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重在積累,無論是字詞、古詩詞或者古文等都需要平時的記憶背誦。以下是整理的《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一
(1)投筆:棄文從武
(2)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3)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
(4)樓蘭:邊境之敵
(5)折腰:屈身事人
(6)勞歌、渭城、陽關:送別時唱的歌曲
(7)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8)鴻雁、雁書、雁足、魚雁:書信、音訊
(9)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后指垂老之年
(10)尺素:書信
(11)商女:即歌女,后以此為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12)青鸞、青鳥:傳遞書信的人
(13)鷓鴣: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惆悵
(14)杜鵑: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
(15)雙鯉、鯉魚、鯉素:書信
(16)五柳:隱者
(17)鴻鵠:人有遠大志向
(18)東籬、采菊: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19)雕蟲: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0)三徑:隱士居住的地方
(21)風騷: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或文采
(22)長亭、南浦、柳岸:送別地
(23)夕陽:離別時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24)牧童:淡泊,田園生活
(25)煙波:離別后漂泊無依
2.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二
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3.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詞多義
使:
使北營(出使)
會使轍交馳(使者)
奉使往來(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來者讀之(讓)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報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讓)
間:
得間奔真州(機會)
出沒于長淮間(之間)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候)
度:
予自度不得脫(估計)
付之度外(考慮)
當: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時候)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ㄕ乒埽鞒郑?BR> 然五人之當刑也(在時候)
4.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三
《鴻門宴》
注音
玉玦(玦,ju,半環(huán)形玉佩?!矮i”與“決”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項羽要下決心殺劉邦)旦日饗士卒(饗,xiǎng,用酒食款待,這里是犒(kào)勞的意思)
鯫(鯫,zōu,卑微,淺陋)生說(讀“shuì“勸告,勸誡)我曰
奉卮酒為壽(卮zhī,酒器,大酒杯)數(shù)目(數(shù),shuò,多次)
戮(戮,lù聯(lián)合,一同)力瞋(瞋,chēn發(fā)怒時睜大眼睛)目
目眥(眥,zì眼角)盡裂按劍而跽(跽,jì,挺直上身,兩腿跪著)
彘(彘,zhì,豬)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勝杯杓(勝shēng,杯bēi,杓sháo,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關中(王wàng,稱王)
毋內諸侯(內nà,通“納”,通納,接納)
樊噲(樊噲,fánkuài)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5.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四
一詞多義
1、望:
七月之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遺響于悲風(給)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表修飾)
正襟危坐而問之(表修飾)
侶魚蝦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償往也(表轉折)
耳得之而為聲(表因果)
8、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6.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詞多義
1、望:
①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五,名詞)
②西望夏口(向遠處看,眺望,動詞)
2、長:
①抱明月而長終(永遠,副詞)
②而卒莫消長也(增長,動詞)
3、然:
①其聲嗚嗚然(擬聲詞詞尾,表狀態(tài))
②何為其然也(這樣,代詞)
4、于:
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詞)
②月出于東山之上(從,介詞)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詞)
④于是飲酒樂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緊接前一事,連詞)
5、白:
①白露橫江(白色的,形容詞)
②不知東方之既白(亮,形容詞)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動詞)
②歌曰(歌詞,名詞)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聲調或節(jié)拍)
1.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一
(1)投筆:棄文從武
(2)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3)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
(4)樓蘭:邊境之敵
(5)折腰:屈身事人
(6)勞歌、渭城、陽關:送別時唱的歌曲
(7)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8)鴻雁、雁書、雁足、魚雁:書信、音訊
(9)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后指垂老之年
(10)尺素:書信
(11)商女:即歌女,后以此為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12)青鸞、青鳥:傳遞書信的人
(13)鷓鴣: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惆悵
(14)杜鵑: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
(15)雙鯉、鯉魚、鯉素:書信
(16)五柳:隱者
(17)鴻鵠:人有遠大志向
(18)東籬、采菊: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19)雕蟲: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0)三徑:隱士居住的地方
(21)風騷: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或文采
(22)長亭、南浦、柳岸:送別地
(23)夕陽:離別時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24)牧童:淡泊,田園生活
(25)煙波:離別后漂泊無依
2.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二
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3.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詞多義
使:
使北營(出使)
會使轍交馳(使者)
奉使往來(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來者讀之(讓)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報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讓)
間:
得間奔真州(機會)
出沒于長淮間(之間)
間以詩記所遭(間或,有時候)
度:
予自度不得脫(估計)
付之度外(考慮)
當: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時候)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溃ㄕ乒埽鞒郑?BR> 然五人之當刑也(在時候)
4.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三
《鴻門宴》
注音
玉玦(玦,ju,半環(huán)形玉佩?!矮i”與“決”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項羽要下決心殺劉邦)旦日饗士卒(饗,xiǎng,用酒食款待,這里是犒(kào)勞的意思)
鯫(鯫,zōu,卑微,淺陋)生說(讀“shuì“勸告,勸誡)我曰
奉卮酒為壽(卮zhī,酒器,大酒杯)數(shù)目(數(shù),shuò,多次)
戮(戮,lù聯(lián)合,一同)力瞋(瞋,chēn發(fā)怒時睜大眼睛)目
目眥(眥,zì眼角)盡裂按劍而跽(跽,jì,挺直上身,兩腿跪著)
彘(彘,zhì,豬)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不勝杯杓(勝shēng,杯bēi,杓sháo,杓,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關中(王wàng,稱王)
毋內諸侯(內nà,通“納”,通納,接納)
樊噲(樊噲,fánkuài)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5.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四
一詞多義
1、望:
七月之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遺響于悲風(給)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飾)
倚歌而和之(表修飾)
正襟危坐而問之(表修飾)
侶魚蝦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償往也(表轉折)
耳得之而為聲(表因果)
8、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詞,它,指“一葦”)
其聲嗚嗚然(代詞,那)
何為其然也(代詞,指簫聲)
方其破荊州(代詞,他,指曹孟德)
6.高三年級必修二語文知識點整理 篇五
一詞多義
1、望:
①七月既望(農歷每月十五,名詞)
②西望夏口(向遠處看,眺望,動詞)
2、長:
①抱明月而長終(永遠,副詞)
②而卒莫消長也(增長,動詞)
3、然:
①其聲嗚嗚然(擬聲詞詞尾,表狀態(tài))
②何為其然也(這樣,代詞)
4、于:
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詞)
②月出于東山之上(從,介詞)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詞)
④于是飲酒樂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緊接前一事,連詞)
5、白:
①白露橫江(白色的,形容詞)
②不知東方之既白(亮,形容詞)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動詞)
②歌曰(歌詞,名詞)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聲調或節(jié)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