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字號:


    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是為大家整理的,在年少學習的日子里,看到知識點,都是先收藏再說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nèi)容。
    1.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一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應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應CH4+Cl2(g)→CH3Cl+HCl
    烷烴的通式:CnH2n+2n≤4為氣體、所有1—4個碳內(nèi)的烴為氣體,都難溶于水,比水輕
    碳原子數(shù)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xiàn)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
    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不同的單質
    同位素:相同的質子數(shù)不同的中子數(shù)的同一類元素的原子
    2.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二
    有機物的概念
    1、定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為有機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碳的金屬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種類多
    ②大多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
    ③易分解,易燃燒
    ④熔點低,難導電、大多是非電解質
    ⑤反應慢,有副反應(故反應方程式中用“→”代替“=”)
    3.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三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在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tài)”,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平衡的移動受到溫度、反應物濃度、壓強等因素的影響。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無影響。
    在相同的條件下同時向正、逆兩個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叫做可逆反應。通常把由反應物向生成物進行的反應叫做正反應。而由生成物向反應物進行的反應叫做逆反應。
    在任何可逆反應中,正方應進行的同時,逆反應也在進行。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即是說可逆反應無論進行到何種程度,任何物質(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的量都不可能為0。
    (2)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③借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xA+yBzC,x+y≠z)
    4.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四
    化學反應的速率
    (1)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
    計算公式:化學反應速率公式
    ①單位:l/(Ls)或l/(L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時速率。
    ④重要規(guī)律:
    (i)速率比=方程式系數(shù)比;
    (ii)變化量比=方程式系數(shù)比。
    (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nèi)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
    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化學選修4詳細闡述。
    ⑤其他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⒎磻锏臓顟B(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5.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五
    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征: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變化
    6.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六
    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i)原電池反應所依托的化學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①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②把總反應根據(jù)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③氧化反應在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和水等參與反應。
    (ii)原電池的總反應式一般把正極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7.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七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①原子組成:
    原子核中子原子不帶電:中子不帶電,質子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
    原子組成質子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外電子相對原子質量==質量數(shù)
    ②原子表示方法:
    A:質量數(shù)
    Z:質子數(shù)
    N:中子數(shù)A=Z+N
    決定元素種類的因素是質子數(shù)多少,確定了質子數(shù)就可以確定它是什么元素③同位素:質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和37Cl
    ④電子數(shù)和質子數(shù)關系:不帶電微粒:電子數(shù)==質子數(shù)
    帶正電微粒:電子數(shù)==質子數(shù)—電荷數(shù)
    帶負電微粒:電子數(shù)==質子數(shù)+電荷數(shù)
    ⑤1—18號元素(請按下圖表示記憶)
    8.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八
    乙烯的加成反應
    1、與溴的加成反應(乙烯氣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CH2═CH2+Br-Br→CH2Br-CH2Br1,2-二溴乙烷(無色)
    2、與水的加成反應
    CH2═CH2+H-OH→CH3—CH2OH乙醇(酒精)
    書寫乙烯與氫氣、氯氣、溴化氫的加成反應。
    乙烯與氫氣反應
    乙烯與氯氣反應
    乙烯與溴化氫反應
    9.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九
    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飽和的C=C雙鍵,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應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應CH2=CH2+Br2→CH2Br-CH2Br(先斷后接,變內(nèi)接為外接)
    加聚反應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難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和果實的催熟劑,
    乙烯的產(chǎn)量是衡量國家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的標志
    苯是一種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機溶劑
    苯的結構特點:苯分子中的碳碳鍵是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一種獨特的鍵
    氧化反應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應溴代反應+Br2→-Br+HBr
    硝化反應+HNO3→-NO2+H2O
    加成反應+3H2→
    10.高二必修二化學科目知識點 篇十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jù)內(nèi)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