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字號:

學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篇一
    乙酸的重要化學性質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強,具有酸的通性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②乙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來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還可以與碳酸鈉反應,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兩個反應都可以證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
    (2)乙酸的酯化反應
    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乙酸與乙醇反應的主要產物乙酸乙酯是一種無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在實驗時用飽和碳酸鈉吸收,目的是為了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應時要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濃硫酸做催化劑和吸水劑
    2.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篇二
    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篇三
    原電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把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堋?BR>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①電極為導體且活潑性不同;
    ②兩個電極接觸(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
    ③兩個相互連接的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構成閉合回路。
    (4)電極名稱及發(fā)生的反應:
    負極: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象:負極溶解,負極質量減少
    正極:
    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
    正極的現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4.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篇四
    一、物質燃燒時的影響因素:
    ①氧氣的濃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氣充足時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時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氣的濃度不同,現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純氧中是藍色火焰。
    ③氧氣的濃度不同,反應程度也不同。如:鐵能在純氧中燃燒,在空氣中不燃燒。
    ④物質的'接觸面積不同,燃燒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燒與蜂窩煤的燃燒。
    二、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
    ①攪拌或振蕩。攪拌或振蕩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②升溫。溫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質溶解的速度。
    ③溶劑。選用的溶劑不同物質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層數依次遞增。
    5.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篇五
    1、化學反應的速率
    ⑴概念: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來表示。計算公式:υ=△C/△t
    ①單位:mol/(L·s)或mol/(L·min)
    ②B為溶液或氣體,若B為固體或純液體不計算速率。
    ③重要規(guī)律:以mA+nBpC+qD而言,用A、B濃度的減少或C、D濃度的增加所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間必然存在如下關系:
    VA:VB:VC:VD=m:n:c:d。
    ⑵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內因:由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決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有一定影響
    ①溫度:升高溫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劑:一般加快反應速率(正催化劑)。
    ③濃度: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氣體才有濃度可言)。
    ④壓強:增大壓強,增大速率(適用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線)、固體的表面積(顆粒大小)、反應物的狀態(tài)(溶劑)、原電池等也會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2、化學反應的限度
    ⑴化學平衡狀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狀態(tài)”,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反應的限度:一定條件下,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化學反應所進行的程度,就叫做該化學反應的限度。
    ⑵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沒有停止。
    ③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④變:當條件變化時,化學反應進行程度發(fā)生變化,反應限度也發(fā)生變化。
    ⑶外界條件對反應限度的影響
    ①外界條件改變,V正>V逆,化學反應限度向著正反應程度增大的方向變化,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②外界條件改變,V逆>V正,化學反應限度向著逆反應程度增大的方向變化,降低反應物的轉化率。
    3、反應條件的控制
    ⑴從控制反應速率的角度:有利的反應,加快反應速率,不利的反應,減慢反應速率;
    ⑵從控制反應進行的程度角度:促進有利的化學反應,抑制不利的化學反應。
    6.高一必修一化學重點知識點 篇六
    幾種重要陽離子的檢驗
    (1)H+能使紫色石蕊試液或橙色的XX試液變?yōu)榧t色。
    (2)Na+、K+用焰色反應來檢驗時,它們的火焰分別呈黃色、淺紫色(通過鈷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鹽溶液產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XX。
    (4)Mg2+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Mg(OH)2沉淀,該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與適量的Na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Al(OH)3絮狀沉淀,該沉淀能溶于鹽酸或過量的NaOH溶液。
    (6)Ag+能與稀鹽酸或可溶性鹽酸鹽反應,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銨鹽(或濃溶液)與NaOH濃溶液反應,并加熱,放出使?jié)駶櫟募t色石藍試紙變藍的有刺激性氣味NH3氣體。
    (8)Fe2+能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后變成紅褐色Fe(OH)3沉淀?;蛳騺嗚F鹽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顯紅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與KSCN溶液反應,變成血紅色Fe(SCN)3溶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Fe(OH)3沉淀。
    (10)Cu2+藍色水溶液(濃的CuCl2溶液顯綠色),能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藍色的Cu(OH)2沉淀,加熱后可轉變?yōu)楹谏腃uO沉淀。含Cu2+溶液能與Fe、Zn片等反應,在金屬片上有紅色的銅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