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一
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后置)
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賓短語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賓短語后置)
4、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5、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6、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7、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斷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斷句)
10、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2.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二
1、雖有其槁暴,不復(fù)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干。)
2、木直中繩,?以為輪。(?:同“?”,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3、師者,以是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異也。(生:同“性”,先天,天資。)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自余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10、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jié),盤繞。)
11、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3.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三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jié)、盤繞)
4.杯盤狼籍(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4.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四
文言虛詞
1.而
夜縋而出:而,修飾連詞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而、順承連詞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順承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而,表轉(zhuǎn)折,連詞
2.以
敢以(之)煩執(zhí)事:以、介詞、用、拿越國以鄙遠:以、表順承連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把…作為
3.之
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夫晉,何厭之有?:提賓標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結(jié)構(gòu)助詞,的將焉取之:代詞,指代土地
4.焉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不譯)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為什么)
5.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介詞,表被動)為之奈何(對,介詞)
乃為裝譴荊軻(整理,動詞)乃令秦武陽為副(做,擔任)
為變徵之聲(發(fā)出,動詞)又前而為歌曰(作,動詞)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舉國為內(nèi)臣(做,動詞)
使子嬰為相(動詞,任,做)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介詞,被)
軍中無以為樂(動詞,作為)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表判斷,是)
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呢)
6.因
蒙故業(yè),因遺策(動詞,繼承、沿襲)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副詞,就、于是)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副詞,趁勢,趁機)
7.者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呢,也可不譯,助詞)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用在時間名詞之后表示停頓,助詞)
亞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詞之后表示提頓,并判斷作用,助詞)
5.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五
一詞多義
(一)臨
1、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面對,引申為“閱讀”。
2、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引申為“迎”。
3、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面對。
4、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樣。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樣。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4)一邊……一邊……。例:一觴一詠
(三)次
1、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3、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陳勝、吳廣次當行:次序、按次序引申為“輪到”。
(四)致
1、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4、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進步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5、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修建
6、修守戰(zhàn)之具整治
(六)期
1、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善谕⒁?BR> 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滿
5、君與家君期日中約定
6.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六
古今異義
1、列坐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
①次第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將有感于斯文
古:這些文章
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諸懷抱
古:胸懷抱負。
今:
①抱在懷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著;
④打算。
4、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古義:把……作為。
今義:認為。
5、所以游目騁懷
古義:
①表憑借,用來。
②……的原因。如:所以興懷。
今義:
①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②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今義:低頭抬頭
7、俯察品類之盛
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
今義:物品的種類
1.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一
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后置)
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賓短語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賓短語后置)
4、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5、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6、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7、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斷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斷句)
10、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2.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二
1、雖有其槁暴,不復(fù)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曬干。)
2、木直中繩,?以為輪。(?:同“?”,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3、師者,以是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異也。(生:同“性”,先天,天資。)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自余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10、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jié),盤繞。)
11、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3.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三
(一)通假字
1.舉酒屬客舉匏尊以相屬(屬,通囑勸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3.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jié)、盤繞)
4.杯盤狼籍(籍,通藉,凌亂)
5.舉匏尊以相屬(尊,通樽,酒杯)
(二)詞類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動唱)
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動整理)
4.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南,名作狀向南)
5.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西、東,名作狀,向西、向東)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東:名作動,攻占,向東進軍、東下)
7.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作動,打魚砍柴)
8.侶魚蝦而友麋鹿(侶、友: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4.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四
文言虛詞
1.而
夜縋而出:而,修飾連詞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而、順承連詞
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順承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而,表轉(zhuǎn)折,連詞
2.以
敢以(之)煩執(zhí)事:以、介詞、用、拿越國以鄙遠:以、表順承連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把…作為
3.之
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夫晉,何厭之有?:提賓標志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結(jié)構(gòu)助詞,的將焉取之:代詞,指代土地
4.焉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不譯)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為什么)
5.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介詞,表被動)為之奈何(對,介詞)
乃為裝譴荊軻(整理,動詞)乃令秦武陽為副(做,擔任)
為變徵之聲(發(fā)出,動詞)又前而為歌曰(作,動詞)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替)愿舉國為內(nèi)臣(做,動詞)
使子嬰為相(動詞,任,做)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介詞,被)
軍中無以為樂(動詞,作為)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表判斷,是)
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呢)
6.因
蒙故業(yè),因遺策(動詞,繼承、沿襲)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副詞,就、于是)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副詞,趁勢,趁機)
7.者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呢,也可不譯,助詞)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用在時間名詞之后表示停頓,助詞)
亞父者,范增也(用在名詞之后表示提頓,并判斷作用,助詞)
5.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五
一詞多義
(一)臨
1、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面對,引申為“閱讀”。
2、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引申為“迎”。
3、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面對。
4、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樣。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樣。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4)一邊……一邊……。例:一觴一詠
(三)次
1、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3、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陳勝、吳廣次當行:次序、按次序引申為“輪到”。
(四)致
1、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4、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進步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5、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修建
6、修守戰(zhàn)之具整治
(六)期
1、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善谕⒁?BR> 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滿
5、君與家君期日中約定
6.高一必修一語文知識點梳理 篇六
古今異義
1、列坐其次
古義:其,代詞,指曲水。次,旁邊、水邊。如:列坐其次。
今義:
①次第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將有感于斯文
古:這些文章
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諸懷抱
古:胸懷抱負。
今:
①抱在懷里;
②胸前;
③心里存著;
④打算。
4、引(之)以(之)為流觴曲水。
古義:把……作為。
今義:認為。
5、所以游目騁懷
古義:
①表憑借,用來。
②……的原因。如:所以興懷。
今義:
①表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
②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限用于固定詞組中做賓語)。
6、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今義:低頭抬頭
7、俯察品類之盛
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
今義:物品的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