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

字號:

成語是漢語中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它具有簡潔、準(zhǔn)確、形象的特點,是漢語中的精華。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學(xué)習(xí)成語也成為了一種有趣的文化體驗。為您整理了一些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讓您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提高漢語水平,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
    1.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 篇一
    黔驢技窮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jīng)]有驢。有個多事的人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厲害,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xì)。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驢叫的聲音很特別,很恐怖。大虎大吃一驚,遠(yuǎn)遠(yuǎn)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謶帧H欢?,老虎反復(fù)觀察以后,覺得驢并沒有什么特殊本領(lǐng),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后,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于是老虎騰撲過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脖子,把驢給吃掉了。
    這個故事說明,驢子看上去軀體高大,好像很厲害;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但只要仔細(xì)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驢子的本領(lǐng)不過如此。不值得畏懼。
    2.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 篇二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3.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 篇三
    朝三暮四
    宋朝有一個人在他家養(yǎng)了一大批的猴子,大家都叫他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了解他的話,因此,他更加的疼愛這些能通人語的小動物,經(jīng)常縮減家中的口糧,來滿足猴子的食欲。
    有一年,村子里鬧了饑荒,狙公不得不縮減猴子的食糧,但他怕猴子們不高興,就先和猴子們商量,他說:“從明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nèi)w果子,晚上再給你們四顆,好嗎?”猴子們聽說他們的食糧減少,都咧嘴露牙的站了起來,表現(xiàn)出非常生氣的樣子。
    狙公看了,馬上就改口說:“這樣好了,我每天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nèi)w,夠吃了吧!”猴子們聽說早上己經(jīng)從三顆變成了四顆,以為食糧已經(jīng)增加了,都高興的一起趴在地上,不再鬧了。以后的人就從這則的寓言說,狙公所說的話,加以引申,凡是見到有人反復(fù)不定,剛才說過的話不算數(shù);或是做事的時候常變更,剛決定的事情,不一會兒又改變了,我們就說他是“朝三暮四”。
    4.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 篇四
    撲朔迷離
    北魏時,有一戶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弧?;ɑ∮幸粋€女兒,名叫木蘭,她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武藝十分高強。
    那時,北魏經(jīng)常和外族打仗,朝廷下令征兵,木蘭的父親年紀(jì)太大,弟弟又小,于是木蘭就想裝扮成男子,替父從軍。她穿上父親當(dāng)年穿過的盔甲,威風(fēng)凜凜地去見父親,表明自己的決心?;ǜ负芨袆樱遣⒉环判?。于是,木蘭要求與父親比武,如果勝了就讓她去從軍?;ɑ∠騺聿环?,就答應(yīng)了。父女倆就在花園里比劍,你來我往?;ɑ‘吘鼓昀象w衰,終于支持不住,敗下陣來,只好同意木蘭代替他去從軍。
    木蘭武藝高強,智勇雙全,打了很多次勝仗,立下了大功。出征十二年,但是誰也不知道她是女子。敵人終于投降了,木蘭凱旋,換上女裝。戰(zhàn)友們驚嘆道:“我們同行十幾年,都不知道你是個女子!”
    木蘭捉來一對雌雄兔子,然后笑著說:“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币馑际钦f我女扮男裝,就像在地上走的兔子難以分辨出雌雄一樣,根本看不出來我是男的還是女的啊。
    后來,人們就用“撲朔迷離”作為成語,比喻事情模糊復(fù)雜,真相難辨。撲朔,撲騰、亂動;迷離,眼半閉。
    5.短篇有趣的成語故事 篇五
    克勤克儉
    這個成語來源于《尚書.大禹謨》,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古時候,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洪水經(jīng)常泛濫成災(zāi)。人們苦于水患,熱切希望加以治理。
    堯帝時,鯀受堯的委派負(fù)責(zé)治水,九年不成。
    舜帝時,把這一任務(wù)交給了鯀的兒子——禹。禹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欣然接受了任務(wù),當(dāng)時雖然他剛剛結(jié)婚才四天,但他毅然告別了新婚的妻子,踏上了治理水害的征途。
    禹認(rèn)真地察看了地形,吸收了前人失敗的教訓(xùn),廢棄了過去一貫采取的堵塞方針,采用了疏導(dǎo)的辦法。他日夜辛勞地帶領(lǐng)著百姓疏通河道,開渠作壩,把河水引入大海。
    在長達十三年的艱苦歲月中,大禹曾三次路過自已的家門口,都沒進去看一下,與群眾一起節(jié)衣縮食,同甘共苦,最后,終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后,舜見他是一個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自己的職位讓給禹,他對禹說:“大禹啊,你是一個最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治國,又能節(jié)儉地持家,是能夠擔(dān)當(dāng)?shù)闷疬@個職位的?!?BR>    在舜的再三堅持下,禹便接替了舜的職位,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
    “克勤克儉”這則成語的克是能、能夠。指既能勤勞地治國,又能節(jié)儉地持家。后泛指既能勤勞,又能節(jié)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