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們那邊的美食肯定數不勝數,但每一道的美食都令我難忘至極。以下是由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
1.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一
對于一個吃貨來說,家鄉(xiāng)仙游的美食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魔力。扁食、清明龜、赤餅、干燜羊肉、水龍、紅團……一種又一種的各具特色的美食端出來,定會令你垂涎三尺。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是海蠣餅。每逢節(jié)假日,媽媽都會約上親朋好友,炸上幾鍋海蠣餅。先是一陣忙碌的備料:海蠣撿去碎殼,洗凈瀝干,五花肉切成薄片,地瓜粉、芋頭泥和適量的清水攪拌,加入切碎的蒜苗和鹽巴、糖、雞精等調味料,翻拌均勻成海蠣餅漿。
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放到油鍋里滋滋滋地炸起來。將調好的海蠣漿舀一小勺放入長柄梅花狀的模具上,鋪成薄薄的一層,再放入瘦肉片、肥美的海蠣,然后舀一勺漿把這些餡嚴實地包裹住,最后放入熱騰騰的油鍋中。在油鍋中翻滾大約2——3分鐘后炸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啦!
剛出鍋的海蠣餅,邊緣金黃,似乎是吸收了太陽閃耀的光芒,中間軟軟的呈透明的綠色,好似一個圓盤的翡翠,看著十分誘人。整體看,好似一塊鑲著金邊的翡翠,因此有了“黃金餅”的美稱。
放進嘴里,那焦黃色的邊緣酥脆可口。中間那塊“翡翠”,一口咬下去,軟糯糯的,特別有嚼勁,酷似一顆QQ糖在嘴里來回“跳動”。如果蘸上醬油醋,香脆又Q彈的口感伴隨著淡淡的酸甜味,那種味覺上的盛宴無以言表。
除了品嘗美味,大家一起炸海蠣餅的過程也很溫馨。大人們邊忙碌,邊聊家常談笑;孩子們邊吃邊里外追逐嬉鬧,有家的味道!
媽媽說海蠣餅是饑餓年代的美好回憶。直到今天,在外經商,腰包一天天鼓起來的,吃得起山珍海味的家鄉(xiāng)人,對海蠣餅依然情有獨鐘,無可替代。一個海蠣餅,一碗豆腐湯或扁食,簡單搭配,長久回味,構成了仙游人獨特的味道回憶。
“來仙游,請你吃海蠣餅!”這是作為仙游人的我發(fā)出最盛情的邀請!
2.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二
今年的春節(jié)本來計劃是坐火車回湖北麻城老家過年的。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因沒能回去。而老家的親戚大多是醫(yī)生,整個春節(jié)至今幾乎沒有休息,都在一線和新型冠狀病毒作戰(zhàn)。祝親人一切順利,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要說湖北老家麻城的春節(jié),不得不提家鄉(xiāng)的一道名菜——肉糕。
麻城人過年,肉糕這道菜總是少不了的。太爺爺曾經和我說過,即使遇上饑荒年,也要將魚仔蝦米磨點帶腥味的肉糕,好讓一家人看到一線期盼的光亮。肉糕已經作為一種悠久的文化,融進了麻城人的骨子里,這就和北京人的冰糖葫蘆、貴州人的老干媽辣醬、山東人的煎餅卷大蔥一樣樣的感覺。
爺爺說聞到肉糕味,年味就來了。做過年肉糕是有講究的。一般在臘月二十四才開始剁,家家戶戶在磨刀遲魚前,都要虔誠的上香、燒紙、放鞭炮,禱告祭祀,然后有節(jié)奏的的刀剁聲便此起彼伏,好不熱鬧。年前的那幾天,如果路上碰到親朋好友,不是問“吃飯沒有”,而是問“你家的肉糕剁了沒?”
二叔公每年在家負責肉糕的備料制作。先把魚洗干凈,去鱗,除首,抽骨刺,只選用魚背精肉,剁成泥,然后一定比例的豬肉、豬油,用一定比例的地瓜粉、藕粉、豆粉摻著拌和,舀到蒸籠里蒸熟。出籠后的肉糕清香四溢,用爺爺的話就是肉糕味美,只接觸,舌頭就被磁化了。那是爺爺兒時吃肉糕的記憶,美味就在心底咀嚼起來,那種恬暢猶然迴想。只要說起肉糕,爺爺總是幸福滿足的樣子。
爸爸告訴我,肉糕原來是過年的時候才有的吃,現在已經端上飯店的雅桌,平常時候,南來北往的客商來到麻城,也少不了特意點上一盤肉糕解饞。正是因為家鄉(xiāng)社會經濟發(fā)展起來了,家家戶戶生活條件富足了,麻城肉糕走出家鄉(xiāng),被麻城游子帶到祖國各地、世界各地。纏繞著舌尖的那美味,是麻城人不老的鄉(xiāng)愁和難忘的年味。
3.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三
在我的家鄉(xiāng)——三門縣,這里的美食千千萬萬。有鮮甜鮮甜的小海鮮。軟軟糯糯的松花餅。各種口味的麥餅……不過我最愛吃的就是傳統(tǒng)美食麥焦了。這道美食一直出現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的家鄉(xiāng)人們的餐桌上。這不,今年的元宵節(jié),外婆外公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外婆負責做麥焦皮,我則在一旁學習打下手。大大的盆子里倒入一大袋面粉,有些淘氣的面粉寶寶們按捺不住還上躥下跳著,差點沒把我嗆個半死。接著,外婆一只手往著面粉里慢慢倒入加了少量鹽的涼水,另一只手則快速地攪動起來。不一會兒,面粉和水相互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有點濕濕的面粉團。然后,熱上平底鍋,刷上一層薄油,外婆在盆子里摘一小團面團,由平底鍋的中間向外面快速攤開,不到半分鐘,一張又薄又圓又Q彈的麥焦皮就成功完成了。
外婆憑著熟練的經驗把面團變成了一張張薄薄的麥焦皮,外公在另一邊忙著炒菜。不一會兒餐桌上排滿了菜,有米面、豆面、胡蘿卜絲、土豆絲、雞蛋絲、紅燒肉、魷魚絲……這些可都是我最愛的菜呀!
終于可以開吃了,卷麥焦也要講究技巧,取一張麥焦皮平鋪在桌上,把各種各樣的菜鋪在麥焦皮的一端,先上下鋪軟軟的東西,中間鋪上硬點的菜,這樣才能使麥焦皮不容易破,然后輕輕地卷起來就可以了,對了卷的時候要把麥焦的下端皮也要包起來,否則拿起來吃的時候菜可要漏了哦。因為都是我最愛的菜,所以這張麥焦可真像個大胖子,咬上一口,露出各種菜,五顏六色,好像彩虹的顏色,真是色香味俱全。
麥焦的口味有很多,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菜來配。就比如一百戶家庭就有至少有一百種口味。有了麥焦的萬千包容,才會有大家對這道傳統(tǒng)美食的無限喜愛,這也就是麥焦的魅力所在。
4.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四
我的老家在山西河曲,有很多特色美食。每年春節(jié)我的大姑都會給我寄來很多家鄉(xiāng)特色美食,有豆面、碗托、麻花等。
我最愛吃是豆面。豆面的寬度與普通面條差不多,但薄如蟬翼,它是用豌豆面和白面混合起來做成的。其制作過程并不復雜,但耗時費力,將一小塊面放在大面板上搟,搟的時候需要一邊搟一邊往搟開的面片上撒面粉,以防搟的時候面片粘在一起,當面搟到薄的可以透光的時候就搟好了。搟好后將面片折疊起來,然后切成細條,面就做好了。
吃豆面的臊子也是非常講究的,要用吃完排骨或燉肉剩下的帶有小肉渣的湯做主料,然后加入小土豆塊或小豆腐塊燉制而成。
因為豆面很吸水,所以煮面的時候要比煮同樣多的掛面多放2到3倍的水。待水燒開后將薄薄的豆面放入開水中,水再燒開豆面就煮好了。吃的時候還需要放一點山西的老陳醋,如果再放些韭菜花就更香了。
其次是碗托,碗托是將蕎麥糊放在碗里蒸制而成的。吃的時候可擦絲可切塊,一般都是擦絲,因為這樣的做法會讓碗托蘸到的拌湯比較均勻,味道也會更好。拌湯一般是由醋、茴香、芝麻和鹽等多種調料加工而成,不咸、不油、不膩。
當然碗托的絕配非老家的麻花莫屬了。老家的麻花與天津的麻花不同,天津的麻花又粗又大,吃起來的時候特別酥。而老家的麻花又細又長,吃起來的時候特別脆。老家的麻花有獨特的吃法,那就是在吃碗托的時候將麻花蘸著碗托的拌湯吃,那種香味很特別,是老家獨有的味道。
老家的美食別具一格,與眾不同,得到了山西美食文化的傳承!
5.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五
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可是世界聞名,別人吃過,都說好吃,去年我就去了老北京一探究竟。
那天我們早早地走進了烤鴨店,一進店,烤鴨的香味撲鼻而來,在座位上等了一會,只見服務員輕快地把烤鴨端了過來。
烤舊鴨皮是棕中帶紅的,上面被廚師抹了一層油,烤鴨還沒夾起,它的香味已經在我的鼻子里打轉了。
我立刻拿起筷子,迅速朝烤鴨“進攻”,但只見一個黑影,我選中的肉被別人夾走了?!傍喨獠坏热恕保乙豢跉鈯A了三片蘸著他們店特殊的醬料,我小心翼翼地把鴨肉放進嘴里,用牙齒一咬,醬料那咸咸、辣辣、甜甜的濃郁香味在我的舌尖上一齊爆發(fā),烤鴨皮被我咀嚼得發(fā)出“呲呲”聲,鴨肉中的油從緊密的肉質中流了出來,這混合的奇妙香味從口腔一齊傳到鼻腔,我享受著,心里有很大的滿足感。
我又從盤子上拿起一片餅,這餅非常薄,非常接近透明,在里面夾上綠油油的黃瓜、蔥絲和黃黃的鴨肉,再把醬汁適量地往上面淋,最后包起來,一點點地放入嘴里,不一會兒,黃瓜的清香和蔥花、烤肉的香味已經在我的口腔中彌漫。
黃瓜使鴨肉不是那么膩,而蔥又增加了整體的香味,這樣的味道在誰的嘴里迸發(fā),誰就會有幸福感,滿足感。
緊接著又上了一只烤鴨,這不是專門夾在餅里的,它被師博切得非常薄,可見他們的刀功有多好,這只烤鴨的皮非常脆,和酥軟的鴨肉在嘴里碰撞,那感覺非常奇特。
全聚德烤鴨果然名不虛傳,它讓我回味無窮,吃了一次還想吃。吃烤鴨一定要去全聚德,因為那里的烤鴨和一般的鴨不能比。有時間,我一定還要去北京吃烤鴨。
6.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六
我的家鄉(xiāng)椒江有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有香噴噴的蛋餅,香香脆脆的泡蝦,又又辣又鮮的姜湯面,還有那令人暖到心里的姜汁調蛋……家鄉(xiāng)的小吃數也數不盡,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青團。
青團是一種三月清明時的特產。它的外形有的像大大的餃子,有的像圓圓的球。正宗的青團可講究了,碧綠的粉團外包著一種帶著鋸齒的樹葉,葉子通常有三片。撕開葉子,清晰的葉脈印在綠粉團上,葉子留下的清香味卻彌漫在青團里。青團那惹人喜愛的顏色來自哪里呢?哈!原來青團除了米粉外,還夾著一種叫“青”的野草。這種草開著黃色的球狀小花,葉瓣下會有一層白白的茸毛。我們上次去找春天的時候,媽媽和阿姨就在田野里發(fā)現了一大片的“青”呢!但是在青團的粉團上,你是看不到這種草的,因為它已經經過了煮爛,搗碎,最后揉和在米粉里了,留下來的,只有那碧綠的顏色和那無比清香的氣味。青團的味道有兩種,一種甜,一種咸。甜的里面有甜甜的豆沙泥和香香的桂花。咸的就更豐富了,它里面有脆脆的春筍,新鮮的肉丁,軟軟的豆腐丁和紅紅的蘿卜粒,咬一口香噴噴的油汁會直接打動你的味蕾。
要說青團吃的是哪家店呢?我外婆家。但是只供品嘗絕不外賣哦!每年的清明節(jié),外婆就會花好幾天時間去準備這些食材。等到清明那一天,我們大家都去外婆家?guī)兔ψ銮鄨F。媽媽的一個常住江蘇的阿公也會在這一天趕回來做青團。
青團,這一年只吃一次的美味小吃,它那無比清香的美味留在我的唇齒間,也印在我深深的腦海里。
7.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七
我的家鄉(xiāng)泰興,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其中,宣堡小餛飩,可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
一碗香噴噴的小餛飩端上桌,只只餛飩像一條條小船,在水面上很悠閑地漂著,熱呼呼的湯上浮著一層金黃色的油和碧綠的蔥花,煞是好看。一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香味是濃烈的、細膩的',透著一股股農家氣息,使人食欲大增,滿口生津。用小湯匙輕輕地攪一攪,碗里的餛飩立馬活躍起來,一只只打著旋兒,在碗里轉圈,互相碰撞,像一只只戲水的小鴨子,十分可愛。舀起一只來仔細端詳,重疊在一起的皮爾呈透半明狀,薄薄的,軟軟的,好像薄紗一般,依稀可見那嫩紅嫩紅的肉餡。
吸一口小餛飩中飽滿的湯汁,含在嘴里,細細品味。湯汁在舌頭上來回滾動著,微辣的湯汁刺激著味蕾,使得舌頭有點麻麻的,但那彌漫了整個嘴巴的香味,又促使你忍不住再吸一口,仿佛帶著你走進散發(fā)著稻香與泥土氣息的故鄉(xiāng)的田野。咬開滑滑的餛飩皮,里面的一小團肉餡是粉紅色的,很嫩,在勺子上微微晃動著。待你咀嚼著肉餡的時候,唇齒間充溢著肉的香味,那感覺是很微妙的,讓人陶醉其中。當一整碗小餛飩吃完后,回味著剛才的那份美味,心里總會充盈著滿足感。
美味的宣堡小餛飩,做起來很不容易。要搟差不多五個小時的面,才會搟出這薄如蟬翼的皮爾。里面的陷也很講究,必須選上好的豬腿肉,剁細了,拌以碎生姜、蒜蓉及料酒、蟹油等佐料攪勻。包的時候,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夾住皮,在右下角放一點肉餡,然后五指并攏,將剩下的兩個角重疊捏緊,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煮餛飩時,先用開水將白胡椒粉、蔥和預先熬好的豬油在碗里沖開做成湯,再將包好的餛飩丟到開水鍋里一燙,就可以撈出放入已經做好湯的碗里,一碗香氣撲鼻的小餛飩就做成了。
我愛吃這美味的宣堡小餛飩,更愛這飄著香味的故鄉(xiāng)。
8.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八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美食,北京有世界聞名的北京烤鴨、天津有譽滿全國的狗不理包子、湖南長沙有細膩而不膩的臭豆腐,而我的家鄉(xiāng)的美食卻是樸實無華的雞肉丸子。
我家前面就有一家雞肉丸子店,每天晚飯的時候對面都會飄過來一陣陣香味,雖然媽媽已經做好了飯,聞到這陣香味我還是忍不住咽口水,這時我就會哀求媽媽讓我下樓去吃一碗雞肉丸子。
下了樓,濃郁的香味就更誘人了,仿佛一只無形的手牽引著我走進店里,我三步并作兩步跑進那家店。“叔叔,我要一碗雞肉丸子?!薄昂绵希缘纫幌?,馬上就好?!毖?,人可真多啊我使勁地擠進去,生怕位子被別人占了。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雞肉丸子端上來了。在這端上來的同時,一股熱氣沖到了我的面前,在這熱氣中,我看到乳白色的濃湯中漂著幾個拳頭大小雞肉丸子,金黃色的雞肉丸子上頂著幾片綠綠的香菜,好像是它們戴上的綠色帽子。香菜四周環(huán)繞著一些淡黃色的豆腐皮。我用筷子夾起一個圓溜溜的丸子,可那丸子卻撲通一聲掉進碗里,好似一個頑皮的小男孩跳入水中。我又用勺子把它撈起來,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這種妙不可言的味道沖過我的齒縫,滑入口腔,整個舌頭上的味蕾都在舞蹈。我又咬了一口,這種滑滑的、筋筋的、酥酥的感覺交織在一起,誰也無能為力用文字表達出來了。我也不細細品嘗了,三口兩口就把一碗丸子吞進了肚子,舔著嘴唇望著這個空空的碗,還是意猶未盡。
我們當地人都稱雞肉丸子為“水上漂”,吃一碗“水上漂”,是在外的家鄉(xiāng)人回憶家鄉(xiāng)味道的的第一碗飯,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美食。雖然比不上北京烤鴨的華麗;不能和狗不理包子一爭上下;不能和長沙臭豆腐媲美,但是卻我們家鄉(xiāng)最美的味道。
9.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九
我的家鄉(xiāng)在石浦,這里的美食可多了。你聽說過用魚做的面條嗎?告訴你吧,它就是我們這兒遠近聞名的魚滋面,也是我們招待貴客的必備佳肴。
傳說,有一位漁民的妻子聽說丈夫在船上遇難后傷心欲絕,整天以淚洗面。突然有一天,丈夫歸來出現在她的面前,令她喜出望外。原來,在船快沉的那一刻,丈夫緊緊地抱著木板,幸運地被浪拍到了浪邊保住了性命,一路乞討回到家。再次相見的夫妻倆相擁而泣,丈夫非常高興決定做一碗沒有刺的魚肉面給妻子吃。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有了今天的魚滋面。
媽媽為了讓我寫好今天的作文——魚滋面,一下班就去菜場買了一堆菜。她一到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她把洗凈的蔬菜和魚滋面“噔噔噔”地切成了絲條,然后放進鍋里不停地翻炒,再加水燒開后,用鍋蓋燜了一會兒,接著用水淀粉勾芡,最后臨出鍋前撒上蔥、淋上麻油,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魚滋面完成了。
整個做面的過程只需要10分鐘的時間。當媽媽把一碗熱騰騰的魚滋面端到桌子上時,我不禁被眼前的面迷住了。你瞧,那白色的魚滋面、金針菇、綠豆芽沉浸在濃濃的湯水中,感覺像躺在波光粼粼的湖水里一樣舒服;那碧綠的娃娃菜、萵苣、蔥花真像湖邊的小草和大樹上的綠葉;還有那金黃金黃的胡蘿卜,真像小鴨子在水中盡情地玩耍。這哪里是魚滋面呀,明明是一幅春日湖邊美景圖嘛,真是太漂亮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用力地聞了一下,芝麻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實在是太香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魚的柔綿嫩滑和蔬菜的清香,真的是鮮美至極!這讓我不由地想到:此面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沒過一會兒,魚滋面早已被我消滅得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家常美味——魚滋面,沒有誰會不愛它哦。
10.小學生家鄉(xiāng)的美食作文600字 篇十
云南,不僅僅是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在我看來,它的美食也絕對是人間一絕。說起云南美食,頭一個想到的便是過橋米線啦!
過橋米線,起源于蒙自,用上等高湯與雞湯混合,燙制而成,其中融入了上湯的鮮美與營養(yǎng),滋補。當然,過橋米線的吃法也有講究。先上一碗滾燙的高湯,把肉片、鵪鶉蛋、香酥等放入其中,再下蔬菜,等食材燙熟后,便可下米線一起吃啦!過橋米線吃起來爽滑可口,味道鮮美無比,通常先小口小口的吃完米線,再來喝那鮮香的湯,美味極了。
早餐吃完了米線,午餐便可再去宜良體驗一番了。宜良吃的乃是那香味十足的烤鴨,讓店家給你來一整只,爽極了,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讓你饑腸轆轆,油亮亮的酥皮下是那鮮嫩的烤鴨肉,拿起一塊兒,沾上一點味道獨特的甜辣醬,咬上一口,鮮鮮脆脆的鴨皮裹著鮮嫩的肉,香氣十足,加上甜辣醬的獨特味道,讓人忍不住驚叫起來。香滑,鮮嫩,酥脆,讓宜良烤鴨的味道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么好吃的烤鴨,做出來時也有秘訣。通??厩岸紩邙喿由夏ㄉ弦粚酉懔吓c油,在烤制時刷一層蜜,讓烤鴨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美味的米線與香脆的烤鴨令你贊不絕口,那么晚餐你應該去品嘗一下正宗的傣家美食。傣味,是少數民族美食中比較獨特的一種,通常以酸辣涼為主。
來到傣家,首先品嘗它風味兒獨特的烤肉,烤出來的肉沾的不是辣椒,而是傣家特制的酸菜羹,它酸辣開胃,是輔料。再來上一條傣味烤魚,這魚用檸檬與米椒腌制,酸辣可口,在沾上一點辣檸檬汁,更是美味。最后,再來一份鬼雞,便是算嘗盡傣家了。鬼雞,把煮好的雞肉用酸辣風味的調味汁澆上,使雞肉酸辣香鮮,小塊的肉條吸進調味汁,便讓人過足了癮。
美味的云南美食,真讓人難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