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zhuǎn)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shí)質(zhì),將問題轉(zhuǎn)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zhuǎn)化的類型有條件轉(zhuǎn)化、問題轉(zhuǎn)化、關(guān)系轉(zhuǎn)化、圖形轉(zhuǎn)化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枚舉法:
1、個位、十位、百位上的3個數(shù)字之和等于12的三位數(shù)共有多少個?
解答:分類枚舉。含0有3+9=4+8=5+7=6+6共有3×4+2=14個。不含0有重復(fù)數(shù)字有:2+5+5=2+2+8=3+3+6=4+4+4,共有3×3+1=10個。不含0無重復(fù)數(shù)字有:1+2+9=1+3+8=1+4+7=1+5+6=2+3+7=2+4+6=3+4+5,共有7×6=42個。所以共有:14+10+42=66個。
2、一本書共100頁,在排頁碼時要用多少個數(shù)字是6的鉛字?
解:把個位是6和十位是6的數(shù)一個一個地列舉出來,數(shù)一數(shù)。
個位是6的數(shù)字有:6、16、26、36、46、56、66、76、86、96,共10個。
十位是6的數(shù)字有:60、61、62、63、64、65、66、67、68、69,共10個。
10+10=20(個)
答:在排頁碼時要用20個數(shù)字是6的鉛字?!?BR> 2.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植樹問題:
1、在一條長40米的馬路的一邊,從頭到尾每隔5米種一棵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分析與解答:
每隔5米種一棵樹,那么兩棵樹之間的'長度是5米,我們以5米為一段,看全長40米可以分成多少段。從頭到尾都植樹,植樹的棵數(shù)比段數(shù)的多1。
(1)全長可以分成多少段?
40÷5=8(段)
(2)種多少棵樹?
8+1=9(棵)
答:共種9棵樹。
由此可以得棵數(shù)=段數(shù)+1
2、一條道旁,每隔5米種一棵樹,共種101棵,這條小道有多長?
分析與解答:
每相鄰兩棵樹之間有一個間隔(即一段),間隔是5米,101棵樹之間有多少個間隔呢?
(1)101棵樹之間共有多少個間隔?
101-1=100(個)
(2)這條小道的長度是多少米?
5×100=500(米)
答:這條小道的長度是500米。
由此可以得出:(棵數(shù)-1)×間隔長度=總長
3.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應(yīng)用題:
1、工人叔叔3小時做24個零件,照這樣計算,他8小時做多少個零件?
2、王大爺帶了花1500元錢去買化肥,買了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錢?
3、張大爺買15只小豬用7455元,他還想再買30只這樣的小豬,他還要準(zhǔn)備多少錢?
4、一雙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價錢是鞋子的2倍。媽媽買一雙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學(xué)要把180名少先隊員平均分成6個分隊,每分隊分成5組活動,平均每組有多少名少先隊員?
參考答案:
1、每小時生產(chǎn)的零件×?xí)r間=零件總數(shù)
解:(24÷3)×8=8×8=64(個)
答:他8小時做64個零件。
2、總價÷數(shù)量=單價
解:(1500-15)÷9=1485÷9=165(元)
答:每袋化肥165元。
3、單價×數(shù)量=總價
解:(7455÷15)×30=497×30=14910(元)
答:他還要準(zhǔn)備14910元。
4、皮鞋用款+衣服用款=共用款
解:105+(105×2)=105+210=315(元)
答:媽媽買一雙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315元。
5、隊員總數(shù)÷小組數(shù)=每小組人數(shù)
解:180÷(6×5)=180÷30=6(名)
答:平均每組有6名少先隊員。
4.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年齡問題:
1、我們每個人都有年齡,也常常要根據(jù)所學(xué)的知識解決有關(guān)年齡的問題。你能從變化多樣的條件中尋求解決的途徑嗎?讓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將常見的年齡問題整理解答出來。
當(dāng)問某人的年齡時,他說:“我后天22歲,可去年過元旦時,我還不到20歲。”這樣的事可能嗎?
答案解析:
這是可能的。這個人的生日是元月2日。他說話時是今年12月31日。這樣一來。他去年元旦時是19歲,1月2日20歲,今年元月1日還是20歲,元月2日21歲,明年元月2日就是22歲了。
2、爸爸、媽媽今年的年齡和是82歲。5年后爸爸比媽媽大6歲。今年爸爸、媽媽兩人各多少歲?
分析5年后,爸爸比媽媽大6歲,即爸爸、媽媽的年齡差是6歲,它是一個不變量。因此,爸爸、媽媽現(xiàn)在的年齡差仍然是6歲。這樣原問題就歸結(jié)為已知爸爸、媽媽的年齡和是82歲,他們的年齡差是6歲,求兩人各是幾歲的和差問題。
解:爸爸年齡:(82+6)÷2=44(歲)
媽媽年齡:44-6=38(歲)
答:爸爸的年齡是44歲,媽媽的年齡是38歲。
5.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行程問題:
1、甲、乙二人練習(xí)跑步,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甲跑5秒鐘可追上乙;若甲讓乙先跑2秒鐘,則甲跑4秒鐘就能追上乙。問: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10米就是甲、乙二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時間,據(jù)此可求出他們的速度差為10÷5=2(米/秒);若甲讓乙先跑2秒,則甲跑4秒可追上乙,在這個過程中,追及時間為4秒,因此路程差就等于2×4=8(米),也即乙在2秒內(nèi)跑了8米,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也可求出甲的速度。綜合列式計算如下:
解:乙的速度為:10÷5×4÷2=4(米/秒)
甲的速度為:10÷5+4=6(米/秒)
答:甲的速度為6米/秒,乙的速度為4米/秒。
2、某人沿著一條與鐵路平行的筆直的小路由西向東行走,這時有一列長520米的火車從背后開來,此人在行進(jìn)中測出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為42秒,而在這段時間內(nèi),他行走了68米,則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是42秒,這句話的意思是:從火車的車頭追上行人時開始計時,直到車尾超過行人為止共用42秒,因此,如果我們把火車的運(yùn)動看作是車尾的運(yùn)動的話,則本題實(shí)際上就是一個車尾與人的追及問題,開始時刻,它們的路程差就等于這列火車的車長,追及時間就等于42秒,因此可以求出它們的速度差,從而求出火車的車速。
解:520÷42+68÷42
=(520+68)÷42
=588÷42
=14(米/秒)
答:火車的車速為14米/秒。
1.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枚舉法:
1、個位、十位、百位上的3個數(shù)字之和等于12的三位數(shù)共有多少個?
解答:分類枚舉。含0有3+9=4+8=5+7=6+6共有3×4+2=14個。不含0有重復(fù)數(shù)字有:2+5+5=2+2+8=3+3+6=4+4+4,共有3×3+1=10個。不含0無重復(fù)數(shù)字有:1+2+9=1+3+8=1+4+7=1+5+6=2+3+7=2+4+6=3+4+5,共有7×6=42個。所以共有:14+10+42=66個。
2、一本書共100頁,在排頁碼時要用多少個數(shù)字是6的鉛字?
解:把個位是6和十位是6的數(shù)一個一個地列舉出來,數(shù)一數(shù)。
個位是6的數(shù)字有:6、16、26、36、46、56、66、76、86、96,共10個。
十位是6的數(shù)字有:60、61、62、63、64、65、66、67、68、69,共10個。
10+10=20(個)
答:在排頁碼時要用20個數(shù)字是6的鉛字?!?BR> 2.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植樹問題:
1、在一條長40米的馬路的一邊,從頭到尾每隔5米種一棵樹,一共可以種多少棵樹?
分析與解答:
每隔5米種一棵樹,那么兩棵樹之間的'長度是5米,我們以5米為一段,看全長40米可以分成多少段。從頭到尾都植樹,植樹的棵數(shù)比段數(shù)的多1。
(1)全長可以分成多少段?
40÷5=8(段)
(2)種多少棵樹?
8+1=9(棵)
答:共種9棵樹。
由此可以得棵數(shù)=段數(shù)+1
2、一條道旁,每隔5米種一棵樹,共種101棵,這條小道有多長?
分析與解答:
每相鄰兩棵樹之間有一個間隔(即一段),間隔是5米,101棵樹之間有多少個間隔呢?
(1)101棵樹之間共有多少個間隔?
101-1=100(個)
(2)這條小道的長度是多少米?
5×100=500(米)
答:這條小道的長度是500米。
由此可以得出:(棵數(shù)-1)×間隔長度=總長
3.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應(yīng)用題:
1、工人叔叔3小時做24個零件,照這樣計算,他8小時做多少個零件?
2、王大爺帶了花1500元錢去買化肥,買了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錢?
3、張大爺買15只小豬用7455元,他還想再買30只這樣的小豬,他還要準(zhǔn)備多少錢?
4、一雙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價錢是鞋子的2倍。媽媽買一雙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學(xué)要把180名少先隊員平均分成6個分隊,每分隊分成5組活動,平均每組有多少名少先隊員?
參考答案:
1、每小時生產(chǎn)的零件×?xí)r間=零件總數(shù)
解:(24÷3)×8=8×8=64(個)
答:他8小時做64個零件。
2、總價÷數(shù)量=單價
解:(1500-15)÷9=1485÷9=165(元)
答:每袋化肥165元。
3、單價×數(shù)量=總價
解:(7455÷15)×30=497×30=14910(元)
答:他還要準(zhǔn)備14910元。
4、皮鞋用款+衣服用款=共用款
解:105+(105×2)=105+210=315(元)
答:媽媽買一雙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315元。
5、隊員總數(shù)÷小組數(shù)=每小組人數(shù)
解:180÷(6×5)=180÷30=6(名)
答:平均每組有6名少先隊員。
4.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年齡問題:
1、我們每個人都有年齡,也常常要根據(jù)所學(xué)的知識解決有關(guān)年齡的問題。你能從變化多樣的條件中尋求解決的途徑嗎?讓我們從最簡單的開始,將常見的年齡問題整理解答出來。
當(dāng)問某人的年齡時,他說:“我后天22歲,可去年過元旦時,我還不到20歲。”這樣的事可能嗎?
答案解析:
這是可能的。這個人的生日是元月2日。他說話時是今年12月31日。這樣一來。他去年元旦時是19歲,1月2日20歲,今年元月1日還是20歲,元月2日21歲,明年元月2日就是22歲了。
2、爸爸、媽媽今年的年齡和是82歲。5年后爸爸比媽媽大6歲。今年爸爸、媽媽兩人各多少歲?
分析5年后,爸爸比媽媽大6歲,即爸爸、媽媽的年齡差是6歲,它是一個不變量。因此,爸爸、媽媽現(xiàn)在的年齡差仍然是6歲。這樣原問題就歸結(jié)為已知爸爸、媽媽的年齡和是82歲,他們的年齡差是6歲,求兩人各是幾歲的和差問題。
解:爸爸年齡:(82+6)÷2=44(歲)
媽媽年齡:44-6=38(歲)
答:爸爸的年齡是44歲,媽媽的年齡是38歲。
5.小學(xué)四年級奧數(shù)題型分類
行程問題:
1、甲、乙二人練習(xí)跑步,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甲跑5秒鐘可追上乙;若甲讓乙先跑2秒鐘,則甲跑4秒鐘就能追上乙。問: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分析若甲讓乙先跑10米,則10米就是甲、乙二人的路程差,5秒就是追及時間,據(jù)此可求出他們的速度差為10÷5=2(米/秒);若甲讓乙先跑2秒,則甲跑4秒可追上乙,在這個過程中,追及時間為4秒,因此路程差就等于2×4=8(米),也即乙在2秒內(nèi)跑了8米,所以可求出乙的速度,也可求出甲的速度。綜合列式計算如下:
解:乙的速度為:10÷5×4÷2=4(米/秒)
甲的速度為:10÷5+4=6(米/秒)
答:甲的速度為6米/秒,乙的速度為4米/秒。
2、某人沿著一條與鐵路平行的筆直的小路由西向東行走,這時有一列長520米的火車從背后開來,此人在行進(jìn)中測出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為42秒,而在這段時間內(nèi),他行走了68米,則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是42秒,這句話的意思是:從火車的車頭追上行人時開始計時,直到車尾超過行人為止共用42秒,因此,如果我們把火車的運(yùn)動看作是車尾的運(yùn)動的話,則本題實(shí)際上就是一個車尾與人的追及問題,開始時刻,它們的路程差就等于這列火車的車長,追及時間就等于42秒,因此可以求出它們的速度差,從而求出火車的車速。
解:520÷42+68÷42
=(520+68)÷42
=588÷42
=14(米/秒)
答:火車的車速為14米/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