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分為必修和選修,高一化學有許多需要記憶的知識,例如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化學元素等等。
1.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一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
①鈉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
④伴有嗞嗞響聲;
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氫鈉受熱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2.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二
1、半徑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②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于金屬離子半徑。
③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質子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①一般金屬元素無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正價。且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③變價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質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能根據(jù)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并能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電子穩(wěn)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shù)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叁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wěn)定結構。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間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①掌握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②掌握四種晶體與化學鍵、范德華力的關系。
③掌握分子極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系。
④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⑤常見的非極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shù)非金屬單質。
3.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三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_氧化物(Al2O3)、_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_氧化物或_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
15.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4.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四
溶解性
①常見氣體溶解性由大到?。篘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②溶于水的有機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鹵素單質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與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⑦固體溶解度大多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shù)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Ca(OH)2]。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5.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五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6.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六
一、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xiàn)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④物質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二、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蕩。攪拌或振蕩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②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③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shù)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
7.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七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tài)的有機物: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tài)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tài)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shù)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huán)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_、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fā)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8.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八
氨氣及銨鹽
氨氣的性質: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且快)1:700體積比。溶于水發(fā)生以下反應使水溶液呈堿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紅色噴泉實驗。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wěn)定,會分解,受熱更不穩(wěn)定:NH3.H2O===(△)NH3↑+H2O
濃氨水易揮發(fā)除氨氣,有刺激難聞的氣味。
氨氣能跟酸反應生成銨鹽:NH3+HCl==NH4Cl(晶體)
氨是重要的化工產品,氮肥工業(yè)、有機合成工業(yè)及制造_、銨鹽和純堿都離不開它。氨氣容易液化為液氨,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還可以用作制冷劑。
銨鹽的性質: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銨鹽),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干燥銨鹽與和堿固體混合加熱)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是否收集滿。
9.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九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10.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十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
1.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一
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鈉在空氣中緩慢氧化:4Na+O2==2Na2O
2.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點燃====Na2O2
3.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現(xiàn)象:
①鈉浮在水面上;
②熔化為銀白色小球;
③在水面上四處游動;
④伴有嗞嗞響聲;
⑤滴有酚酞的水變紅色.
4.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5.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6.碳酸氫鈉受熱分2NaHCO3△==Na2CO3+H2O+CO2↑
7.氫氧化鈉與碳酸氫鈉反應:NaOH+NaHCO3=Na2CO3+H2O
8.在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2.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二
1、半徑
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②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于金屬離子半徑。
③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質子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①一般金屬元素無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正價。且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③變價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質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能根據(jù)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并能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方法
①是否是8電子穩(wěn)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shù)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叁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wěn)定結構。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間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①掌握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②掌握四種晶體與化學鍵、范德華力的關系。
③掌握分子極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系。
④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⑤常見的非極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shù)非金屬單質。
3.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三
1.區(qū)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fā)、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堿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注: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干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shù)的涵義及關系。
4.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堿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征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7.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_氧化物(Al2O3)、_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_氧化物或_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
15.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4.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四
溶解性
①常見氣體溶解性由大到?。篘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于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②溶于水的有機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鹵素單質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硫與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⑦固體溶解度大多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shù)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Ca(OH)2]。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5.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五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鐵與硫蒸氣反應:Fe+S△==FeS
2.銅與硫蒸氣反應:2Cu+S△==Cu2S
3.硫與濃硫酸反應:S+2H2SO4(濃)△==3SO2↑+2H2O
4.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SO2+2H2S=3S↓+2H2O
5.銅與濃硫酸反應: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與氯水的反應: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氫在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3O2點燃===2SO2+2H2O
10.硫化氫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2H2S+O2點燃===2S+2H2O
6.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六
一、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xiàn)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④物質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二、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蕩。攪拌或振蕩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②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③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shù)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
7.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七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tài)的有機物: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tài)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tài)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shù)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huán)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_、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_、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fā)生水解的物質: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8.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八
氨氣及銨鹽
氨氣的性質: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且快)1:700體積比。溶于水發(fā)生以下反應使水溶液呈堿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紅色噴泉實驗。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wěn)定,會分解,受熱更不穩(wěn)定:NH3.H2O===(△)NH3↑+H2O
濃氨水易揮發(fā)除氨氣,有刺激難聞的氣味。
氨氣能跟酸反應生成銨鹽:NH3+HCl==NH4Cl(晶體)
氨是重要的化工產品,氮肥工業(yè)、有機合成工業(yè)及制造_、銨鹽和純堿都離不開它。氨氣容易液化為液氨,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還可以用作制冷劑。
銨鹽的性質: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銨鹽),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干燥銨鹽與和堿固體混合加熱)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是否收集滿。
9.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九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1.氯氣與氫氧化鈉的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2.鐵絲在氯氣中燃燒:2Fe+3Cl2點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氣能通入石灰漿)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氣與水的反應: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鈉在空氣中變質: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鈣在空氣中變質:Ca(ClO)2+CO2+H2O=CaCO3↓+2HClO
10.高一化學科目復習筆記必修一 篇十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A+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AC+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CD=A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