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成語故事錦集

字號:

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成語是從人們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語中精選出來的,這些故事的語言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歷史、學習知識,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中華成語故事錦集,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中華成語故事錦集 篇一
    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后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石勒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位君王?”
    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皇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
    “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夸張了點吧!”石勒聽后笑著說,“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并驅于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币馑际钦f,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倘若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塊兒打獵,較量較量,未知“鹿死誰手”。
    “逐鹿中原”的成語便由此引申而來。后來,人們用“鹿死誰手”來比喻雙方爭奪的對象不知道會落在誰手里,引申指比賽雙方還不知道誰勝誰負。
    2.中華成語故事錦集 篇二
    謝安在年輕時就很出名,揚州刺史庾冰多次誠心請他去做官,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謝安在那里勉強應付了一些時日,但是沒到一個月,他又回家了。
    后來朝廷幾次讓他做官,他都拒絕不去。實在沒辦法,他前往會稽(今天的浙江紹興)的東山,做了隱士。
    朝廷仍然沒有放棄讓他做官的念頭,謝安不得已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謝安在做了大官后還在想著過隱士的生活。
    《謝安傳》里記載著:“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逼渲械摹笆寄┎挥濉保簿褪俏覀儸F在說的“始終不渝”。
    3.中華成語故事錦集 篇三
    從前有一個楚國人來到吳國游玩。一天,他突然想回家,便收拾行囊準備回家。真好他碰見一個賣劍的人就買了他的一把最鋒利的劍,這時他才發(fā)現回家的盤纏沒有了,沒辦法,只好默默的蹲在岸邊。過了一會兒,有位好心的漁夫載他上了船才救了他一命。
    他這會兒才開始慢慢欣賞剛買來的劍,突然,他猛烈地揮舞著劍,沒想到漁夫用汽艇了一個大拐彎他的劍就掉入水中。漁夫急忙催他下水澇劍,可他卻不慌不忙地說:“不急,回去讓我兒子撈?!薄澳恰薄安徽f了,劍是從這掉下去的吧?”“是。”那人取出短劍從船上刻畫了一道,說“走,回家去?!睗O夫只好把他送回家。上了岸,他叫兒子按照畫的線下水找劍,可沒找著。
    漁夫笑了,他利用楚國人再次下水的時間面對小孩,呼叫直升機上的潛水員在他們剛剛經過的地方撈劍并從過來。等楚國人一上來,漁夫和小孩相對一笑小孩又下水將潛水員遞來的劍拿好浮上水交給了爸爸,讓那個楚國人還以為自己是對的。
    4.中華成語故事錦集 篇四
    一天,農民在山上砍完柴準備回家時,發(fā)現回家的路上有一排狼的腳印,而且是朝著他家的方向去的?!安缓?!”農民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來了。
    他把柴扔到地上,沿著狼的足跡找到了自己家的羊圈里。卻發(fā)現羊圈上破了個洞,羊圈中少了一只羊。農民嚇得癱坐在了地上,嘴巴張大得都可以塞進一個西瓜了。他逐漸平靜下來后,心里想:“還好只少了一只羊,洞也不大就不補了。”他于是就把柴拿回家里,然后睡覺去了。
    第二天,當他抓魚上岸后又發(fā)現了狼的腳印,但是這次他看起來平靜多了,可能是因為他已經經歷了一次。但是他還是很緊張,生怕羊都被狼吃光了。他爬到岸上,拿著裝著魚的桶跑回了家。這次他緊張的連汗都一直在向下滴?;氐搅思?,又少了一只羊,但是農民的想法又不一樣了:“都少了兩只羊了,狼應該不會再來了吧,洞就不補了。”
    但是這次其他的村民都來勸他,想讓他把羊圈的洞補上,但是農民根本不聽他們的意見。
    到了第三天凌晨的時候,那只來過了兩次的狼帶著狼群來了,他們紛紛涌入羊圈,把羊全部都吃光了。
    第二天早上,農民為了以防萬一去了羊圈,卻看到了一地都是羊血,羊一只都不剩,這次農民才把羊圈補上,以后羊一只也沒有少過。
    5.中華成語故事錦集 篇五
    戰(zhàn)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fā)動戰(zhàn)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占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愿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于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么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甚么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壁w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張,并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后,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后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后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后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