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能力是人的語言表達(dá)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漢語教學(xué)過程中,對于學(xué)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本篇文章是為您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1.有關(guān)做清明果的作文600字左右 篇一
“寒食雨傳百五日;花信風(fēng)來廿四春?!?BR>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到來,清明節(jié)作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各種習(xí)俗,這一天大家都在進(jìn)行各種活動。
我來到外公家,外婆正在制作清明果,看著就叫人眼饞。我和媽媽去洗完手后,也就參與進(jìn)去了。
前部分由于我笨手笨腳的,也不會做,就在旁邊記著做法:先準(zhǔn)備各種味道的清明果餡;再把艾葉用熱水焯,壓出苦汁,后又放入涼水沖洗,反復(fù)兩遍;然后加一點(diǎn)調(diào)料,將艾葉在鍋里煮爛。
然后我便可以動手制作了,將艾葉連汁一起和糯米粉反復(fù)攪拌、揉勻。之后再將其搓成條,分成很多小塊,將餡填入,最后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捏成各種形狀了:外公外婆都將其捏成餃子形狀,我不斷嘗試,總算有一些餃子的形狀了,到后來,一個比一個好。外公外婆也都夸我聰明,我都不好意思了。
之后我又繪聲繪色地講述了我在網(wǎng)絡(luò)上查詢的關(guān)于清明果由來的傳說: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jié),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農(nóng)民幫他化裝成農(nóng)民模樣。沒有抓到陳太平的清兵在村里添兵設(shè)崗,檢查每一個出村人,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食物。那位農(nóng)民在思索帶什么東西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便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身上都染上了綠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采了些艾草洗凈煮爛擠汁,揉進(jìn)糯米粉內(nèi),做成青溜溜的米團(tuán)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tuán),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xué)會做青團(tuán)以御敵自保。吃青團(tuán)的習(xí)俗就此流傳開。也就形成了現(xiàn)在吃清明果的習(xí)俗。
沒多長時間,清明果便蒸好了,我挑了最喜歡的芝麻味,也許是自己做的吧,特別好吃,特別香,心里也特別高興。
2.有關(guān)做清明果的作文600字左右 篇二
早晨,太陽正被薄云纏繞著,放出淡淡而耀眼的光。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一大早就起了床,滿面春風(fēng)地來到了包清明果的地方。
終于要包清明果了,我的媽媽問我:“你會包清明果嗎?”“會。”我答道。我拿起一塊綠色的東西,照著大家的樣子,心平氣和地包起來。我先把兩個大拇指放在綠色的東西上,按出一個洞,慢慢地轉(zhuǎn),一邊換方向,一邊把“皮”給捏薄。我捏出了一個“碗”,然后把菜放到“碗”里,大家的放三勺,可我的“碗”放兩勺半就放不下了。
我好不容易才把邊粘住,因?yàn)樗ち耍挚偸且选捌ぁ苯o粘上來。我的媽媽告訴我要沾一點(diǎn)兒面粉就行了。我一試,果然靈。我可算包好了一個粿,洋洋得意的舉起來給大家看。“蘿卜條呀!”表哥笑我包得難看。
我拿著我的粿和小舅媽的粿一對比,還不能和小舅媽的粿相提并論呀,可是我對我包得第一個粿還是喜不自勝,對大家下令:這個粿一定要給我吃。小舅舅把我叫來,教我怎樣做好清明果的花邊,我喜聞樂見的聽小舅媽說,我看了小舅媽怎么樣做花邊的整個過程,點(diǎn)點(diǎn)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的花邊做得很好了,只要把邊捏薄,然后用大拇指一段一段地推,用食指和拇指一起把邊捏住就好了??晌业牟诉€是包得太少了,不管大家怎樣千方百計地教我,我也不知所為。我的媽媽說,“雨晴,要不,我們倆合作吧,我來包,你來做花邊,我的花邊做得太難看了?!薄昂冒??!蔽一卮鸬?。
我和我的媽媽做了好多粿,我開始厭煩包清明果了,這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了,我就在一旁看著,等著清明果做好了吧!
3.有關(guān)做清明果的作文600字左右 篇三
你吃過清明果嗎?它可好吃啦!雖然它的名字里有個“果”字,但是它可不是水果。它呀,是一種面食。每年的清明節(jié),咱們諸暨人都會做上一些清明果,和親朋好友一起分享。
清明節(jié)那天,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去外婆家做清明果。外婆先和面,一團(tuán)白,一團(tuán)綠,我對那個綠的面團(tuán)特別好奇,外婆告訴我,那里面摻了砸糊的艾草葉。接著,外婆把面團(tuán)一個個扯下來,搓成圓形,用手捏成小碗一樣的形狀,然后往里面放餡。餡有兩種,一種是豆沙的,還有一種是咸菜豆腐和肉絲,豆沙餡甜甜的,特別好吃,我忍不住偷偷吃了好幾勺。
不一會,我的媽媽和外婆就做好了一只只漂亮的清明果,白的,圓滾滾,像胖小兔;綠的,胖乎乎,像大青蛙!那渾身沾滿白色米粒的是“雪團(tuán)”,那邊上有繩子似的花邊的是“搓繩果”,還有像菱角一樣長著兩只角的,形狀各不相同,十分有趣!看著看著,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試一試。外婆就交給我一項(xiàng)重要的任務(wù),讓我把扯下來的面團(tuán)搓成湯圓,嘿嘿,這可是我最拿手的——因?yàn)槲医?jīng)常玩橡皮泥。看著我搓出來的一個個“小球球”,外婆夸獎我說:“你搓的湯圓真圓!”聽著外婆的夸獎,我搓得更起勁了!
不一會兒,我們就做了滿滿一桌子的清明果。外婆把做好的清明果放到鍋里蒸,大概二十分鐘左右,熱氣騰騰的清明果就出鍋了。外婆讓大家趁熱嘗一嘗,我拿了個豆沙餡的,啊,味道真不錯!呵呵,我一下子吃了三個豆沙餡的清明果,小肚皮都鼓鼓的了。
做清明果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4.有關(guān)做清明果的作文600字左右 篇四
星期五放學(xué)回家,看見奶奶正在采艾青,我想,是不是要做清明果了?
哎,你們知道清明果的來歷嗎?據(jù)說,人們是為了紀(jì)念大禹,才做清明果的。
回到家,奶奶告訴我,做清明果不容易,做青粉的步驟就得分三步:第一步是把采來的艾青擇洗干凈;第二步是把艾青放在熱水中蒸一會兒,然后在冷水中沉浸一下,等艾青稍微有點(diǎn)冷了,就把它切碎;第三步是把米粉放入切碎的艾青中,再攪拌均勻,用力揉出青粉的韌勁來。
飯后,我和我的媽媽一起到奶奶家去做清明果。
奶奶把豆沙餡和豆腐干炒咸菜的餡都拿出來了,還端出來一小碗水。我好奇地問我的媽媽:“做清明果干嘛要水呢?是不是放餡的時候,放上一點(diǎn)水,做天津湯包似的,那餡的味道會成什么樣呢?”
我的媽媽告訴我:“在做清明果的時候,總會把艾青粉粘在手上,蘸點(diǎn)水,艾青粉就不太容易粘在手上了。但水干了,艾青粉又會粘在手上了,你就又得蘸水了?!?BR> 我學(xué)著我的媽媽的樣,把艾青粉團(tuán)搓圓,捏成碗的樣子,把餡放入“碗”中,把“口”封住,放入裝著糯米的籃子里,用手慢慢地揉圓果,等圓果粘滿了糯米,一個清明果總算做成了。我把它輕輕地放在蒸架上,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做完后,奶奶把我做的清明果先拿去蒸了。蒸好后,爺爺、奶奶、爸爸、我的媽媽一人拿一個清明果,一口一口吃進(jìn)嘴里,還夸我第一次就能做成這樣,不錯。
我的媽媽吃完了清明果,還開玩笑似的說:“我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頭?。 ?BR> 5.有關(guān)做清明果的作文600字左右 篇五
雖說離清明還有一段時間,但我們農(nóng)村人家已經(jīng)開始采艾青,做些清明果嘗個鮮了。
雙休日,我和我的媽媽一起來到了村前的小溪邊,采來了嫩嫩的艾青。收拾洗凈后,我的媽媽把洗好的艾青放在水中煮了一會,并在水中放了少許堿末,說是這樣煮出來的艾青不會變黃,當(dāng)然,我是無法弄清這是什么緣故。當(dāng)艾青煮熟后,我的媽媽就把早已磨好的米粉放進(jìn)鍋里,趁著熱鍋開始揉粉團(tuán)。
做青果開始,我的媽媽邊說邊擰下一個青粉團(tuán),用大拇指與食指進(jìn)行擠壓使其成為一個“小碗”,放入一勺餡兒。我的媽媽說:“餡兒不能放得太多,否則擰花邊時會擰不好?!闭f著手飛快地舞動著,花邊是又漂亮又整齊,我看的是目瞪口呆,只顧著張大嘴巴,顧不上我的媽媽說的竅門了。
我的媽媽邊做青果邊給我講清明果的來歷:傳說有一年清明節(jié),太平天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nóng)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nóng)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并未善罷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設(shè)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丶液螅俏晦r(nóng)民在思索帶什么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揉進(jìn)糯米粉內(nèi),做成一只只米團(tuán)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團(tuán)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tuán),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xué)會做青團(tuán)以御敵自保。吃青團(tuán)的習(xí)俗就此流傳開。
接著,我的媽媽又告訴我家鄉(xiāng)人做清明果分甜、咸兩種。用清明草和適量糯米粉加工成皮子,包入豆沙餡,壓成圓模蒸熟則為甜清明果;包入冬筍丁、豆腐干、腌菜餡等,做成餃子形的為咸清明果。
我一邊聽著我的媽媽的介紹,一邊看我的媽媽的樣子自己動手實(shí)踐做青果。我擰了一塊米粉團(tuán),像搓湯圓一樣在我的手上滾啊滾,然后用手指捏,捏成了又薄又圓的一張面 皮,再把餡兒放在面 皮中央,像包餃子一樣包了起來。剛開始包笨手笨腳的,把青果的花邊擰得不成樣子。不過,我沒有放棄的,從失敗中得出了經(jīng)驗(yàn):皮不能太薄,中間要厚一點(diǎn),這樣包出來的青果不會破皮。包了幾只后,我做的青果有點(diǎn)像模像樣了,為此我的媽媽直夸我有進(jìn)步。
看著篩子里的一只只青果,我的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