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字號:

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是為大家整理的,考試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識儲備。
    1.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一
    氣體的性質(zhì)
    1.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nèi)部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的標志,
    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關系:T=t+273{T:熱力學溫度(K),t:攝氏溫度(℃)}
    體積V:氣體分子所能占據(jù)的空間,單位換算:1m3=103L=106mL
    壓強p:單位面積上,大量氣體分子頻繁撞擊器壁而產(chǎn)生持續(xù)、均勻的壓力,標準大氣壓: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分子間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間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運動速率很大
    3.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為熱力學溫度(K)}
    2.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二
    功和能:
    1.功:W=Fscosα(定義式){W:功(J),F(xiàn):恒力(N),s:位移(m),α:F、s間的夾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體的質(zhì)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3.電場力做功:Wab=qUab{q:電量(C),Uab:a與b之間電勢差(V)即Uab=φa-φb}
    4.電功:W=UIt(普適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5.功率:P=W/t(定義式){P:功率[瓦(W)],W:t時間內(nèi)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時間(s)}
    6.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時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以恒定加速度啟動、汽車行駛速度(vmax=P額/f)
    8.電功率:P=UI(普適式){U:電路電壓(V),I:電路電流(A)}
    9.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0.純電阻電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動能:Ek=mv2/2{Ek:動能(J),m:物體質(zhì)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EP: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勢能:EA=qφ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從零勢能面起)}
    14.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15.機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重力做功等于物體重力勢能增量的負值)WG=-ΔEP。
    3.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三
    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xiàn)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4.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四
    速度:
    用來描述質(zhì)點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與通過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對變速運動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時速度:是質(zhì)點在某一時刻或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簡稱速度,它可以精確變速運動。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它是一個標量。
    5.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五
    電源和電流
    1、電流產(chǎn)生的條件:
    (1)導體內(nèi)有大量自由電荷(金屬導體——自由電子;電解質(zhì)溶液——正負離子;導電氣體——正負離子和電子)
    (2)導體兩端存在電勢差(電壓)
    (3)導體中存在持續(xù)電流的條件:是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勢差。
    2、電流的方向
    電流可以由正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也可以是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也可以是由正負電荷同時定向移動形成。習慣上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說明:
    (1)負電荷沿某一方向運動和等量的正電荷沿相反方向運動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金屬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方向相反。
    (2)電流有方向但電流強度不是矢量。
    (3)方向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叫直流;方向和強度都不隨時間改變的電流叫做恒定電流。通常所說的直流常常指的是恒定電流。
    6.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六
    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超重.處于超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qū)覓煳锏睦?大于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
    (2)失重: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于失重.處于失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qū)覓煳锏睦?小于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當a=g時FN=0,物體處于完全失重.
    (3)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應當注意的問題
    ①不管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還是超重狀態(tài),物體本身的重力并沒有改變,只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不等于物體本身的重力.
    ②超重或失重現(xiàn)象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決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狀態(tài)下,平常一切由重力產(chǎn)生的物理現(xiàn)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chǎn)生壓強等.
    7.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七
    一、磁場:
    1、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磁場對放入其中的磁極、電流有磁場力的作用;
    2、磁鐵、電流都能能產(chǎn)生磁場;
    3、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通過磁場發(fā)生相互作用;
    4、磁場的方向:磁場中小磁針北極的指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二、磁感線:在磁場中畫一條有向的曲線,在這些曲線中每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1、磁感線是人們?yōu)榱嗣枋龃艌龆藶榧僭O的線;
    2、磁鐵的磁感線,在外部從北極到南極,內(nèi)部從南極到北極;
    3、磁感線是封閉曲線;
    三、安培定則:
    1、通電直導線的磁感線:用右手握住通電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huán)繞方向;
    2、環(huán)形電流的磁感線:讓右手彎曲的四指和環(huán)形電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環(huán)形導線中心軸上磁感線的方向;
    3、通電螺旋管的磁場: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讓彎曲的四指方向和電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內(nèi)部磁感線的方向;
    四、地磁場:地球本身產(chǎn)生的磁場;從地磁北極(地理南極)到地磁南極(地理北極);
    五、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是描述磁場強弱的物理量。
    1、磁感應強度的大?。涸诖艌鲋写怪庇诖艌龇较虻耐妼Ь€,所受的安培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的比值,叫磁感應強度。B=F/IL
    2、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放在該點的小磁針北極的指向)
    3、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特斯拉T,1T=1N/A.m
    8.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八
    恒定電流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4.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5.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6.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7.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8.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nèi)+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nèi)阻(Ω)}
    9.電路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電路(P、U與R成正比)并聯(lián)電路(P、I與R成反比)
    9.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九
    1.曲線運動
    (1)物體作曲線運動的條件:運動質(zhì)點所受的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
    (2)曲線運動的特點:質(zhì)點在某一點的速度方向,就是通過該點的曲線的切線方向.質(zhì)點的速度方向時刻在改變,所以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3)曲線運動的軌跡: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軌跡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彎曲,若已知物體的運動軌跡,可判斷出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拋運動的軌跡向下彎曲,圓周運動的軌跡總向圓心彎曲等.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系:
    ①等時性;
    ②獨立性;
    ③等效性.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3)分解原則:根據(jù)運動的實際效果分解,物體的實際運動為合運動.
    10.高二物理科目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篇十
    1、受力分析:
    要根據(jù)力的概念,從物體所處的環(huán)境(與多少物體接觸,處于什么場中)和運動狀態(tài)著手,其常規(guī)如下:
    (1)確定研究對象,并隔離出來;
    (2)先畫重力,然后彈力、摩擦力,再畫電、磁場力;
    (3)檢查受力圖,找出所畫力的施力物體,分析結果能否使物體處于題設的運動狀態(tài)(靜止或加速),否則必然是多力或漏力;
    (4)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復列為物體所受的力
    2、整體法和隔離體法
    (1)整體法:就是把幾個物體視為一個整體,受力分析時,只分析這一整體之外的物體對整體的作用力,不考慮整體內(nèi)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2)隔離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體從相關的物體系中假想地隔離出來,只分析該物體以外的物體對該物體的作用力,不考慮物體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
    (3)方法選擇
    所涉及的物理問題是整體與外界作用時,應用整體分析法,可使問題簡單明了,而不必考慮內(nèi)力的作用;當涉及的物理問題是物體間的作用時,要應用隔離分析法,這時原整體中相互作用的內(nèi)力就會變?yōu)楦鱾€獨立物體的外力。
    3、注意事項:
    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是解決力學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在具體操作時應注意:
    (1)彈力和摩擦力都是產(chǎn)生于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因此要從接觸點處判斷彈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根據(jù)彈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畫好這兩個力
    (2)畫受力圖時要逐一檢查各個力,找不到施力物體的力一定是無中生有的.同時應只畫物體的受力,不能把對象對其它物體的施力也畫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