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知識點:中國十大世界文化遺產

字號:

為您提供了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知識點:中國十大世界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包括:長城、秦始皇陵等。了解這些文化遺產不僅有助于考試,更能增進我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1.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東三十千米處,展現(xiàn)了秦始皇陵的結構布局、設計思想及秦代科技文化的成就,被譽為“世界奇跡之一”。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現(xiàn)存墓封土高40米。兵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東側,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發(fā)現(xiàn)?,F(xiàn)已挖掘四個坑,面積共2.5萬余平方米??觾葏苍岽罅颗c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zhàn)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熱門時期,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這15個省區(qū)市?,F(xiàn)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3.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筑群是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拉薩的布達拉宮及其周邊建筑物的總稱,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此建筑群在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并在2000年、2001年擴充。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松贊干布時期。當時稱紅山宮,整個宮堡規(guī)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墻,內有千座宮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4.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fā)生于此。其石窟則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歷經(jīng)10多個朝代陸續(xù)營造長達1400余年,是世界上營造時間最長的石窟。與莫高窟、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是世界上的皇家石窟。龍門石窟碑刻題記2860余品,有古碑林之稱。代表有“龍門二十品”、龍門雙璧(褚遂良《伊闕佛龕碑》、宋真宗《龍門銘碑》),是中國書法藝術之杰作。
    5.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堅時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大同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guī)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2001年12月14日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山西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8.北京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中國現(xiàn)存的皇家園林。
    9.曲阜孔廟、孔府、孔林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曲阜孔廟又稱“闕里至圣廟”,以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謚號,孔廟的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的孔廟;孔林延續(xù)使用2400多年,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沿用時間最長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孫保有世襲罔替的爵號,歷時2100多年,是中國最古老的貴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保存、最為典型的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筑群。1994年,三孔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0.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jīng)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qū)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qū)工農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了巨大作用。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