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字號:

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是為大家整理的,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學習物理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
    1.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一
    物體平衡
    1.物體平衡條件:F合=0
    2.處理物體平衡問題常用方法有:
    (1).在物體只受三個力時,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較好的.合成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合成轉(zhuǎn)化成兩個平衡力來處理;分解的方法就是將物體所受三個力通過分解轉(zhuǎn)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
    (2).在物體受四個力(含四個力)以上時,就應(yīng)該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轉(zhuǎn)化成兩對平衡力來處理的思想.
    2.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二
    牛頓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F/m(k=1)→F=ma
    3.k的數(shù)值等于使單位質(zhì)量的物體產(chǎn)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國際單位制中k=1。
    4.當物體從某種特征到另一種特征時,發(fā)生質(zhì)的飛躍的轉(zhuǎn)折狀態(tài)叫做臨界狀態(tài)。
    5.極限分析法(預(yù)測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恰當?shù)剡x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從而把臨界現(xiàn)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特性:
    1)矢量性:加速度與合外力任意時刻方向相同
    2)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chǎn)生/變化/消失,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對性:a是相對于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
    4)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產(chǎn)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對方影響。
    5)同體性:研究對象的統(tǒng)一性。
    力學單位單位制的意義
    1.單位制是由基本單位和導(dǎo)出單位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單位體制。
    2.基本單位可任意選定,導(dǎo)出單位則由定義方程式與比例系數(shù)確定的?;締挝贿x取的不同,組成的單位制也不同。
    3.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三
    標量和矢量:
    (1)將物理量區(qū)分為矢量和標量體現(xiàn)了用分類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矢量和標量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們遵從不同的運算法則:標量用代數(shù)法;矢量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同一直線上矢量的合成可轉(zhuǎn)為代數(shù)法,即規(guī)定某一方向為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號代人,相反的用負號代人,然后求代數(shù)和,最后結(jié)果的正、負體現(xiàn)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雖也有正負之分,運算法則也一樣,但不能認為是矢量,最后結(jié)果的正負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勢能、電勢能、電勢等。
    共點力
    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這幾個力叫共點力。
    力的合成方法
    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平行四邊形定則:
    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這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它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則。
    4.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四
    熱力學第二定律
    (1)常見的兩種表述
    ①克勞修斯表述(按熱傳遞的方向性來表述):熱量不能自發(fā)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
    ②開爾文表述(按機械能與內(nèi)能轉(zhuǎn)化過程的方向性來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使之完全變成功,而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
    a、“自發(fā)地”指明了熱傳遞等熱力學宏觀現(xiàn)象的方向性,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能量的幫助。
    b、“不產(chǎn)生其他影響”的涵義是發(fā)生的熱力學宏觀過程只在本系統(tǒng)內(nèi)完成,對周圍環(huán)境不產(chǎn)生熱力學方面的影響。如吸熱、放熱、做功等。
    (2)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zhì)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每一種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參與宏觀過程的方向性,進而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進行的涉及熱現(xiàn)象的宏觀過程都具有方向性。
    (3)熱力學過程方向性實例
    特別提醒:熱量不可能自發(fā)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但在有外界影響的條件下,熱量可以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如電冰箱;在引起其他變化的條件下內(nèi)能可以全部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如氣體的等溫膨脹過程。
    5.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五
    一、質(zhì)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而具有質(zhì)量的點。
    2、實際物體看作質(zhì)點的條件: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相對于所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看作質(zhì)點。
    二、描述質(zhì)點運動的物理量
    1、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為一線段,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yīng)于一點。與時間對應(yīng)的物理量為過程量,與時刻對應(yīng)的物理量為狀態(tài)量。
    2、位移: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標量,它是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只有當物體作單方向直線運動時,物體位移的大小才與路程相等。
    3、速度: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運動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時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測量(實驗)
    ①原理:當所取的時間間隔越短,物體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度v。然而時間間隔取得過小,造成兩點距離過小則測量誤差增大,所以應(y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取兩個測量點。
    ②儀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使用4∽6V低壓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大)或者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小)。
    4、加速度
    (1)意義:用來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義:其方向與Δv的方向相同或與物體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當a與v0同向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當a與v0反向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與速度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6.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六
    力的合成
    求幾個共點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與分解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一條直線上兩力合成,在規(guī)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數(shù)運算。
    (3)互成角度共點力互成的分析
    ①兩個力合力的取值范圍是|F1-F2|≤F≤F1+F2
    ②共點的三個力,如果任意兩個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個力,那么這三個共點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時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共點力才能合成(同時性和同體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個分力。
    7.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七
    彈力
    (1)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說明:
    ①任何物體都能發(fā)生形變,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有的形變及其微小。
    ②彈性形變:撤去外力后能恢復(fù)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簡稱形變。
    (2)彈力: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說明:
    ①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接觸;彈性形變。
    ②彈力是一種接觸力,必存在于接觸的物體間,作用點為接觸點。
    ③彈力必須產(chǎn)生在同時形變的兩物體間。
    ④彈力與彈性形變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
    (3)彈力的方向:與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幾種典型的產(chǎn)生彈力的理想模型:
    ①輕繩的拉力(張力)方向沿繩收縮的方向。注意桿的不同。
    ②點與平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于平面;點與曲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觸點所在切面。
    ③平面與平面接觸,彈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體;球面與球面接觸,彈力方向沿兩球球心連線方向,且指向受力物體。
    (4)大?。簭椈稍趶椥韵薅葍?nèi)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勁度系數(shù),表示彈簧本身的一種屬性,k僅與彈簧的材料、粗細、長度有關(guān),而與運動狀態(tài)、所處位置無關(guān)。其他物體的彈力應(yīng)根據(jù)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運動學規(guī)律計算。
    8.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八
    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達式Ep=mgh是標量單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guān)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guān),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guān)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guān),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guān)
    (4)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9.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九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fā),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qū)域內(nèi)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里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shù)值方向的位移量。
    10.高一物理上冊知識點人教版 篇十
    摩擦力:
    (1)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彈力作用、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觸面相切,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還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BR>    說明:
    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guān)。
    靜摩擦: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guān).
    大小范圍0
    (fm為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guān))
    靜摩擦力的具體數(shù)值可用以下方法來計算:一是根據(jù)平衡條件,二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過受力分析確定.
    (4)注意事項:
    a、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d、靜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