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

字號:

清晰有重點的筆記能幫助高一的同學們更好理解化學課堂知識,也有利于高一學子在課后或者考試前對所學化學知識點進行復習。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 篇一
    化學反應的速率
    (1)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計算公式:v(B)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④重要規(guī)律:
    (i)速率比=方程式系數(shù)比
    (ii)變化量比=方程式系數(shù)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nèi)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
    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C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⒎磻锏臓顟B(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2.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 篇二
    1.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zhì)有:醛類、葡萄糖,麥芽糖、甲酸、甲酸鹽、甲酸酯等。
    2.能發(fā)生顯色反應的有:苯酚遇Fe3+溶液顯紫色;淀粉遇I2顯藍色;蛋白質(zhì)遇_顯黃色;多元醇遇Cu(OH)2顯絳藍色。
    3.能與活潑金屬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H2的物質(zhì)有醇、酚、羧酸。置換反應不屬于取代反應。
    4.能發(fā)生縮聚反應的物質(zhì)有:苯酚與醛、二元羧酸與二元醇、二元羧酸與二元_、羥基酸、氨基酸等。
    5.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有:制取硝基苯、制取苯磺酸、制取酚醛樹脂、銀鏡反應、酯的水解、二糖水解等。
    6.光照條件下能發(fā)生的反應有:烷烴與鹵素的取代反應、苯與Cl2的加成反應(紫外光)。
    7.常用的有機鑒別試劑有:新制Cu(OH)2、溴水、KMnO4(H+)溶液、銀氨溶液、NaOH溶液等。
    3.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 篇三
    1、鋁片與鹽酸反應是放熱的,Ba(OH)2與NH4Cl反應是吸熱的;
    2、Na與H2O(放有酚酞)反應,熔化、浮于水面、轉(zhuǎn)動、有氣體放出;(熔、浮、游、嘶、紅)
    3、焰色反應:Na黃色、K紫色(透過藍色的鈷玻璃)、Cu綠色、Ca磚紅、Na+(黃色)、K+(紫色)。
    4、Cu絲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棕色的煙;
    5、H2在Cl2中燃燒是蒼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
    7、P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8、SO2通入品紅溶液先褪色,加熱后恢復原色;
    9、NH3與HCl相遇產(chǎn)生大量的白煙;
    10、鋁箔在氧氣中激烈燃燒產(chǎn)生刺眼的白光;
    1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燒生成白色粉末(MgO),產(chǎn)生黑煙;
    12、鐵絲在Cl2中燃燒,產(chǎn)生棕色的煙;
    13、HF腐蝕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氣中被氧化:由白色變?yōu)榛揖G后變?yōu)榧t褐色;
    15、在常溫下:Fe、Al在濃H2SO4和濃HNO3中鈍化
    4.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 篇四
    1.氧化還原反應
    升失氧還還、降得還氧氧
    (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化合價升高(失ne—)被氧化
    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氧化產(chǎn)物
    化合價降低(得ne—)被還原
    (較強)(較強)(較弱)(較弱)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chǎn)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chǎn)物
    2.氧化還原反應配平
    標價態(tài)、列變化、求總數(shù)、定系數(shù)、后檢查
    一標出有變的元素化合價;
    二列出化合價升降變化
    三找出化合價升降的小公倍數(shù),使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數(shù)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的系數(shù);
    五平:觀察配平其它物質(zhì)的系數(shù);
    六查:檢查是否原子守恒、電荷守恒(通常通過檢查氧元素的原子數(shù)),畫上等號。
    5.高一年級下冊化學復習筆記 篇五
    基本有機反應類型
    1.取代反應
    定義:有機化合物物受到某類試劑的進攻,使分子中一個基(或原子)被這個試劑所取代的反應。
    說明:一個取代反應的必然滿足A(+B)=C+D的形式,即反應物不一定有多種,但生成物至少有兩種;高中階段所學的鹵化、硝化、磺化、酯化、各種水解、氨基酸成肽鍵、醇的分子內(nèi)脫水等反應都是取代反應。
    2.加成反應
    定義:有機化合物中的重鍵被打開,兩端的原子各連接上一個新的基團的反應。
    說明:加成反應中有機物不飽和度一般會減少(雙鍵異構(gòu)化成環(huán)的反應除外),常見的加成反應有:加氫、加鹵素(注意二烯烴的1,2加成與1,4加成)、加HX、加水等。
    3.消去反應
    定義:使反應物分子失去兩個基團或原子,從而提高其不飽和度的反應。
    說明:消去反應的生成物必然多于兩種,其中的一種往往是小分子(H2O、HX)等。高中階段里所學的兩種消除反應(醇、鹵代烴)都屬于β-消除反應,發(fā)生反應的有機物必然存在β-H原子,即官能團鄰位C上的H原子。注意不對稱化合物發(fā)生消去反應時往往會有多種反應的取向,生成的化合物是混合物。
    4.氧化-還原反應
    定義:有機反應中,得氫或失氧的反應稱為還原反應,失氫或得氧的反應成為氧化反應。
    說明:與無機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不同,有機物的氧化還原一般只針對參與反應的有機物,而不討論所用的無機試劑,因而在有機反應類型中二者是分開的。常見的氧化反應有:加氧氣催化氧化(催化劑為Cu、Ag等)、烯烴、苯的同系物與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烯烴的臭氧化和環(huán)氧化、醛的銀鏡反應、醛與新制Cu(OH)2的反應等。高中階段所學的還原反應有醛、_的催化加氫反應、硝基還原成氨基的反應。
    5.聚合反應
    定義:將一種或幾種具有簡單小分子的物質(zhì),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質(zhì)的反應。
    說明:高中階段所學的聚合反應包括加聚反應和縮聚反應,前者指不飽和化合物通過相互加成形成聚合物的反應;后者指多官能團單體之間發(fā)生多次縮合,同時放出低分子副產(chǎn)物的反應,二者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小分子副產(chǎn)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