仙鏡,飛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釋
    呼作:稱為。
    白玉盤:指晶瑩剔透的白盤子。
    疑:懷疑。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處:《穆天子傳》卷三:“天子賓于西王母,天子觴西王母于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yuǎn),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fù)來?!熳哟鹬唬骸铓w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fù)而野?!薄段涞蹆?nèi)傳》稱王母為“玄都阿母”。
    17.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七
    詠鵝
    駱賓王〔唐代〕
    鵝,鵝,鵝,曲項(xiàng)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lán)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體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注釋
    曲項(xiàng):彎著脖子。
    歌:長鳴。
    撥:劃動。
    18.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八
    敕勒歌
    樂府詩集〔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一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lán)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fēng)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shí)隱時(shí)現(xiàn)。
    譯文二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籠罩著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蒼蔚藍(lán)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一片茫茫。風(fēng)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于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19.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十九
    題臨安邸
    林升〔宋代〕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shí)休?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韻譯
    西湖四周青山綿延樓閣望不見頭,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幾時(shí)才能停休?
    溫暖馥郁的香風(fēng)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簡直是把杭州當(dāng)成了那汴州。
    注釋
    臨安:現(xiàn)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統(tǒng)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臨安。
    ?。╠ǐ):旅店。
    西湖:杭州的風(fēng)景區(qū)。
    幾時(shí)休:什么時(shí)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溫暖馥郁的風(fēng)。
    直:簡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開封市。
    20.簡單古詩啟蒙及譯文 篇二十
    江南
    漢樂府〔兩漢〕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fēng)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注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shí),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dāng)時(shí)已設(shè)有樂府。武帝時(shí)樂府規(guī)模擴(kuò)大,成為一個(gè)專設(shè)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shí)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fēng)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jīng)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