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繪畫課件集錦(5篇)

字號:

課件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經(jīng)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它與課程內容有著直接聯(lián)系。使用課件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情緒,從而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是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與借鑒,查看更多請點擊課件頻道。
    1.幼兒園繪畫課件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
    2、讓幼兒用已學過的不同物體形象,自由地表現(xiàn)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畫出有趣的臉譜。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好娃娃頭的輪廓并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
    2、范樣兩個、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種拼貼物體、粉筆。
    3、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組織幼兒圍坐在老師周圍。
    1、提問:“小朋友都轉過身來,互相看看,仔細瞧瞧,你們的小伙伴長的`什么樣?臉上有什么?”
    2、“小朋友看看、說說你們的小伙伴,眼睛、眉毛、嘴、鼻子、頭發(fā)都像什么?”(讓幼兒充分說)
    3、“你們互相逗一逗,看看你的小伙伴笑起來是什么樣子?”
    4、請小伙伴學一學哭、著急等表情,他們又像什么?老師把幼兒說的部分內容畫下來,如:眼睛像毛毛蟲,嘴像香蕉。
    二、啟發(fā)引導幼兒構思出有趣的娃娃。
    1、出示范樣提問:“這個有趣的娃娃多可愛呀!它的頭發(fā)、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是什么?”
    2、這兩個娃娃是老師按照小朋友想的,再加上老師自己想的畫成的。小朋友你們想畫什么樣的?(讓幼兒自由討論、商量,請幼兒把商量的結果告訴老師。)
    三、提出繪畫要求:
    1、想好了再畫物體的形象,一定要像、有趣。
    2、要求幼兒大膽作畫并畫的與別人畫的不一樣。
    3、畫好后順著輪廓剪下來。
    四、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放音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作畫。
    1、老師請小朋友坐在椅子上作畫。
    2、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在另一桌上,可自己拼畫。
    3、提醒幼兒在畫時注意搭配顏色、涂色仔細。
    4、提醒幼兒畫的時候注意五官的位置。
    5、提醒幼兒把剪下來的碎紙放在筐子中。
    五、展示幼兒作品。
    1、老師將畫完、剪好的作品釘在泡沫板上,并讓已完成作品的幼兒去看正在畫、剪的幼兒。
    2、老師引導幼兒評價作品。請幼兒說一說哪幅作品好,為什么?
    活動延伸
    1、小朋友看到這些娃娃覺得怎么樣?
    2、帶領幼兒根據(jù)畫好的作品說兒歌。
    2.幼兒園繪畫課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太陽的特性、作用,幫助幼兒加深對太陽的了解。
    2、引導幼兒用蠟筆打扮太陽公公。
    活動準備:
    已有太陽的相關知識,蠟筆、紙人手一份,太陽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太陽的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看,誰來做客了啊?
    幼兒:太陽公公。
    2、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回憶太陽的特性和作用。
    教師:那太陽是在哪里的?它是什么樣子的?太陽曬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太陽只有一種顏色嗎?太陽有幾種顏色?
    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太陽的特性。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太陽
    有些什么樣的本領呢?
    教師引導幼兒相互回憶、討論太陽的作用。
    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打扮太陽公公。
    教師:你們喜歡太陽公公嗎?你們想不想幫太陽公公打扮的更漂亮點呢?你想怎樣打扮太陽公公呢?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師示范做畫,并交代繪畫規(guī)則。
    教師先示范,后幼兒自由繪畫。
    規(guī)則:(1)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打扮太陽公公;(2)盡量將太陽公公打扮的和別人不同;(3)注意不將油畫棒畫到桌子上。
    5、幼兒繪畫。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將太陽公公打扮的和別人不一樣。
    6、展示繪畫作品。
    3.幼兒園繪畫課件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增強繪畫技能。
    3.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能為畫面添加上喜慶的色彩。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小牛的擬人畫法。
    難點:掌握好牛的比例關系。
    活動準備:
    物質——教師范畫、每人一套36色油畫棒、黑色水筆一支。
    知識——簡單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知道什么是“唐裝”。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入主題,出示教學范畫。
    提問:今年是什么年?小牛長的什么樣?(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介紹牛的外形特征)
    過渡語:今天有位牛寶寶為小朋友們送來了禮物。(出示范畫)
    二、展開:
    1、根據(jù)牛的特征,示范牛頭的畫法。
    指#課件# #幼兒園繪畫課件集錦(5篇)#:先畫牛的大鼻子,像顆摔倒的大花生;鼻子上面畫牛臉,寬寬大大立中間;從上到下來添加,頭頂畫牛角,牛耳分兩邊,眼睛瞪得大,哞哞叫的歡。
    2、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示范小牛的擬人畫法。
    (1)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生活。
    提問:過新年,小朋友會穿上什么樣的衣服?(紅紅的、嶄新的衣服,喜歡穿唐裝)指#課件# #幼兒園繪畫課件集錦(5篇)#:我也給小牛做套漂亮的新唐裝吧。
    (2)講解示范小牛的擬人畫法。
    指#課件# #幼兒園繪畫課件集錦(5篇)#:梯形變新裝,胳膊舉得高,一手掛燈籠,一手放鞭炮;男孩愛穿褲,女孩愛穿裙,新衣穿身上,小牛樂陶陶。
    (3)觀察范畫,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喜慶。
    提問:看到這位牛寶寶,你有什么感覺?(很喜慶、很開心、紅紅火火)
    指#課件# #幼兒園繪畫課件集錦(5篇)#:牛年畫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畫開開心心過大年的牛寶寶。
    3、指導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指導幼兒的繪畫姿勢,注意握筆和坐姿。
    (2)提示幼兒起筆要把握好牛鼻子的畫法,牛鼻子的大小和位置,決定了牛寶寶的大小和位置。
    (3)結合自己過大年時候的情景,為牛寶寶穿上漂亮的新裝,用色要均勻。
    (4)及時對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作品進行點評,支持幼兒大膽的想象。
    三、結束:舉辦“牛寶寶大聚會”作品展,比一比誰的牛寶寶神氣。
    4.幼兒園繪畫課件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以看看、說說、畫畫的形式,初步學畫長頸鹿的基本特征及動態(tài)。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了解長頸鹿的生活常識。
    活動準備
    1、圖片—長頸鹿
    2、圖畫紙—可愛的長頸鹿
    3、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引導觀察長頸鹿的外形特征。
    二、展開
    1、說說,畫畫。
    (1)長頸鹿身體與頭部的定位。
    老師演示:恐龍蛋放在黑板的當中,鵝蛋想離它遠一些該放哪兒呢?
    (請個別幼兒演示)。
    (2)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為恐龍蛋與鵝蛋定位——畫出長頸鹿頭與身體的不同位置。
    引導幼兒學習用2只蛋(恐龍蛋和鵝蛋)的方法定位畫出長頸鹿的頭和身體。
    重點注意長頸鹿脖子的長短適中。
    2、教師示范(邊說邊畫)。
    (1)以變魔術的形式將鵝蛋變形,畫出長頸鹿頭上的眼睛、嘴巴、耳朵和角。
    (提示:定位時方向不同)。
    (2)用二根“電話線”連接鵝蛋與恐龍蛋。
    (提示:一邊寬、一邊窄)
    (3)恐龍蛋變形——畫出長頸鹿的四肢與尾巴。
    (4)找找長頸鹿還缺什么?(衣服)
    3、教師小結長頸鹿的特征,并提出要求。
    三、幼兒繪畫
    1、畫長頸鹿,要求不同方位,不同動態(tài)。
    2、長頸鹿和誰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畫下來。
    四、活動講評
    1、你認為哪只長頸鹿畫得象?為什么?(說出特征)。
    2、介紹自己畫的長頸鹿在干什么?
    5.幼兒園繪畫課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臉部感官以及感官變化產(chǎn)生的笑與哭的表情,學習用較簡潔的線條畫出笑和哭的頭像。
    2.引導幼兒用色彩來表達哭與笑的神態(tài)、體驗不同顏色所表達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一張圖畫紙、一面小鏡子。
    2.笑與哭的表情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作出哭的表情,幼兒關心地圍到老師身旁問老師怎么了?
    2.教師恢復常態(tài)后,提問:
    (1)你們知道我剛才怎么了嗎?
    (2)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
    (3)你們看到我的眉毛怎樣了?
    (4)你們有沒有哭過?哭的時候,你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做給老師看看,好嗎?
    二、示范作畫
    1.老師想把自己的表情畫下來,可我看不到自己怎么辦呢?
    2.教師取出小鏡子邊畫邊講解哭的表情:哭時眉毛皺在一起,嘴角向下彎,眼淚掉了下來了。
    3.出示范畫,我這有一張畫,你們看得出我怎么了?是不是漂亮了?
    4.請幼兒作出笑的表情,并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觀看,啟發(fā)幼兒思考,分別用不同的顏色表現(xiàn)笑和哭。
    三、幼兒作畫
    1.請小朋友將圖畫紙一折為二,拿著小鏡子照著把自己笑和哭的表情畫下來。要大膽畫,將頭像畫得大大的,并給臉部涂上想象的顏色。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哭還是笑。
    2.幼兒作畫時,教師巡回指導,引導不能表達的幼兒再進行觀察。
    四、總結評價
    請幼兒拿著自己的繪畫作品,顯示笑與哭的表情,互相看像不像。幼兒之間互相討論一下,人們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笑?又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