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字號:

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是為大家整理的,學習高中生物時,我們可以把考試中必考的知識點整理出來,方便復習。
    1.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一
    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在生產中往往應用的并非動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類似物
    1、_激素提高魚類受孕率:運用_激素誘發(fā)魚類的發(fā)情和產卵,提高魚類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蟲激素防治害蟲:可在田間噴灑一定量的性引誘劑(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雌雄性昆蟲間的正常交配。
    3、閹割豬等動物提高產量:對某些肉用動物注射生長激素,加速其生長。對豬閹割,減少性激素含量,從而縮短生長周期,提高產量。
    4、人工合成昆蟲內激素提高產量:可人工噴灑保幼激素,延長其幼蟲期,提高蠶絲的產量和質量。
    2.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二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2)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3)興奮的傳導過程:靜息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受到刺激,興奮狀態(tài)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電流(膜外: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3.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三
    1、科學家根據(jù)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2、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3、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4、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5、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6、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
    7、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8、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水。
    細胞中絕大部分的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叫做自由水。
    9、細胞中大多數(shù)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10、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
    11、細胞膜的功能: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2、細胞器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13、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14、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1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4.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四
    (1)、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
    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xiàn)1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F(xiàn)1沒有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附: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出現(xiàn)不同于親本性狀的現(xiàn)象
    (2)、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決定1對相對性狀的兩個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上)。
    (3)、純合子與雜合子
    純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fā)育成的個體(能穩(wěn)定的遺傳,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顯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隱性純合子(如aa的個體)
    雜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fā)育成的個體(不能穩(wěn)定的遺傳,后代會發(fā)生性狀分離)
    (4)、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
    表現(xiàn)型:指生物個體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5.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五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細胞吸水的方式
    (1)吸漲吸水
    機理:靠細胞內的親水性物質(蛋白質﹥淀粉﹥纖維素)吸收水分實例:未成熟植物細胞、干種子
    (2)滲透吸水(主要的吸水方式)實例:成熟的植物細胞條件:有中央液泡細胞膜;液泡膜;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統(tǒng)稱原生質層把成熟的植物細胞看作一個滲透裝置。
    原生質層(選擇性透過膜)相當于半透膜,細胞內有細胞液與外界溶液具有濃度差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
    質壁分離外因:當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的濃度,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質壁分離內因:細胞壁伸縮性﹤原生質層的伸縮性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問題。
    6.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六
    1、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有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tǒng)稱為體液。分為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其中細胞內液占2/3。
    2、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做內環(huán)境。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血漿;體內絕大多數(shù)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組織液。
    3、內環(huán)境不僅是細胞生存的直接環(huán)境,而且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種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叫做穩(wěn)態(tài)。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
    5、溶液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質微粒的數(shù)目。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有關。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生理鹽水的濃度是0.9%的NaCl。細胞內液滲透壓主要由K+維持。
    6、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jié)網(wǎng)絡。
    7、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種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8、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發(fā)射弧,反射弧通常會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由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9、興奮的產生:靜息時,由于鈉鉀泵主動運輸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經細胞內K+濃度明顯高于膜外,而Na+濃度比膜外低。靜息狀態(tài)下,由于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產生外正內負靜息電位。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加,Na+內流,此時為協(xié)助擴散,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產生外負內正動作電位。
    10、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雙向的
    7.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七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1.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精子和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2.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細胞核內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46條),也就包含了46條DNA。
    5.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_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而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親代細胞中染色體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8.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八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fā)育而實現(xiàn)的。
    2.人們對遺傳和變異的認識,最初是從性狀開始的,以后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才逐漸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狀:生物體所表現(xiàn)的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統(tǒng)稱為性狀。
    4.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與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例:轉基因超級鼠和小鼠。
    6.轉基因超級淑的啟示: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同時也說明在生物傳種接代中,生物傳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7.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xiàn)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9.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九
    種子植物
    1、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2片子葉)(雙子葉植物)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1片子葉)、胚乳(單子葉植物)
    胚是幼小的生命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子葉和胚乳中儲存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為種子的萌發(fā)和早期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物質;種皮能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
    2、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3、種子植物包括*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種子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銀杏、蘇鐵、側柏等
    常見的被子植物:玉米、小麥、水稻、牡丹、刺槐、檳榔、玫瑰、菊、杏、蘋果等
    4、果實由果皮和種子組成。
    果皮可以保護種子免受昆蟲的叮咬,以及外界環(huán)境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
    5、種子的傳播方式:借助風力、水力、動物等傳播。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fā)、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10.高一下冊生物科目期末知識點 篇十
    人體的營養(yǎng)
    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yǎng)物質。
    2、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并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人體需要含鈣、磷、鐵、碘、鋅的無機鹽。
    4、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癥:
    缺乏維生素A:皮膚干燥、夜盲癥(夜晚看不清東西)、干眼癥等。
    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松癥等。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