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國學經(jīng)典,使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興趣,開發(fā)潛質(zhì),完善品格,增強記憶力,樹立自信,博愛,積極的生活和理想,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讓孩子們在聆聽中汲取營養(yǎng)和智慧。下面是分享的有趣的國學故事五篇。歡迎閱讀參考!
1.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一
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zhì),臨行前對魏王說:“假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BR> 龐恭說:“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將信將疑?!?BR> 龐恭又說:“倘若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BR> 龐恭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經(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xiàn)在趙國離魏國比這里的街市遠多了,議論我的又不止三個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才好?!?BR>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BR> 后來太子結(jié)束了人質(zhì)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
【智慧小語】:判斷一件事的真?zhèn)?,不能偏聽偏信,必須?jīng)過細心考慮,不然就會誤把謠言當真。評論他人要小心謹慎,看別人有過錯時,一定要再三觀察,否則,妄加揣測就開始誹謗,有時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會給他人帶來終身的傷害。
2.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二
孔子學琴
從前,孔子跟從師襄子學琴。師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彈奏,絲毫沒有厭倦。過了十天,師襄子說:“這首曲子你彈得很不錯,可以學新曲子了?!笨鬃诱f:“我雖學會了曲譜,可還沒有掌握一些高難度的技巧?!?BR>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彈奏技巧,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品味出這首曲子的神韻。”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說:“你已領(lǐng)會了這首曲子的神韻,可以學新曲子了?!笨鬃诱f:“我還沒體會出作曲者是怎樣一個人,尚未深入他的內(nèi)心世界?!?BR> 又過了很多天,孔子莊重地向遠處眺望,說:“我現(xiàn)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這人長得黑,身材魁梧,胸懷大志,要統(tǒng)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睅熛遄勇牶?,立即離席行禮,說:“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智慧小語】:學習需要用心專一,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徹底,便難以領(lǐng)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且學習也不是為別人學,是為我們自己學,為更好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服務(wù)社會而學。因此,真正有志于學習的人,會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會輕易帶過或是半途而廢。
3.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三
六尺巷
據(jù)說出在清代康熙和雍正年間的桐城人張廷玉,他是滿清入關(guān)后,父子入閣拜相的漢人。當年張廷玉在家鄉(xiāng)蓋相府時,鄰居與他家爭三尺地。官司打 到縣衙里,張家總管便立即寫信到京城里告知相爺,希望相爺寫封信給縣令關(guān)照一下。張廷玉看完信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道詩寄回:“千里求書為道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苯拥交匾簦偣芰⒓捶愿雷屃巳叩爻鰜?,鄰居一見也讓出三尺地來,于是留下六尺空地,成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條巷道,后稱為“六尺巷”。由此張廷玉名聲大震,倍受鄉(xiāng)鄰的稱贊。
智慧小語:居高位者皆應(yīng)具有寬廣的胸襟,深明大義,不吝嗇瑣碎財物。輕財而喜布施的人,其地位修行會更加穩(wěn)固。當?shù)匚?、財產(chǎn)、名聲、境界、健康、才華、智慧等樣樣具足時,不要趾高氣揚,此時應(yīng)該想到,所擁有的這些世間福報看起來很美好,但再過一段時間肯定蕩然無存,沒有什么可傲慢的,應(yīng)盡力布施以利益他人。
4.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四
朱沖送牛
晉代有個人叫朱沖,他從小就待人寬厚,特別有智慧,但由于家境貧寒,沒錢上學讀書,只好在家種地放牛。隔壁有個人心地很壞,平時好占便宜,三番五次地把牛放到他家的地里吃莊稼。朱沖看到后,不但不發(fā)脾氣,反而在收工時帶一些草回來,連同那吃莊稼的牛,一起送回主人家,并說:“你們家里牛多草少,我可以給你們提供方便?!蹦羌胰艘宦?,又羞愧又感激,從此再也不讓牛去糟蹋莊稼了。朱沖的待人厚道,贏得了鄉(xiāng)鄰的一片贊揚。
【智慧小語】:朱沖禮讓惡鄰,厚德載物,使周圍的風氣發(fā)生很大變化,鄉(xiāng)里路不拾遺,村落沒有行兇的惡人,這就是仁者風范。人格賢善,自然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
5.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五
老漢粘蟬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到楚國去,路上經(jīng)過一個樹林,在樹林中有個駝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輕松,就像在地上撿知了一樣。
孔子問:您的動作真是巧?。∮惺裁撮T道嗎?老人說:我確實有自己的辦法,我經(jīng)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已經(jīng)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十次也不會超過一次;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就會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立著的斷木樁,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大地大,萬物品類繁多,但我一心專注于知了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后、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這樣為什么不能成功呢!
最后孔子轉(zhuǎn)過身來對弟子說:“專心致志,本領(lǐng)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說的道理。”
【智慧小語】一個人如果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就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lǐng)。
1.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一
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zhì),臨行前對魏王說:“假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BR> 龐恭說:“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將信將疑?!?BR> 龐恭又說:“倘若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BR> 龐恭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經(jīng)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xiàn)在趙國離魏國比這里的街市遠多了,議論我的又不止三個人,如果我走后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才好?!?BR>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BR> 后來太子結(jié)束了人質(zhì)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
【智慧小語】:判斷一件事的真?zhèn)?,不能偏聽偏信,必須?jīng)過細心考慮,不然就會誤把謠言當真。評論他人要小心謹慎,看別人有過錯時,一定要再三觀察,否則,妄加揣測就開始誹謗,有時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會給他人帶來終身的傷害。
2.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二
孔子學琴
從前,孔子跟從師襄子學琴。師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彈奏,絲毫沒有厭倦。過了十天,師襄子說:“這首曲子你彈得很不錯,可以學新曲子了?!笨鬃诱f:“我雖學會了曲譜,可還沒有掌握一些高難度的技巧?!?BR>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說:“你已掌握了彈奏技巧,可以學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品味出這首曲子的神韻。”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說:“你已領(lǐng)會了這首曲子的神韻,可以學新曲子了?!笨鬃诱f:“我還沒體會出作曲者是怎樣一個人,尚未深入他的內(nèi)心世界?!?BR> 又過了很多天,孔子莊重地向遠處眺望,說:“我現(xiàn)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這人長得黑,身材魁梧,胸懷大志,要統(tǒng)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睅熛遄勇牶?,立即離席行禮,說:“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
【智慧小語】:學習需要用心專一,深入其中。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徹底,便難以領(lǐng)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且學習也不是為別人學,是為我們自己學,為更好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服務(wù)社會而學。因此,真正有志于學習的人,會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會輕易帶過或是半途而廢。
3.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三
六尺巷
據(jù)說出在清代康熙和雍正年間的桐城人張廷玉,他是滿清入關(guān)后,父子入閣拜相的漢人。當年張廷玉在家鄉(xiāng)蓋相府時,鄰居與他家爭三尺地。官司打 到縣衙里,張家總管便立即寫信到京城里告知相爺,希望相爺寫封信給縣令關(guān)照一下。張廷玉看完信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道詩寄回:“千里求書為道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誰見當年秦始皇?!苯拥交匾簦偣芰⒓捶愿雷屃巳叩爻鰜?,鄰居一見也讓出三尺地來,于是留下六尺空地,成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條巷道,后稱為“六尺巷”。由此張廷玉名聲大震,倍受鄉(xiāng)鄰的稱贊。
智慧小語:居高位者皆應(yīng)具有寬廣的胸襟,深明大義,不吝嗇瑣碎財物。輕財而喜布施的人,其地位修行會更加穩(wěn)固。當?shù)匚?、財產(chǎn)、名聲、境界、健康、才華、智慧等樣樣具足時,不要趾高氣揚,此時應(yīng)該想到,所擁有的這些世間福報看起來很美好,但再過一段時間肯定蕩然無存,沒有什么可傲慢的,應(yīng)盡力布施以利益他人。
4.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四
朱沖送牛
晉代有個人叫朱沖,他從小就待人寬厚,特別有智慧,但由于家境貧寒,沒錢上學讀書,只好在家種地放牛。隔壁有個人心地很壞,平時好占便宜,三番五次地把牛放到他家的地里吃莊稼。朱沖看到后,不但不發(fā)脾氣,反而在收工時帶一些草回來,連同那吃莊稼的牛,一起送回主人家,并說:“你們家里牛多草少,我可以給你們提供方便?!蹦羌胰艘宦?,又羞愧又感激,從此再也不讓牛去糟蹋莊稼了。朱沖的待人厚道,贏得了鄉(xiāng)鄰的一片贊揚。
【智慧小語】:朱沖禮讓惡鄰,厚德載物,使周圍的風氣發(fā)生很大變化,鄉(xiāng)里路不拾遺,村落沒有行兇的惡人,這就是仁者風范。人格賢善,自然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
5.有趣的國學故事 篇五
老漢粘蟬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到楚國去,路上經(jīng)過一個樹林,在樹林中有個駝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輕松,就像在地上撿知了一樣。
孔子問:您的動作真是巧?。∮惺裁撮T道嗎?老人說:我確實有自己的辦法,我經(jīng)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已經(jīng)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十次也不會超過一次;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就會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立著的斷木樁,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大地大,萬物品類繁多,但我一心專注于知了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后、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這樣為什么不能成功呢!
最后孔子轉(zhuǎn)過身來對弟子說:“專心致志,本領(lǐng)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說的道理。”
【智慧小語】一個人如果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就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l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