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

字號:

物理是由淺入深的,基礎沒有砸實很難做好綜合題目,大題做起來就會很困難,所以學物理不能掉以輕心。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 篇一
    起電的方法
    使物體起電的方法有三種: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兩種不同的物體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并不相同.兩種物體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能力強的物體就會得到電子而帶負電,束縛電子能力弱的物體會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正負電荷的分開與轉(zhuǎn)移)
    (2)接觸起電:帶電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當帶電體與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使不帶電的物體上失去電子(或得到電子),從而使不帶電的物體由于缺少(或多余)電子而帶正電(負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zhuǎn)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當帶電體靠近導體時,導體內(nèi)的自由電子會向靠近或遠離帶電體的方向移動.(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
    2.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 篇二
    電功和電功率
    (一)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定向移動,電場力所做的功稱為電功。適用于一切電路.包括純電阻和非純電阻電路。
    1、純電阻電路:只含有電阻的電路、如電爐、電烙鐵等電熱器件組成的電路,白熾燈及轉(zhuǎn)子被卡住的電動機也是純電阻器件。
    2、非純電阻電路:電路中含有電動機在轉(zhuǎn)動或有電解槽在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電路。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是焦(J),常用單位有千瓦時(kW·h)。
    1kW·h=3.6×106J
    (二)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額定功率:是指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銘牌上所標稱的功率。
    實際功率:是指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工作時消耗的功率。
    用電器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
    3.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 篇三
    一、電動勢
    (1)定義:在電源內(nèi)部,非靜電力所做的功W與被移送的電荷q的比值叫電源的電動勢。
    (2)定義式:E=W/q
    (3)單位:伏(V)
    (4)物理意義: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靜電力做功)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電動勢越大,電路中每通過1C電量時,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成電能的數(shù)值就越多。
    二、電源(池)的幾個重要參數(shù)
    (1)電動勢:它取決于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的化學性質(zhì),與電池的大小無關。
    (2)內(nèi)阻(r):電源內(nèi)部的電阻。
    (3)容量:電池放電時能輸出的總電荷量。其單位是:A·h,mA·h.
    4.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 篇四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5.高一年級物理知識點必修三 篇五
    1、運動的合成:從已知的分運動來求合運動,叫做運動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們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運動合成重點是判斷合運動和分運動,一般地,物體的實際運動就是合運動。
    2、運動的分解:求一個已知運動的分運動,叫運動的分解,解題時應按實際“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系:
    ⑴運動的等效性(合運動和分運動是等效替代關系,不能并存);
    ⑵等時性:合運動所需時間和對應的每個分運動時間相等
    ⑶獨立性:一個物體可以同時參與幾個不同的分運動,物體在任何一個方向的運動,都按其本身的規(guī)律進行,不會因為其它方向的運動是否存在而受到影響。
    ⑷運動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4、運動的性質(zhì)和軌跡
    ⑴物體運動的性質(zhì)由加速度決定(加速度為零時物體靜止或做勻速運動;加速度恒定時物體做勻變速運動;加速度變化時物體做變加速運動)。
    ⑵物體運動的軌跡(直線還是曲線)則由物體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關系決定(速度與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物體做直線運動;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成角度時物體做曲線運動)。常見的類型有:
    (1)a=0: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
    (2)a恒定:性質(zhì)為勻變速運動,分為:
    ①v、a同向,勻加速直線運動;
    ②v、a反向,勻減速直線運動;
    ③v、a成角度,勻變速曲線運動(軌跡在v、a之間,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漸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達到。)
    (3)a變化:性質(zhì)為變加速運動。如簡諧運動,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隨時間變化。具體如:
    ①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②一個勻速直線運動和一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仍然是勻變速運動,當兩者共線時為勻變速直線運動,不共線時為勻變速曲線運動。
    ③兩個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變速運動,若合初速度方向與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則是直線運動,若合初速度方向與合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時,則是曲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