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字號: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助你金榜題名!
    1.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zhì)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2.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tǒng)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qū),大陸內(nèi)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3.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1、大氣受熱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
    2、熱力環(huán)流(最簡單的大氣運動)
    海陸熱力環(huán)流: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因為白天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低壓,海洋是高壓;晚上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高壓,海洋是低壓。
    3、大氣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
    地轉(zhuǎn)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壓線。影響風速,摩擦力越大,風速越小;還會影響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
    風向:高壓低壓
    風力(風速):等壓線密(氣壓梯度大),風力(速)大
    4.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zhuǎn)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jīng)80°在東經(jīng)1°的東面,在西經(jīng)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5.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1、向東增加的是東經(jīng),向西增加的是西經(jīng)。
    2、20.W—0.—160.E為東半球,160.E—180.—20.W為西半球。
    3、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判方向,先看緯線南北方,在在劣弧范圍內(nèi)看地球自轉(zhuǎn)方向。
    4、晨線與赤道相交點所在經(jīng)線是6:00,昏線與赤道相交點所在經(jīng)線是18:00。
    5、太陽直射經(jīng)線是12:00所在經(jīng)線。
    6、上午等于下午,丄半夜等于下半夜,日出時間=12-晝長÷2,日落時間=12+晝長÷2。
    7、極晝和極夜出現(xiàn)和消失的時間以6月22日或12月22日對稱。
    8、太陽直射X.,則(90-X.)~90.出現(xiàn)極晝或極夜。
    9、黃赤交角的度數(shù)就是北半球熱帶的度數(shù),也就是回歸線的度數(shù),是北半球出現(xiàn)極晝或極夜的度數(shù),也是北極圈度數(shù)的余角。
    10、今天范圍:0:00經(jīng)線—(向東)—180.。昨天范圍:180.—0:00經(jīng)線。
    11、北半球:夏半年,太陽從東北升,西北落:冬半年,從東南升,西南落;春秋分,正東升,正西落。
    12、赤道上永遠6:00升,18:00落,晝夜等長。太陽直射北半球,則北半球晝>夜,越向北,晝越長。
    13、北極點或南極點的太陽高度一天中無變化,其值的大小就是太陽直射的緯度。
    14、如果某兩點在太陽直射點同一方向,則這兩點的緯度差=兩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差。
    15、南北回歸線間某點的緯度=│夏至日高度-冬至日高度│÷2
    16、晨昏線與緯度相切點的緯度等于太陽直射點緯度的余角,此切點所在經(jīng)線為12:00或0:00,此切點如果有極晝,則0:00日出,24:00日落。
    17、晨昏線上太陽高度為0,晨昏線向西移,太陽直射點也向西移。
    18、大圓航線:經(jīng)線圈、赤道、晨昏圈。同一半球兩點的最短航線向高緯度方向凸出。
    19、東邊地點總比西邊地點早(時間上要加),也就是先看到日出(要在同一緯線上)。
    20、過180.時向東加一天,但鐘點不變,向西減一天,鐘點不變。
    21、國際標準時是指0.經(jīng)線地方時。
    22、時區(qū)數(shù)=經(jīng)度數(shù)÷15.(四舍五入)經(jīng)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一小時。
    23、正午太陽高度角=90度-(當?shù)鼐暥?或-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用“+”時表示,當?shù)嘏c太陽直射點位于同一半球。用“-”時表示,當?shù)嘏c太陽直射點位于不同一半球。
    24、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7月初,地球位于遠日點,公轉(zhuǎn)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點,公轉(zhuǎn)速度最快。
    6.高二年級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異同
    相同:
    都是平原地區(qū),并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qū)
    不同:
    ①地理位置差異:長江三角洲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的中部,長江的入???松嫩平原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中部;
    ②氣候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在_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嫩平原在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大陸性稍強,降水較少,溫暖季節(jié)短,生長期較短,水熱條件的組合不如長;
    ③土地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廣泛,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人均耕地面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④礦產(chǎn)資源條件差異:長江三角洲礦產(chǎn)資源貧乏,松嫩平原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