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

字號:


    必修三的生物內容是高中生物的重點部分,也是理科生高考必考的一個知識點,所以我們需要將這部分的知識點鞏固好。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 篇一
    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
    (1)滲透壓:
    血漿滲透壓: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主要與Na+、Cl-有關。
    溶液滲透壓:溶液濃度越高,溶液滲透壓越大。
    (2)酸堿度:正常人血漿接近中性,PH為7.35-7.45。與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3)溫度: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
    2.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 篇二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調節(jié)作用具有兩重性,一般,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濃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適生長素濃度為標準)。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為:根、芽、莖
    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和抑制作用與生長素的濃度、植物器官的種類、細胞的年齡有關。
    頂端優(yōu)勢是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使近頂端的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了該部位側芽的生長。
    3.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 篇三
    1、向性運動:是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感性運動:由沒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轉變、觸摸等)而引起的局部運動,外界刺激的方向與感性運動的方向無關。
    3、激素的特點:
    ①量微而生理作用顯著;
    ②其作用緩慢而持久。
    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動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體內合成的、從產生部位運到作用部位,并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產生顯著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動物激素:存在動物體內,產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稱為內分泌腺,內分泌腺為無管腺,動物激素是由循環(huán)系統(tǒng),通過體液傳遞至各細胞,并產生生理效應的。
    4、胚芽鞘:單子葉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胚芽鞘為胚體的第一片葉,有保護胚芽中更幼小的葉和生長錐的作用。胚芽鞘分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產生生長素和感受單側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發(fā)生彎曲的部位。
    5、瓊脂:能攜帶和傳送生長素的作用;云母片是生長素不能穿過的。
    6、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fā)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單側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會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發(fā)生從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的運輸,從而使生長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側生長素分布多。
    7、生長素的豎直向下運輸:生長素從胚芽鞘的尖端豎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運輸。
    8、生長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說,低濃度范圍內促進生長,高濃度范圍內抑制生長。
    9、頂端優(yōu)勢:植物的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受到抑制的現象。由于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地積累在側芽部位,使這里的生長素濃度過高,從而使側芽的生長受到抑制的緣故。解出方法為:摘掉頂芽。頂端優(yōu)勢的原理在農業(y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實例是棉花摘心。
    10、無籽番茄(黃瓜、辣椒等):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籽果實。要想沒有授粉,就必須在花蕾期進行,因番茄的花是_花,會自花傳粉,所以還必須去掉雄蕊,來阻止傳粉和受精的發(fā)生。無籽番茄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
    4.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 篇四
    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
    一、相關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細胞呼吸):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根據是否有氧參與,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通過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過程。
    3.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4.發(fā)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無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酶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無氧呼吸的總反應式:
    (酵母菌、植物細胞在無氧條件下的呼吸)
    (動物骨骼肌細胞、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等細胞的無氧呼吸)
    三、影響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溫度:溫度通過影響細胞內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的活性來影響細胞的呼吸作用。
    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細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低,細胞呼吸越弱;溫度越高,細胞呼吸越強。
    2.氧氣:氧氣充足,則無氧呼吸將受抑制;氧氣不足,則有氧呼吸將會減弱。
    3.水分:一般來說,細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將增強。但陸生植物根部如長時間受水浸沒,根部細胞缺氧,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過多酒精,可使根部細胞壞死。
    4.CO2:環(huán)境CO2濃度提高,將抑制細胞呼吸,可用此原理來貯藏水果和蔬菜。
    5.高三年級生物必修三考點筆記 篇五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
    2、生態(tài)系統(tǒng)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種成分: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包括陽光、熱能、空氣、水分和礦物質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3、生產者:自養(yǎng)型生物(主要是指綠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細菌等)。
    4、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它們的生存都直接或間接地依賴于綠色植物制造出來的有機物,所以把它們叫做消費者。消費者屬于異養(yǎng)生物。動物中直接以植物為食的草食動物(也叫植食動物)叫做初級消費者;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叫做次級消費者;以小型肉食動物為食的大型肉食動物,叫做三級消費者。
    5、分解者:主要是指細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6、生物之間的關系:食物鏈中的不同種生物之間一般有捕食關系;而食物網中的不同種生物之間除了捕食關系外,還有競爭關系。
    7、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賴以存在的基礎,生產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主要成分,消費者不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必備成分,分解者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