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是用于指導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的教案范例,幫助教師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5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一
《齊白石的畫》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字,認識10個字。查字典,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齊白石的畫的特點,感受齊白石畫中美好的世界。
教學重點:了解齊白石的畫的特點,理解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齊白石的畫反映出來的美麗世界,感受齊白石對生活的熱愛。
課前準備:了解齊白石,收集齊白石的作品圖片,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學生介紹收集析資料與圖片。
2、展示齊白石的畫,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們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齊白石的畫。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注意把音讀準,其他同學正音。
2、默讀課文,如果在讀中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記在書上。
3、學生通過讀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再來自由讀課文,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提出疑問,引領(lǐng)全文。
1、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有許多的畫家,畫畫都有拿手的,比如:徐安鴻的畫駿馬聞名世界、戴嵩擅長畫牛,鄭板橋的竹子令人稱絕……那么齊白石擅長畫什么呢?默讀課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機理解“微不足道”等詞句。
3、小結(jié):看來,齊白石的畫與其他畫家的畫全然不同,他從“小”字著眼,從“微”字著手,使中國畫表現(xiàn)出全新的風貌。他為什么會形成這親獨特的風格呢?讓我們再細讀課文,找找吧!
三、讀懂課文,啟發(fā)想象,練習寫話。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齊白石都畫了哪些畫?你喜歡哪能一幅呢?
2、學生簡單交流:畫了小雞、蝌蚪、蝗蟲和蝦。并簡單說說自己喜歡的畫是哪個。
3、請同學們找到描寫自己喜歡的那幅畫的句子,多讀幾遍,再想想為什么喜歡?
4、學生交流朗讀以及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到是因為齊白石把都畫活了,所以才這么吸引自己,而這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并有感情地朗。
2.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二
《書本里的螞蟻》: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非常簡短濃縮的微型童話,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講述了一只小螞蟻爬在花蕊里睡覺,一個小姑娘把小螞蟻睡覺的花采下來,夾進了書本,這樣小螞蟻就被夾得扁扁的,成了書本里一個會走路的字,書本里的字也學著小螞蟻走動,這本舊書變成了一本新書。
選編這篇作品,主要是開拓學生的視野,感受另一類童話的魅力。體會文中:小螞蟻為什么會使舊書變成新書是教學的重點。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蕊、陳”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趴、喂、碎”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以學生的自學或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引導學生在書上做批注,或自己講解課文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開拓視野,感受另一類童話的魅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學習,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關(guān)于動物的童話。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學生說說他們所知道的關(guān)于動物的童話。
2、師:今天我們來讀一篇關(guān)于生活在書本中的小螞蟻的童話,怎么樣?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把課文讀準確,讀流暢。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花蕊”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陳舊”、“密密麻麻”等詞語可以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學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師生對話、讀懂課文。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提出不懂問題,引導學生在書上做批注。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3、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共同解疑。
重點引導學生解決:①書本里為什么會有一只小螞蟻?
②書本里的這只小螞蟻都做了什么呢?
③書本里的螞蟻為什么會使舊書變成新書?
4、學生回讀課文、復述課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喂”、“碎”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回家找一些王一梅的其他童話來讀一讀。
3.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三
《去年的樹》:
教學目標:
1.學會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yǎng)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的。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領(lǐng)悟課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題質(zhì)疑。
1.導入課題;齊讀課題。
2.課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畫出感受深的句子。生進行交流。
三、研讀課文,訓練朗讀。
1.去年的樹和鳥在一起是怎樣的情形?自由讀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點體會:天天唱、天天聽;
分手時的約定
指導學生朗讀。
2.鳥是怎樣尋找大樹的?你的體會是什么?
默讀7—14自然段,概括鳥的尋找過程,反復朗讀小鳥詢問的話,體會小鳥的心情。
3.(教師范讀后三個自然段)生說感受或疑問。
(1)鳥兒為什么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學生帶著各自的體會朗讀。
(2)鳥兒唱完了歌,又對著燈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總結(jié)升華,布置作業(yè)。
1.結(jié)合學生發(fā)言,師進行小結(jié)。
2.根據(jù)學情,設(shè)計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復習鞏固。
1.談話激趣。
2.小結(jié)上節(jié)課情況。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組自由分角色讀。
2.指名一小組上臺表演。
3.全班進行評價:你認為誰讀得好,好在哪兒?你認為誰讀得還不夠,你能讀讀嗎?
三、指導四個生字的書寫。
1.指導觀察字形,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自由書寫。
3.小結(jié)書寫情況。
4.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四
《海底世界》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chǎn)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jié)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fā)現(xiàn)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BR>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學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的(),()的()。
五、總結(jié)課文。
5.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五
《小蝦》: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生字、詞語,體會作者對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
2、能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段話,在全班交流。
畫蝦——說蝦——論蝦——愛蝦
教學準備:準備有關(guān)蝦的資料,學生熟讀課文,處學業(yè)本課的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步使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二、導入新課:
我了解到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歡的的小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呢?(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動物——小蝦,你們想了解小蝦嗎?那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中是如何介紹這位新朋友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并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老師在文中選詞,學生讀……)
3、你從文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
4、你覺得小蝦給你留下的深的印象是:小蝦很——(有趣)(脾氣不好)?
指導朗讀:有的稍帶點灰黑色,……
根據(jù)學生回答的順序來學習:
小蝦真有趣:從哪感受到小蝦真有趣的?(吃東西時的動作、吃飽了時候的神態(tài)、動作……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小蝦脾氣不好:從哪感受到小蝦脾不好的?(生氣時、搏斗時的動作、神態(tài)……)
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1、小蝦仁是什么樣子的?
才長大的小蝦:通體透明
千年蝦:灰黑、長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寫具體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氣不好,打架兇猛
3、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一段話,把話力求寫具體。
三、作業(yè):
要求學生畫蝦。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學習如何把小動物寫具體。
導學過程:
一、你覺得小蝦有趣嗎?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蝦寫得這樣有趣呢?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小動物,并進行描寫。(并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描寫小動物的寫法)
以文章為例,讓學生進行學習。
第一部分:1——2寫“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蝦養(yǎng)在里面。
第二部分:3——4寫作者對小蝦的細心照顧,它很有趣,但脾氣不好。
第三部分:5——6作者發(fā)現(xiàn)小蝦一天天的變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小蝦仁的喜愛之情。
學生總結(jié)如何寫好小動物。結(jié)合語文天地的筆下生花,進行練習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朗讀課文。
二、作業(yè):
語文天地D2、D3、D4。
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1.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一
《齊白石的畫》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字,認識10個字。查字典,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齊白石的畫的特點,感受齊白石畫中美好的世界。
教學重點:了解齊白石的畫的特點,理解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受齊白石的畫反映出來的美麗世界,感受齊白石對生活的熱愛。
課前準備:了解齊白石,收集齊白石的作品圖片,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學生介紹收集析資料與圖片。
2、展示齊白石的畫,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們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齊白石的畫。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注意把音讀準,其他同學正音。
2、默讀課文,如果在讀中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記在書上。
3、學生通過讀提出不懂的問題。
4、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再來自由讀課文,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提出疑問,引領(lǐng)全文。
1、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有許多的畫家,畫畫都有拿手的,比如:徐安鴻的畫駿馬聞名世界、戴嵩擅長畫牛,鄭板橋的竹子令人稱絕……那么齊白石擅長畫什么呢?默讀課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機理解“微不足道”等詞句。
3、小結(jié):看來,齊白石的畫與其他畫家的畫全然不同,他從“小”字著眼,從“微”字著手,使中國畫表現(xiàn)出全新的風貌。他為什么會形成這親獨特的風格呢?讓我們再細讀課文,找找吧!
三、讀懂課文,啟發(fā)想象,練習寫話。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齊白石都畫了哪些畫?你喜歡哪能一幅呢?
2、學生簡單交流:畫了小雞、蝌蚪、蝗蟲和蝦。并簡單說說自己喜歡的畫是哪個。
3、請同學們找到描寫自己喜歡的那幅畫的句子,多讀幾遍,再想想為什么喜歡?
4、學生交流朗讀以及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到是因為齊白石把都畫活了,所以才這么吸引自己,而這與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并有感情地朗。
2.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二
《書本里的螞蟻》: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非常簡短濃縮的微型童話,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講述了一只小螞蟻爬在花蕊里睡覺,一個小姑娘把小螞蟻睡覺的花采下來,夾進了書本,這樣小螞蟻就被夾得扁扁的,成了書本里一個會走路的字,書本里的字也學著小螞蟻走動,這本舊書變成了一本新書。
選編這篇作品,主要是開拓學生的視野,感受另一類童話的魅力。體會文中:小螞蟻為什么會使舊書變成新書是教學的重點。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蕊、陳”2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趴、喂、碎”等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以學生的自學或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引導學生在書上做批注,或自己講解課文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開拓視野,感受另一類童話的魅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學習,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關(guān)于動物的童話。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學生說說他們所知道的關(guān)于動物的童話。
2、師:今天我們來讀一篇關(guān)于生活在書本中的小螞蟻的童話,怎么樣?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把課文讀準確,讀流暢。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花蕊”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陳舊”、“密密麻麻”等詞語可以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學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師生對話、讀懂課文。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提出不懂問題,引導學生在書上做批注。
2、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3、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共同解疑。
重點引導學生解決:①書本里為什么會有一只小螞蟻?
②書本里的這只小螞蟻都做了什么呢?
③書本里的螞蟻為什么會使舊書變成新書?
4、學生回讀課文、復述課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喂”、“碎”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回家找一些王一梅的其他童話來讀一讀。
3.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三
《去年的樹》:
教學目標:
1.學會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培養(yǎng)語感。感受童話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體會小鳥與大樹之間的真摯情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的。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領(lǐng)悟課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話故事蘊涵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題質(zhì)疑。
1.導入課題;齊讀課題。
2.課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默讀課文,畫出感受深的句子。生進行交流。
三、研讀課文,訓練朗讀。
1.去年的樹和鳥在一起是怎樣的情形?自由讀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點體會:天天唱、天天聽;
分手時的約定
指導學生朗讀。
2.鳥是怎樣尋找大樹的?你的體會是什么?
默讀7—14自然段,概括鳥的尋找過程,反復朗讀小鳥詢問的話,體會小鳥的心情。
3.(教師范讀后三個自然段)生說感受或疑問。
(1)鳥兒為什么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學生帶著各自的體會朗讀。
(2)鳥兒唱完了歌,又對著燈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總結(jié)升華,布置作業(yè)。
1.結(jié)合學生發(fā)言,師進行小結(jié)。
2.根據(jù)學情,設(shè)計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談話激趣,復習鞏固。
1.談話激趣。
2.小結(jié)上節(jié)課情況。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組自由分角色讀。
2.指名一小組上臺表演。
3.全班進行評價:你認為誰讀得好,好在哪兒?你認為誰讀得還不夠,你能讀讀嗎?
三、指導四個生字的書寫。
1.指導觀察字形,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
2.學生自由書寫。
3.小結(jié)書寫情況。
4.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四
《海底世界》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chǎn)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jié)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fā)現(xiàn)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BR>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學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的(),()的()。
五、總結(jié)課文。
5.三年級小學生語文教案 篇五
《小蝦》: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認識本課生字、詞語,體會作者對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
2、能抓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如何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細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段話,在全班交流。
畫蝦——說蝦——論蝦——愛蝦
教學準備:準備有關(guān)蝦的資料,學生熟讀課文,處學業(yè)本課的生字、詞。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步使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二、導入新課:
我了解到同學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歡的的小動物給大家介紹一下呢?(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小動物——小蝦,你們想了解小蝦嗎?那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中是如何介紹這位新朋友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并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2、檢測生字、詞。(老師在文中選詞,學生讀……)
3、你從文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
4、你覺得小蝦給你留下的深的印象是:小蝦很——(有趣)(脾氣不好)?
指導朗讀:有的稍帶點灰黑色,……
根據(jù)學生回答的順序來學習:
小蝦真有趣:從哪感受到小蝦真有趣的?(吃東西時的動作、吃飽了時候的神態(tài)、動作……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小蝦脾氣不好:從哪感受到小蝦脾不好的?(生氣時、搏斗時的動作、神態(tài)……)
再讀課文:小組交流:
1、小蝦仁是什么樣子的?
才長大的小蝦:通體透明
千年蝦:灰黑、長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寫具體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氣不好,打架兇猛
3、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寫一段話,把話力求寫具體。
三、作業(yè):
要求學生畫蝦。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進一步了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學習如何把小動物寫具體。
導學過程:
一、你覺得小蝦有趣嗎?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蝦寫得這樣有趣呢?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小動物,并進行描寫。(并引導學生進行總結(jié)描寫小動物的寫法)
以文章為例,讓學生進行學習。
第一部分:1——2寫“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蝦養(yǎng)在里面。
第二部分:3——4寫作者對小蝦的細心照顧,它很有趣,但脾氣不好。
第三部分:5——6作者發(fā)現(xiàn)小蝦一天天的變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小蝦仁的喜愛之情。
學生總結(jié)如何寫好小動物。結(jié)合語文天地的筆下生花,進行練習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朗讀課文。
二、作業(yè):
語文天地D2、D3、D4。
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