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兩只鳥蛋》:
    教學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各生字。會寫"向、定"兩個字。
    2、初步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教學重點:識記本課會認的字。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我們在的二單元學過的"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等課文都是圍繞著哪個字寫的?(愛)對了,第二單元是圍繞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愛護來寫的。那么人類與鳥之間有沒有關愛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學習一首兒童敘事詩。兩只鳥蛋(板書)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指讀課題,學習"蛋"字。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問問同桌。
    3、小組合作再讀課文,注意要讀通句子,同組互相幫助。
    指名分小節(jié)讀課文,正音。
    4、投影出示課文中含有生字的詞語,
    5、指名讀、再開火車讀,然后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畫一畫,并用你喜歡的符號把生字標出來,然后小組學習你喜歡的生字,說一說你的識記方法。
    6、在實際生字時隨機理解"仿佛"讀一讀,帶有仿佛的句子,然后換詞來理解仿佛一詞。
    三、檢查對生字的學習
    投影出示去掉拼音的課文,讓學生讀一讀
    四、鞏固識字
    出示字條(帶有本課的生字的一段話)讓學生讀讀
    五、拓展知識
    做找朋友游戲
    鳥蛋涼涼的
    小路長長的
    楊樹高高的
    讓學生換一下位置,朋友可以換位,換了位還是朋友,詞語也一樣換了位置,表達的意思相同,從而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六、總結、布置作業(yè)。
    2.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荷葉圓圓》:
    教學目標
    1.讀通全文,整體感知全文。
    2.認識并理解詞語,荷葉,小水珠,搖籃,亮晶晶,挺機坪,透明,翅膀,蹲在,笑嘻嘻等詞。
    3.寫兩個字,是,朵。
    教學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有詞語卡片的信封玻璃瓶尼龍紙
    教學過程
    1.揭題
    師:(出示課件)同學們,這是什么?你能說說這荷花怎么樣?(用上荷葉說話)。板書荷葉圓圓。
    2.初讀全文
    師:這么美的一池荷葉引來了許多的伙伴,聽聽都有些誰。
    聽范讀。
    根據學生發(fā)言板貼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回答完畢后,出示課件小動物。
    師:可愛嗎?我們一起來招呼招呼他們吧?指名,齊讀。
    師:自個兒大聲讀讀課文,不會讀的地方多讀幾次,想想還知道些什么?
    3.讀通課文,學習詞語
    指名試讀。每一段2至4人,相機貼出詞卡亮晶晶,停機坪,透明,翅膀,蹲,笑嘻嘻。
    師:我們能讀課文,你還知道了什么?相機板貼。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
    搖籃停機坪歌臺涼臺
    師:我們來認認黑板上這些詞好嗎?
    小朋友齊聲輕聲讀,男女生分開讀,開火車讀。
    師:我讓這些詞回到課文中,并且都去掉了拼音,考考你們會讀了嗎?
    學生自個兒輕聲讀。
    師:想想有沒有不懂的地方,開火車讀。
    根據學生回答在詞語卡片打上問號。
    師:小朋友這么多疑問,哪些小朋友們已經弄明白了。
    重點理解:透明,停機坪,蹲,搖籃,笑嘻嘻
    師把學生已經理解的詞拿下,師:還有些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來解決。
    師:信封里是這節(jié)課學的詞,同桌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如果你的同桌不會,就教他。
    4.寫字:范寫,學生書空,教師范寫。
    學生寫字。
    3.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畫家鄉(xiāng)》: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原、市、蝦、撿、貝、殼、腳”等8個字。
    2、感受美麗的景色,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
    3、在教師指導下,畫自己的家鄉(xiāng),使學生從小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xiāng)。
    二、學習重點:
    1、認字。
    2、感受美麗景色,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
    三、學習難點:畫中感悟,品讀文字。
    四、課前準備:
    1、沿海、山區(qū)、平原、草原、城市等相關圖片。
    2、本城市相關資料、圖片。
    3、課件。
    4、繪圖用紙、筆。
    五、學習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出示地圖)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她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九寨溝風景區(qū)、內蒙古大草原、上海大都市、青島……)這里有浩瀚的大海,茫茫的草原、連綿的群山、一座座現代化大城市,到處是美麗的風光。
    2、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鄉(xiāng)。(板書:家鄉(xiāng))你的家鄉(xiāng)在哪兒?簡單介紹一下。
    3、前言過渡:
    我們都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下面,我們跟隨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到他們的家鄉(xiāng)去看看,好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師配樂范讀文,學生看圖欣賞(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2、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
    自讀文,畫出本課生字詞——同桌互讀課文,評價是否讀正確。
    3、再次讀文,畫出喜歡的詞句,讀一讀(初步感知語言)。
    4、用第一自然段第一句導入:
    讀第一段,說說:你想知道什么?(引導質疑)
    孩子可能會提出:
    孩子們指誰?孩子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他們的家鄉(xiāng)怎么美麗?他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
    快速讀文,找出答案。(釋疑)
    板書,借機認讀:家鄉(xiāng)、海邊、平原、山里、高原、城市等詞語。
    (三)細細品讀,畫中感悟
    1、你覺得誰的家鄉(xiāng)美?你是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美的?把這些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指導體驗性閱讀)
    2、讀相關句子。
    3、你覺得誰的家鄉(xiāng)美,想到誰的家鄉(xiāng)去看看?
    例:學生覺得山山家鄉(xiāng)很美。
    ①(出示學生感受到美的句子)讀一讀,要求讀正確。
    ②畫一畫他的家鄉(xiāng)(高山、清水、很多又高又大的樹)
    教師根據畫圖情況,重點幫助學生體會文字,進而談出體會,(邊畫邊悟)
    ③指導朗讀句子:
    他畫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樹。
    (多元體會,多元朗讀)
    ④指導背誦這兩句話:看圖背誦→閉上眼睛背誦。
    ⑤山山的家鄉(xiāng)多美??!看,他在干什么?讀讀后一句。
    ⑥齊讀第三段:我們一起跟隨山山到他的家鄉(xiāng)去好嗎?
    4、學習其余幾段,認讀相關字:
    ①根據學生喜好,分成四個小組來學習其余幾段。
    學習方法:△讀讀喜歡的詞句(讀)
    △根據理解畫畫他的家鄉(xiāng),每組發(fā)一張紙,集體畫。(畫)
    △展示、匯報、交流、評價(悟)
    板書:讀、畫、悟
    ②借機出示相關句子,練習朗讀,(讓學生多元體會,多元朗讀,真正讀出心中所悟)
    ·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
    ·她畫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寬廣。有金黃的稻子,雪
    白的棉花,還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綠的草地。
    ·她畫的城市那么美。
    ③練習用那么……那么……說話。
    ④結合實物,學習“蝦、貝、殼、腳、樓”等五個字及“撿”字。
    (四)課外延伸: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點,圖上的小朋友分別生活在海邊、山里、平原、草原、城市。這些小朋友,通過畫家鄉(xiāng),表達出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與贊美。
    1、談話激趣:你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有哪些美麗的景物可以入畫?
    2、展示交流:有關家鄉(xiāng)標志性建筑物圖片。
    如:海河、天塔、鼓樓、金街……
    3、畫一畫:我們的家鄉(xiāng)美不勝收,想不想用小彩筆畫一畫它?別忘了畫上自己。
    4.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蘭蘭過橋》:
    一、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采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通過“求異、創(chuàng)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請境,導入新課
    1、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動筆畫一畫好嗎?
    投影儀演示學生畫的橋:說一說,議一議。
    2、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
    (多媒體課件演示橋的發(fā)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
    3、揭示課題,讀題。(看教師寫課題,注意“橋”字的規(guī)范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讀課文。
    ①借助拼音,自讀課文2—3遍。
    ②用“○”圈出本課中需掌握的字,用“—”標出本課需認識的字,注意這些字的讀音。
    ③思考:爺爺帶蘭蘭過了幾座橋?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它們的樣子。
    2、檢查識字和讀書自學情況。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課文1—4自然段。
    ①齊讀課文1—4自然段。
    ②看圖體會,分組討論。
    這座橋叫什么橋?它架在什么地方?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在橋上可以看見什么?
    ③小結:多奇妙呀!橋居然架在水中。讓我們也來體驗一下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河—進橋洞——橋中觀看游魚、行船。)
    2、學習課文5—7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5—7自然段。
    ②引發(fā)質疑:你能從課文這幾段中知道些什么?
    (明確:橋的材料,使用方法、特點。)
    ③小組合作討論、解答疑難問題。交流學習體會。
    ④討論:這座橋與我們平時玩的什么東西很相似?你能給它起個更貼切的名字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橋的使用過程。
    ⑤小結:多有趣的橋呀!我們再來看一看它是怎么變化的吧!
    (多媒體課件演示: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收)
    3、學習課文第8自然段。
    齊讀。理解詞語:“變魔術”“專家”。
    (四)再讀課文,求異創(chuàng)新
    1、齊讀全文,討論:蘭蘭的爸爸為什么能成為橋梁專家?
    2、小結:蘭蘭的爺爺就是因為有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再加上他多動腦、勤思考,成為了的橋梁專家。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什么樣的橋?
    (五)課外練習,拓展思維
    1、收集一些關于橋的文字與圖片,辦一個“橋的演變”的展覽。
    2、設計一個新穎而又實用的橋,畫在紙上。
    5.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象鼻橋》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二、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四、教學設計
    (一)看圖導入:小朋友,看看這座橋(看圖說話),給小動物們帶來了什么方便?
    (二)學習第一段
    1、讀
    2、說說為什么“熱鬧”,找到相關詞句:許多、每天、來來往往……
    3、試讀,表現“熱鬧”
    4、小朋友喜歡熱鬧嗎,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
    (三)學習2、3、4段
    1、出示圖(兩只大象搭起來的橋)這是怎么回事?
    2、自由讀2、3、4段
    3、表演讀第二段。
    4、小橋被沖壞了,給小動物帶來什么不便?(讀第3段)
    5、用奇怪、歡樂的語氣讀第4段(分男女、小組讀)板書:象鼻橋
    (四)第5、6段
    1、大象的舉動讓動物們感動,于是大家齊心合力造了一座新橋。(出示圖)
    2、把動物的感動慚愧讀出來。
    3、想象說話:“新橋修好后不久,……”
    4、讀第4段,板書“象鼻橋”
    (五)讀全文。
    這是一座()的橋?你感悟到了什么
    6.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反義詞歌》:
    設計理念
    本課是一篇瑯瑯上口的對韻歌,包含了9對與兒童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反義詞。本課教學設計通過對兒童日常生活中一些情景的再現,讓孩子初步認識反義詞,體會反義詞意義上的相反和相對,激發(fā)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能運用學過的方法識記生字,記住要求會寫的字。
    3、能用詞語口頭說話,豐富語言;初步認識反義詞,體會反義詞意義上的相反和相對,主動積累詞語。
    4、在寫字過程中,了解漢字的間架結構,掌握字的筆畫筆順,進一步體會和表現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難點
    認寫生字。
    教學準備
    教師:生字卡片和相關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請上兩個高矮相差較大的孩子,請孩子們說說他們的不同之處。
    2、孩子們,你們剛才說了他們的不同之處,在你們的話語中出現了高、矮這兩個詞。像高、矮這樣意思相反的一組詞,我們稱為反義詞。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學習識字二的第四課“反義詞歌”。
    二、觀察感悟,學習新課
    1、讀課題,隨課題學習“反”、“義”這兩個生字,并指導書寫。
    2、出示第一組圖片:
    圖上畫了兩個小孩,一個手拿一根棒棒糖,正高興地吃著;另一個正在喝一碗中藥,眼睛里流出了淚水。請孩子說說圖中有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甜—苦、笑—哭,同時板書:甜—苦、笑—哭。
    這兩組反義詞中,有兩個字我們以前沒有學過,孩子們,借助拼音認識一下它們吧!
    3、孩子借助拼音認讀新字。
    4、孩子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我們就應該牢牢記住它們的特征,避免自己再碰上它們的時候把它們的名字叫錯了。我們一起來說說新朋友的特征吧!
    5、教師在孩子們說出自己識記這兩個生字的方法后,要適時肯定孩子們學習生字的方法。
    6、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中還有七對反義詞,孩子們,翻開書,利用拼音,再認識幾位新朋友吧!
    7、讓孩子用學習“甜—苦”、“笑—哭”的方法自學其他反義詞。
    8、檢查孩子自學生字的情況。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
    9、讓讀得好、記得牢的孩子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10、在孩子們能準確讀出生字的基礎上進行擴詞語訓練。
    三、鞏固生字,再讀《反義詞歌》
    1、出示所學的生字的卡片,指名讀。
    2、介紹新朋友。請孩子們拿出自己手中的生卡片,將自己剛剛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說說新朋友的特點,講講自己記憶新朋友的方法。
    3、進行口頭擴詞語練習。
    四、進行詞語訓練
    1、指名讀課后第一題中的詞語。
    2、讓孩子根據課后第二題的圖片,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說說詞語的意思。在解釋詞義時,孩子們可以用動作、表情等來幫助解釋。比如:解釋笑時,可以請孩子做出笑的表情,也可以提醒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解釋。教師可以做適當的更正和補充。
    3、根據圖意進行口頭造句練習,用上意思相反的詞語。
    五、拓展練習
    游戲:“比一比”
    將孩子們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說出的反義詞多。
    教師可以詢問孩子是怎么知道這些反義詞的,并根據孩子的回答做出適當的肯定,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主動積累詞語。
    六、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
    2、分析字的構成部件。
    3、教師示范“容”、“易”、“難”。
    4、引導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回檢查。
    6、交換檢查作業(yè),對孩子們的書寫進行點評。
    7.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看浪花》:
    一、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透過語言的美來感受浪花的美,領悟到三個孩子愿望的美好。
    二、教材簡析
    這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全詩共分五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講三個孩子坐在海灘看浪花。第二、三、四節(jié)分別講三個孩子看著浪花展開各自的想象:讓浪水變淡水;到海底去探險;到海底去采礦。第五節(jié)講孩子們沉浸在想象當中,說說笑笑忘了回家。詩歌語言清新、活潑,瑯瑯上口。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去個美麗的地方。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仔細聽,猜猜這個地方是哪兒?(播放海浪聲音)
    2、看,浪花正唱著動聽的歌在歡迎我們呢?。ǔ鍪纠嘶▓D)
    3、看著這些浪花,你想說什么?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1、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跟著三個孩子一起去看浪花吧!
    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遇到帶拼音的生字詞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好嗎?(生自由讀)
    3、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看誰在剛才讀課文的時候已經把這幾個詞拼熟了,讀會了。(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齊讀)
    4、這些詞語的意思都能理解嗎?有不能理解的可以提出來。
    5、掌握了這些詞語,讀起課文來肯定更流利了。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不過這次的朗讀老師還有個要求。(出示朗讀要求:在這3個孩子眼里,一束束浪花像什么呢?請用鉛筆把有關的句子劃出來)
    6、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一束束浪花像問號,在問孩子想什么?
    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綠浪滾滾連天涯。
    一束束浪花像馬鬃,萬馬奔騰甩尾巴。
    一束束浪花像彩綢,萬里海疆鋪彩霞。
    一束束浪花像小手,撫摩孩子的小腳丫。
    7、請大家認真讀讀這幾句話,等會選一束你喜歡的小浪花讀給大家聽。
    三、深入學習課文,感受浪花的美麗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一)“一束束浪花像問號”
    1、老師想先選一束我喜歡的浪花送給大家。(師范讀)
    2、因為老師很喜歡這束愛提問題的小浪花,同樣也喜歡愛提問題、認真學習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好嗎?
    3、聽著大家的朗讀,老師仿佛聽見無數的浪花都爭著跑過來用它們特有的語言在提問呢!我們也來模仿一下小浪花的聲音好嗎?(生模仿)我還想聽聽浪花由遠而近的聲音,能通過朗讀來表現嗎?(指導朗讀“嘩—嘩—”)
    4、看老師手勢分組朗讀,讀出浪花由遠到近,一浪接一浪的感覺。
    5、讓我們開開心心地把第一小節(jié)連起來讀讀吧!
    過渡:下面老師想聽你們來讀,選一束你喜歡的浪花吧!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
    (二)“一束束浪花像稻穗”
    1、一起讀讀這句話。
    2、“連天涯”說明什么呢?形容什么也能用“連天涯”呢?(沙漠、草原……)能通過朗讀把“連天涯”的感覺讀出來嗎?
    3、其實,在這一束束的浪花里,還包含著一個孩子美好的愿望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出這個孩子的愿望。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我想讓海水變淡水,嘩啦嘩啦澆莊稼!”)為什么讓海水變淡水?(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淡水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海水變淡水,莊稼就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吸取,那時莊稼會長得更加茂盛,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農民伯伯也會有更大的豐收。)
    5、這個孩子的愿望是多么美好啊!浪花聽了可高興了,不住地歡叫著(引讀“嘩—嘩—”)能把浪花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
    6、這個孩子想著想著,眼里一束束的浪花仿佛變成了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一大片一大片,一直連到了天涯。讓我們再美美地讀讀這句話——一束束浪花像稻穗,綠浪滾滾連天涯。
    7、誰愿意帶上孩子美好的愿望來讀這一節(jié)。(指名讀—女生讀)
    (三)“一束束浪花像馬鬃”
    1、為什么喜歡這束浪花呢?
    2、讓我們來看看“萬馬奔騰”的場面吧?。ǔ鍪緢D片)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哪個小朋友能讀出萬馬奔騰的氣勢呢?(剛才**讀得很好,但老師怎么聽都只是一匹馬在奔跑啊。誰來出出主意,怎樣讀才能有“萬馬奔騰”的氣勢呢?)
    4、生齊讀。
    5、在這束氣勢澎湃的浪花里又藏著孩子怎樣的愿望呢?誰來替這個孩子告訴大家?(出示句子)
    6、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孩子?(勇敢、敢于冒險、自信)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來的?(探險、戲、黑鯊)我們勇敢地來讀讀這句話吧!
    7、這個“戲”字也道出了孩子心底另一個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動物和人類也能像朋友一樣一起友好地玩耍。
    8、讓我們帶著這個美好的愿望和萬馬奔騰的氣勢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
    (四)“一束束浪花像彩綢”
    1、自由讀讀這句話,你腦中展現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出示圖片,指導朗讀)
    2、這里的“金疙瘩”指什么呢?(其實海底就像一個金庫,等著我們運用科學技術去開啟,那里不僅有許多的魚類,藻類,還有石油,天然氣、煤……像這里的“金疙瘩”就是指海里無窮無盡的資源。)
    3、聽了孩子的愿望,海浪也和人們一起來歡慶,聽,它又唱起了歡快的歌(出示“嘩—嘩—”)
    4、請喜歡這些浪花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這一段。
    (五)“一束束浪花像小手”
    1、你覺得這是一束怎樣的小浪花?(溫柔)從哪里看出來的?(撫摩)
    2、請女生一起來當當溫柔的小浪花吧!(指導朗讀)
    四、感受比喻的美
    1、(再次出示5句話)讀一讀,說說你發(fā)現這5句話有什么特點?(比喻句)它們分別把浪花比作什么?
    2、是啊,用了比喻,浪花在我們眼里就更可愛,更美麗了。
    五、有感情朗讀,再次感受浪花的美和孩子愿望的美好
    千資百態(tài)的浪花,多么美好;三個孩子的愿望,多么美好。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浪花,再來聽聽這些孩子美好的愿望吧。(伴樂有感情朗讀整首詩)
    六、拓展
    1、老師很想知道在我們班小朋友的眼里,浪花又像什么呢?誰來說說?(出示句式:一束束浪花像——,——)
    2、看著這些浪花,相信每個小朋友的心中也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對嗎?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愿望,寫在信封上,讓海鷗把你的愿望捎給浪花,帶給大海。
    8.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課題:《小魚的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會寫3個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意識。
    2.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感悟課文的內容和感情。試背喜歡的句子。
    3.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激發(fā)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培養(yǎng)識字能力。
    2.朗讀、背誦課文,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教具準備:
    課件、詞語卡片、彩色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拉近師生距離
    你喜歡小動物嗎?你養(yǎng)過什么動物?你是怎么和小動物交流的?(每當小狗這樣一叫〈學狗叫〉,我就知道它餓了;每當我拿著魚食去喂它們,所有的魚兒都向我聚攏過來……)
    激趣導入:我發(fā)現咱們班同學都特別有愛心,養(yǎng)了那么多小動物。老師原來也養(yǎng)過一條小魚,雖然我十分喜愛它,但我知道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于是,我把它放回了池塘里。(請跟我讀:池塘〈同時貼出“池塘”的詞語卡片〉)可是我心里總想著它,同學們,你們想和我一起去看看那條小魚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年級學生的合作從同桌開始,提出明確要求,讓小伙伴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三、學詞學句,讀中感悟。
    (一)請想讀文的同學齊讀課文。
    (教師在學生讀文的過程中,貼出詞語卡片。)
    睡、落下來、珍珠被、波浪、搖籃、推、擺尾巴、咂咂嘴
    (二)請小老師帶著大家讀詞語。
    (三)質疑:這些詞語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這個詞出現在哪個句子中,你能先讀讀句子嗎?(這一點正符合了我校的科研課題中的一點,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珍珠被――星星的影子落在池塘里,給它蓋上了一床閃著星光的,像珍珠一樣的被子?!床シ耪n件,配合理解詞句〉)
    (搖籃――小寶寶通常睡在搖籃里,體會媽媽的愛,溫暖幸福。聽搖籃曲)
    (落下來、推――可請學生演示、做動作來理解。)
    (四)句中學詞,指導朗讀。(學生配樂練讀喜歡的句子)
    四、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一)游戲,鞏固識字。
    (二)指導書寫。
    五、小結
    今天我們進到了小魚甜甜的夢中,我們克服了好多困難,認識了很多生字,你們可真棒呀!現在你會背這首小詩了嗎?
    小魚在甜甜的夢中,會夢見什么呢?誰愿意帶著這個漂亮的頭飾說一說,演一演。
    六、作業(yè)
    那么,你們會和小魚一起做個怎樣的夢呢?課下你可以編一個有趣的故事;畫一張生動的圖畫;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編個童話劇演一演,好嗎?
    9.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九
    教學內容:《尖尖的草帽》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親近自然、關愛萬物生靈的感情。
    2、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十六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識字、朗讀、背誦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十六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方法:組織小組學習,圍繞“從哪兒看出作者喜歡蜻蜓”這個中心句,邊讀邊悟,用心體會,理解課文,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升華主題。
    教具學具:錄音機及錄音帶。課件(放大的插圖及有關的文字)
    教學過程:
    一、唱歌引題,激發(fā)興趣
    (一)隨錄音唱《小蜻蜓是益蟲》的歌。激發(fā)孩子們情感的共鳴。)
    (二)說說你喜歡小蜻蜓嗎?(可說理由)
    師:看來大家都喜歡小蜻蜓,小蜻蜓非常喜歡小草帽,快來讀讀《尖尖的草帽》一課吧?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一)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在書上標上記號,多讀幾遍。
    (二)用奪紅旗的形式認讀生字詞。
    (三)合作交流,巧記生字。
    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合作交流中,探究識記本課生字的方法。
    (四)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可同桌互讀,想想你覺得小蜻蜓怎樣,課文里的小男孩怎樣?
    三、邊讀邊悟,理解課文。
    (一)組織小組學習
    要求: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你覺得小蜻蜓怎樣,課文里的小男孩怎樣?找出有關的段落讀讀。
    (二)匯報小組學習情況。
    師:你從那些段中感受到蜻蜓可愛,請讀給大家聽。
    1、依據學生讀相機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
    讀議第二自然段,作者看見什么?你從中感到蜻蜓怎樣?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可讀給大家聽,還可以聯系實際說說。再觀察投課件(放大的插圖)那只飛著的的小蜻蜓,體會蜻蜓的可愛。然后通過范讀、自由讀、指名讀等形式的朗讀,讀出蜻蜓的可愛。
    師:小男孩喜歡蜻蜓,你還從哪兒知道的?快來讀一讀。
    2、讀三至八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瞇著眼睛看”體會讀出小男孩對蜻蜓喜愛的情感。
    師:誰還從哪兒知道小男孩很喜歡小蜻蜓?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2)指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結合“不怕我”,“追著我”,“好像聽到”,“猜想”等詞,理解、體會小男孩對蜻蜓的喜愛。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如果你是那個小男孩會怎樣想呢?
    (3)讀第六自然段。
    出示句子“我在草帽下微笑著?!?,“我等待著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BR>    結合課后練習第二題,通過讀句子,再想想說說,然后看課件(插圖)體會,后感情朗讀。從中體會小男孩內心深處對蜻蜓的喜歡。
    師:小男孩真是太喜歡蜻蜓了,你還從哪段知道他喜歡蜻蜓?
    (4)讀七、八自然段。
    通過提問式的讀,小蜻蜓落下了嗎?大家齊說。結果怎樣?(生讀)我又想什么?(生讀)。大家說小男孩愿意蜻蜓飛走?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結合“可惜”“一定”“準會”詞語的重讀,學生體會作者舍不得蜻蜓飛走,感悟小男孩對蜻蜓的關愛。
    四、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配樂指名讀全文。
    (二)邊讀邊做動作
    (三)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四)指名看插圖,背誦課文
    五、合作探究分析記憶字形,指導書寫生字。
    (一)用“闖關”的形式讀生字詞。
    (二)指導書寫生字。
    1、空書難寫生字的筆畫、筆順。
    2、全班交流怎樣把字寫好看。
    3、學生在書上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4、小組互評,自我修改,教師用星獎勵寫字美觀的學生。
    六、拓展作業(yè)。
    (一)你喜歡那些小動物,想和它做朋友嗎?請在你的小本本上或貼上它的圖片在對它寫幾話句。
    (二)討論怎樣保護小動物。
    10.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
    《撈月亮》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感情的朗讀課文。
    3、懂得遇事不動腦筋,盲目跟著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懂得課文說明的道理。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1、猴子看見月亮的影子后在井邊叫嚷;
    2、一只猴子接一只猴子倒掛著撈月亮。
    3、朗讀錄音帶。
    4、猴子頭飾多個。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學新課
    同學們都知道,月亮在天上??墒怯心敲匆蝗汉镒?,卻從井里撈月亮,
    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吧。
    二、自讀課文
    要求:1、讀通課文。
    2、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2、鼓勵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記憶字形。
    3、學生反復讀字生字。
    4、用抽讀的方法檢查學生是不是把課文讀通了。
    四、書寫生字
    個別指導“猴”、“倒”、“腳”、“接”。
    五、學生練寫,教師巡回指導
    六、課堂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本課生字
    二、朗讀課文,提出問題
    1、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分類集中起來,圍繞幾個主要問題分成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
    2、解答小組里未解決的問題。
    三、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想象猴子的神態(tài)、動作、和心情,借助插圖體會。
    指導重點句子。月亮/好好/掛在/上呢!
    四、擴展想象,分組交流
    1、聽到老猴子說月亮還好好掛在天上了,下面那些倒掛的猴子有什么反應,后來他們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2、許多年后,那只小猴子已經成老猴子了,當它的兒孫們一道坐在井邊面對那輪明月時,它會怎么說,怎么做。
    3、教師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歸納出本課要讓學生懂得的道理。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第4題。
    六、課堂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