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五篇】

字號: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nèi)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今天為您帶來了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五篇】,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1.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幼兒不受顏色、大小的影響進行分類活動。
    2、鞏固點數(shù)的方法,并能說出總數(shù)。
    3、幼兒樂于動手操作,喜歡與同伴一起參與游戲活動。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區(qū)分紅綠兩色的學習經(jīng)驗。
    2、教師準備
    ①背景蘋果樹6顆,紅、綠兩色的大小不一樣的蘋果若干。
    ②幼兒操作果盤,蘋果的筐子三個。
    3、音樂
    活動過程:
    一、白版課件引入,幫老爺爺摘蘋果。出示老爺爺,小朋友們幫助他摘蘋果
    二、教師出示6顆蘋果樹背景圖,鞏固點數(shù)方法,并說出總數(shù)。
    師:小朋友我們來到了老爺爺?shù)奶O果園樂,快來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棵蘋果樹?幼:6棵。
    師:蘋果是什么顏色的?幼:紅色,綠色。
    師:我們用小手指指看紅色的蘋果在哪,綠色的蘋果在哪,請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兒自由點指紅色蘋果,綠色蘋果。
    師:這些蘋果都一樣大嗎?幼:不一樣大。
    師:我們再找找看,大蘋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蘋果又藏在哪里?
    三、請幼兒幫助老爺爺摘蘋果。
    1、老爺爺請我們小朋友幫小妹妹摘蘋果,摘什么蘋果呢?摘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提問幼兒要摘幾個蘋果?幼: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師:這是小妹妹的果盤,請小朋友把摘下來的蘋果放在果盤里,開始摘。
    2、老爺爺讓小朋友給小弟弟來摘蘋果,這次摘得和剛才的不一樣,要摘什么蘋果,一個大蘋果,兩個小蘋果,請小朋友們重復老師的話,聽好要再去摘蘋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們給他摘的蘋果非常開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歡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嗎?吃蘋果有什么好處?幼:吃蘋果有營養(yǎng),吃蘋果潔齒,吃蘋果有助于消化,讓幼兒共同了解吃蘋果的好處。
    4、師;請小朋友為自己來摘蘋果,摘一個紅色的大蘋果,一個綠色的大蘋果和一個紅色的小蘋果。教師出示三個籃子,籃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呢?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幼:籃子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老一會請小朋友把大大的紅蘋果放在大大的紅籃子里,大大的綠蘋果放在大大的綠籃子里,小小的紅蘋果放在小小的紅籃子里。幼兒進行操作,老師進行隨機指導,鼓勵。
    四、活動自然結束。小朋友們今天真棒,我們幫老爺爺摘了這么多蘋果,老爺爺非常感謝你們??炻牐蠣敔敽臀覀冋f什么?
    2.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和操作變化讓幼兒感知理解體積守恒的概念;
    (2)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活動準備:
    面包、蘋果、裝牛奶的大杯、小杯、牛奶、餐刀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設置:布置一個七個小矮人的餐桌,桌上有面包、蘋果、裝牛奶的大杯、小杯、牛奶、餐刀等。
    二、教師一邊操作,一邊講:
    七個矮人不在家,白雪公主來了,她決定幫小矮人做點事,她把面包一片一片的切開,分別放到七個盤子里;她把3個蘋果中的兩個切成了四分(每個蘋果對等份)后又把牛奶倒在了7個大杯子里。她實在太累了,就倒在床上睡著了。(請助教老師扮演白雪公主)
    這時,小矮人們回來了?!鞍?!誰吃了我們的面包?誰吃了我們的蘋果?誰喝了我們的牛奶!”
    三、教師提問:
    1、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助他們看一看,什么東西少了?面包,少了嗎?蘋果少了嗎?裝牛奶的大杯子有什么變化?牛奶少了嗎?大家仔細想想?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
    面包只是給切開了,并沒有少,我們再把面包還原。
    蘋果少了嗎?蘋果可以再合在一起沒。
    牛奶呢,讓我們把牛奶倒回去,看是不是一樣多。
    2、和孩子們一起得出結論,雖然這些物品的外表變化了,但是面包的大小、蘋果的多少和牛奶的量都沒有變化。
    3、的結尾:白雪公主醒了,小矮人也搞明白了怎么回事,它們感謝白雪公主做的這一切,于是和白雪公主一起高興地開始享受晚宴了。
    四、請幼兒來表演操作,回顧情節(jié),進一步理解部分與整體的守恒概念。
    活動結束。
    3.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主動參加探索5的組成的操作活動。
    2、掌握5的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規(guī)律,培養(yǎng)分析綜合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初步掌握4的組成。并有用語言進行表述的能力。
    2、物質準備: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記錄單、鉛筆、蘋果學具),數(shù)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以“碰球游戲”復習4的組成。
    1、師出示數(shù)字4,說:“小朋友看,這是誰呀?”(數(shù)字4)
    2、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
    師:數(shù)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戲,要求:老師說出的數(shù)與小朋友說出的數(shù)合起來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幼兒邊說邊伸出相應的手指)
    二、進行部分
    1、創(chuàng)設情景,設置問題,引起興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蘋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幾個蘋果回來(出示蘋果),我們來幫小兔數(shù)數(shù)看有幾個蘋果?(5個)小兔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它想把蘋果分給好朋友小豬和小熊分享,該怎么分呢?可以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來幫忙想辦法,
    試一試,要求分就在記錄紙上記。(為幼兒提供蘋果學具,記錄單,鉛筆。)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觀察了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分法。(教師有目的的選擇三種不同分法的幼兒說說。)
    幼兒1:按順序分的;
    幼兒2:沒按順序,隨意分的;但分法正確。
    4、給各種分法寫上相應的數(shù)字。
    5、引導幼兒通過分析,比較探索5的佳分合方法。
    師:請你仔細看看,你覺得哪種分法好?為什么?
    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又快又不會漏分。
    6、幼兒集體朗讀5的四種分合式。
    7、老師講解歸納小結:
    (一)、5的分合得出分成兩份有4種不同的分法。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發(fā)現(xiàn)數(shù)的關系:總數(shù)不變,分成的兩個部分數(shù),左邊的數(shù)越來越大,右邊的數(shù)就越來越小,這種規(guī)律叫遞增遞減。
    (二)、交換關系:如1和4、4和1、等。小結:象這樣的數(shù)字相同,位置交換,總數(shù)不變,這種規(guī)律叫交換律。
    三、游戲“找朋友”
    1、交代游戲規(guī)則。
    師:今天,小朋友表現(xiàn)都很好,幫小兔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小兔要和我們玩“找朋友”的游戲。(請小朋友佩帶數(shù)卡,我們要找的朋友要合起來是5。找對的小朋友跟我去做客。)
    2、幼兒從椅子下一張數(shù)字胸卡,掛在胸前。
    3、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胸卡,尋找相應的數(shù)做朋友。
    4、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互查。
    5、互換數(shù)卡繼續(xù)游戲
    教師:小朋友真厲害,都找對了,我們一起去幫小兔分蘋果吧。(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在角色游戲中開設菜場、游樂場、超市,把所學的組成經(jīng)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如在超市里,要用5元買兩種物品,必須使兩種物品合起來的.價錢剛好是5元,不能多也不能少。)
    4.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感受輕與重的關系。
    2、學習以目測比較兩個東西的輕重。
    活動準備:
    相同的小桶兩個,沙子若干,筆,自制天平稱一個。
    《我的數(shù)學》第11頁。
    活動過程:
    一、感覺比較輕重。
    師:今天“小豆豆”請老師幫她帶來了兩桶沙,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小朋友你們說說這兩桶沙我們拿哪一桶給她呢?為什么?
    師:剛才小朋友提了一下這兩桶沙,到底哪一桶重哪一桶輕呢?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記號,重的我們用“紅色”的笑臉娃娃貼在上面,輕的我們用“黃色”的笑臉娃娃貼在上面。
    二、放在天平上稱一稱。
    師:剛才小朋友說貼紅色的笑臉娃娃這個桶重,貼黃色笑臉娃娃的這個桶輕。到底是不是呢?現(xiàn)在我們再來做個試驗。
    (出示自制天平稱)師:這是老師自己做的一個小的翹翹板,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天平稱”,現(xiàn)在我們可以用這個來試試到底這兩桶沙哪一桶重哪一桶輕。
    師:為什么紅色的這個會重些呢?
    (將兩桶沙分別放在兩邊,讓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嗎?(一邊沉下去了,一邊翹起來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三、作業(yè)。
    師:請小朋友打開書11頁。請小朋友看這些圖誰重誰輕?把重的涂上紅色,把輕的涂上黃色。
    5.幼兒數(shù)學啟蒙教案模板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tǒng)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shù)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tǒng)計生活中物品的數(shù)量,從中體驗數(shù)學的有趣及重要。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4、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難點: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shù)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記錄表、數(shù)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探索渴望。
    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并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tǒng)計。
    1、出示課件,水果統(tǒng)計表。
    2、教師講解統(tǒng)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tǒng)計,通過圖表感知數(shù)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guī)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師出示統(tǒng)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tǒng)計,其余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并統(tǒng)計。
    小百科:統(tǒng)計一詞起源于國情調(diào)查,早意為國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