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10篇)

字號:


    作文要想寫得真實,觀察必須準確;作文要想寫得具體,觀察必須細致;作文要想寫得深刻,觀察必須透徹。以下是為大家準備的《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歡迎您的借鑒。
    1.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一
    轉眼間,已經(jīng)到了陽春三月,這是一個溫暖的月份,也就說植樹節(jié)就要到來了,為了迎接植樹節(jié),請聽我說說植樹節(jié)的由來吧!中國的植樹節(jié),因時代的演變,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___是中國近代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國4年(1915年),在___的倡議下,由農(nóng)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tǒng),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___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qū)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guī)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jié)行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xx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jié)”。1981年12月13日,xx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guī)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植樹節(jié)能激發(fā)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
    2.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二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又到了。這一天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云,劉明、小紅、明明扛著工具帶著樹苗打算去山坡上植樹。
    他們來到山坡上就立馬行動,劉明用鏟子挖了個又大又深的坑。然后明明就把一棵小樹苗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樹坑里,劉明又用鏟子把土鏟回了坑里,將樹種好。明明又用腳踩了踩泥土,把土踩嚴實后,小紅說:“我去打一桶水來!”小紅打完了水,就給小樹苗澆水。就這樣他們種了一棵又一棵,累得他們滿頭大汗。天空中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我們又有新家了!”
    小朋友看著新種好的小樹苗說:“以后每年的3月12日我們都要來這里植樹,讓我們的家園更美麗?!?BR>    3.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三
    植樹節(jié),一是從植樹的季節(jié)考慮;二是為了紀念___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___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只有18歲的___,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于成材。
    ___也是我國近代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nóng)學,講究樹藝”。
    ___以后,___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guī)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___的倡議下,我國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guī)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jié)。1925年3月12日,___逝世后,決定將___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4.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四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到了,3月12日這一天,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潔白的云朵,小明、小紅、小亮,他們扛著工具到山坡上去植樹。
    他們來到山坡,立馬行動。小亮先用鏟子挖坑,一個又大又深的坑挖好以后,小明小心翼翼地把小樹苗填到坑里去,再用腳踩一下泥土。小紅說:“我去提一桶水來給小樹澆水吧!”他們分工合作,種了一棵又一棵樹。這時,天空中飛來幾只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仿佛在說:“謝謝你們綠化山坡,給我們帶來歡樂?!?BR>    樹種好以后,小朋友們看著種好的小樹苗開心地說:“我們把山坡種滿了小樹苗,小樹苗長大以后會變成森林,這樣小動物就有更多樂園了?!?BR>    5.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五
    世界上有植樹節(jié),首始美國。起初只是在內布拉斯加州,后很快風行全美,其他許多國家紛紛仿效。由于各地氣溫殊異,四月五日左右的清明節(jié),北方較寒,尚可植樹;而南方已草木萌動,樹木一經(jīng)移栽,有礙生長,故須另擇日期。民國十七年(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中有人提議,___是領導*幾千年封建王朝,創(chuàng)立民國的偉大元勛,功懸日月,名垂千古,以他的逝世紀念日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jié),無論意義與時令均甚合宜。這一提議遂獲得通過。并確定蘭花為首都市花。
    1930年3月12日,這一天在南京的'國民政府要員齊集南京東郊中山陵,參加第“國父逝世紀念植樹儀式”,以后亦每年舉行。但由于當時政府倡而不力,始終未能推廣開來。
    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綠化造林取得了很大成績。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更進一步確定,將3月12日定為全民植樹節(jié)。現(xiàn)在每到這一天,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黨政軍民,工農(nóng)商學,紛紛出動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形成了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的群眾自覺活動。全國許多城市還選了市樹、市花。南京選雪松為市樹、梅花為市花。3月12日植樹節(jié),已深入人心。
    6.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六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到了。這一天,微風吹過,好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世界。光光、晶晶、花花扛著工具,帶著很多棵茁壯的小樹苗,還提著水桶到坡上植樹。
    來到了山坡,他們立馬行動起來了,晶晶用鏟子挖了個樹坑,光光把樹苗小心翼翼地移到樹坑里,晶晶填了幾鏟子的土,踩了幾腳后,花花說:“我到河邊打點水。”光光他們說:“好的,小心點不要掉河里了。”花花點了點頭,就提著水桶走了。
    不久,花花打好了水,她來到小樹前,把水給小樹喝,還說:“小樹,你快快長大吧!”就這樣,他們種了一棵又一棵的小樹,把他們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這時,小鳥小兔們歡呼著:“我們又有新家了!”
    樹種好了,小朋友們看看剛剛種好的小樹,說:“明年我們再種樹,讓山坡變成森林?!?BR>    7.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七
    今天是3月12日,既是植樹節(jié),又是___的逝世紀念日。
    今天下午的后一節(jié)班會課,老師給我們講了植樹節(jié)的來歷:老師說,在___的故鄉(xiāng)——中山,至今還有一棵上百歲的檀香酸豆樹,這是1883年,僅有17歲的___從美國檀香山帶回的酸豆樹,并且親自栽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00多年了。
    講完植樹節(jié)的來歷,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污染環(huán)境的圖片,有一張圖片是一些魚兒和蛙,因為水源被污染了,而無法生存,導致死亡;還有一張圖片看起來更加讓人痛心:一群人高高的舉起牌子,上面寫著,不要污染,要生存!一張張圖片看起來是多么的讓人痛心啊!我想,當時在和我一起看圖片的同學們,此時此刻,可能也有著和我一樣的心情吧!
    下課鈴響了,班會課也結束了。
    上完班會課,我的感想就是我們應該像___說的一樣,多植樹造林,保護水源,倡議大家都來植樹,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8.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八
    植樹節(jié)是我國規(guī)定的法定假日,它是為了增強市民的環(huán)保意識而提出的,對于這一天的到來,不少學生,工人,白領等都會組織參與植樹活動,用來普及綠化,得到植樹造林的效果,這對于我國的自然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有利的,下面來聽聽泰康人壽保險公司的介紹!
    對于不少小學生來說,在剛剛讀書的時候,他們就會對植樹節(jié)進行了解,慢慢明白在這一天是可以參與植樹活動的,而且也有不少的社會人士集體組織活動,為國家的綠化走出巨大的貢獻。當然對于植樹的意義來說,也是為了更好的為我們的子孫后代謀福利的,畢竟對于植樹來說,從我國的邊疆地區(qū)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內蒙古這三個地區(qū),土地沙漠化的佳改善策略就是通過植樹來達到綠化的目的。
    植樹節(jié)的存在也是我國一個非常有象征性的節(jié)日,它是在每年的3月12日舉行的,在很多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會在每年的植樹節(jié)安排關于綠化,植樹方面的活動,有的時候是進行教育意義的宣傳,這種意識的增強是提高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對于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存在是非常有價值的。特別是這幾年的大霧天氣,大氣污染,空氣質量差等情況,如果通過多植樹的話,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的。
    森林的存在對于一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它代表的意義是非常大的,不僅是自然資源的存在,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保障。而對于個人健康來說,生態(tài)環(huán)境好的話,是可以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享受到更好的生活。這比購買一些醫(y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來得更有效一些。當然植樹節(jié)的存在,對于疾病預防來說,保險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只是這兩個保障的方向不同,各有各的價值,而在我們生活當中,一樣的可以發(fā)揮實際作用,因此綠化造林在每一代的子孫看來都是很嚴肅的事情。
    植樹節(jié)的由來及存在的意義是具有造福人類的含義的,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
    9.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九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所謂植樹節(jié),就是在那一天植樹,美化環(huán)境。這個星期六,我們班要組織去植樹,可是因為爸爸媽媽都上班,所以沒去成。
    下面,我就來講一講植樹節(jié)的由來吧!
    植樹節(jié)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guī)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jié)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jié)。通過這種活動,激發(fā)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提高人們對森林愛護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中國的植樹節(jié)開始時是為紀念___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國第xx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jié),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后代。
    雖然說植樹節(jié)這一天要植樹,但是我們每一天都要保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只要我們一起攜起手來保護環(huán)境,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美麗,更加強大!
    10.關于植樹節(jié)來歷的作文 篇十
    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jié)。
    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___逝世于北平,1929年移靈柩于南京紫金山,1930年國民黨政府曾定3月12日為植樹節(jié)。
    1956年,毛澤東發(fā)出了“綠化祖國”、“實現(xiàn)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guī)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BR>    1979年,第xx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jié)。
    1981年12月13日,xx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