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簡單

字號:

寓言故事是一種以動物或其他生物為主要角色,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傳達某種道德或哲理的文學形式。古代寓言故事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以簡單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角色和寓意深刻的情節(jié)吸引著讀者們的注意力,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斷的機會。在上,我們?yōu)槟x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古代寓言故事,希望能夠為讀者們提供一個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同時也為大家傳遞一些有益的人生哲理。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神奇的寓言世界吧!
    1.古代寓言故事簡單 篇一
    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在田地里勞動。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著鋤頭往田野走;傍晚太陽快落山了,又扛著鋤頭回家。他實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這個農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從草叢中竄出來。野兔見到有人而受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截樹樁子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
    第二天,農夫照舊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專心了。他干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該鋤的地也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見到有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他把農具放在一邊,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墒怯职装椎氐攘艘惶?。
    后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而農夫地里的野草卻越長越高,把他的莊稼都淹沒了。農夫因此成了宋國人議論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當作常有的現(xiàn)象、看成是一種必然規(guī)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據和十分輕率的。一個人如果那樣去看問題,就會做出像這個宋國人一樣的蠢事來。
    2.古代寓言故事簡單 篇二
    古代的永州在今天的湖南省零陵縣,那里的老百姓都很會游泳。一天,永州的河水突然暴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正在橫渡湘江。行到河中央時,船漏了,所有的人都落入水中,在水里游著。
    其中一個人竭盡全力地游著,但不像平常那樣游得快。
    他的同伴說:“你平時是游泳的,為什么今天落后了?”
    他回答說:“我腰里纏著一千錢,太重了,所以游不快。”
    他的同伴說:“你為什么不扔掉這些錢?”這個人顧不上答話,只是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他游得更加吃力了。
    已經游上岸的同伴們向他大聲喊道:“你真是太蠢了。性命都快保不住了,還要那些錢有什么用呢?”
    這個人還是吃力地搖搖頭,不肯丟下腰間那捆錢。結果,他被淹死了。
    3.古代寓言故事簡單 篇三
    有一個魯國人扛著一根長長的竹竿進城去賣。當他走到城門口時便犯愁了,因為他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將竹竿扛進城去。把竹竿豎起來進城門吧,竹竿比城門高出一截;把竹竿橫起來拿著走吧,竹竿比城門又寬出一截。他橫著、豎著比劃了半天,搞得滿頭大汗,就是進不了城門。
    這時,一個老頭經過城門。他看見那人愁眉苦臉的樣子,非常自信地走過去對他說:“我雖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一生經歷的事情比你多。既然是竹竿長、城門小,你為什么不把竹竿從中間截成兩段呢?那樣不就變成竹竿短、城門大,可以毫不費力地進城了嗎?”
    拿竹竿的人聽了非常高興,說:“太好了。”
    于是他找來鋸子,將竹竿鋸成兩段,然后進了城門。
    可是,這個賣竹竿的人在城里轉了一天,竹竿就是賣不出去。因為他沒想到,鋸短的竹竿雖然是扛進了城,但是由于其用途不大,無人問津,所以幾乎成了廢品。
    這則寓言既諷刺了魯國人的愚蠢可笑,更嘲笑了那個自以為見多識廣、喜歡亂出主意、好為人師的老頭。正是類似這老頭的一些人的瞎指點,使許多好事都辦糟了。
    4.古代寓言故事簡單 篇四
    在春秋時的魯國,有個地方叫蒙。住在蒙地的人,人們稱他們?yōu)槊扇?。有一個蒙人,祖上是個獵戶,但他卻游手好閑,從未去打過獵。
    一天,他在家中翻到一張獅皮和一件狐貍皮襖,不禁十分高興。
    他披上獅衣,感到自己像獅子一樣威風,不由滿心得意。
    他在村中炫耀了一番,就向村外走去。
    走了沒有多少路,突然,迎面來了一只老虎,他嚇了一跳,轉身想逃。但是,老虎朝他看了一眼,逃得比他還快。
    這個蒙人看到老虎逃走了。不由哈哈大笑。他認為自己很了不起,連老虎看了自己都感到害怕,回到家里以后,便驕傲起來,什么人都不在他的眼里。
    第二天,他披著狐貍皮襖走出村外,迎面又來了一只老虎。他站住盯住老虎看,以為老虎會像昨天一樣得逃走,可是老虎站著不動,也死死地盯住他看。
    蒙人看到老虎見了他竟然沒有逃走,非常惱怒,便大聲斥責:"大膽老虎,見了我還不逃走嗎?"
    可是,老虎根本不睬他,吼叫著,撲上來,撕破他的狐貍皮襖,把他吃掉了。
    蒙人所以被老虎吃掉,是因為他不懂得,老虎害怕的是獅子,而不是他。蒙人靠偽裝去嚇人,終究落得了一個可悲的下場。
    5.古代寓言故事簡單 篇五
    北宋時,有個叫徐鉉的人以博學多才聞名于世。
    一次,江南選派徐鉉進京納貢。按照慣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中眾人都因沒有徐鉉的學問大,怕被他恥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實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請宋太祖定奪。
    宋太祖深知徐鉉的學問和為人,便傳旨要求呈上一份不識字的殿侍名單。宋太祖看了一眼名單,用筆隨便一點,說:“此人可以。”眾大臣頗感驚訝,皇上怎么會派一個如此愚笨的人去陪同滿腹經綸的徐鉉呢?
    被點名的殿侍還沒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糊里糊涂地派到了江南。
    當這位殿侍陪伴徐鉉上路后,從渡江開始,徐鉉便妙語連珠、語驚四座,令同船的人嘆服不已,惟獨陪同他的這位殿侍默不作聲,除了點頭應是,其他的時候一言不發(fā)。
    徐鉉好生奇怪,不知這人學問深淺,便饒有興致地與他攀談,賣弄自己的學問,滿以為這樣會使對方感到自慚形*。
    誰知殿侍仍舊點頭稱是,既不發(fā)表意見,也不回答問題。
    這樣一連幾天,徐鉉深感沒趣,傲氣漸失,只好乖乖地隨殿侍來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