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一樣,有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和復習規(guī)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熟記這些知識系統(tǒng)和復習規(guī)律,然后熟練的運用。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一
1、華冠麗服:形容衣著華麗。
2、斂聲屏氣:抑制語聲和呼吸。形容畏懼、小心的樣子。
3、顧盼神飛:左右顧視,目光炯炯,神采飛揚。
4、有天無日:比喻言行肆無忌憚。也比喻社會非常黑暗,沒有公道。
5、不經(jīng)之談:荒誕的、沒有根據(jù)的話。
6、寄人籬下: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7、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8、百無聊賴:精神無所依托,感到非常無聊。
9、沸反盈天:聲音象沸水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10、天有不測風云:比喻有些災禍的發(fā)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不測,料想不到。
11、安分守己:規(guī)矩老實,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12、遍體鱗傷:渾身受傷,傷痕象魚鱗一樣密。形容受傷很重。
13、皮開肉綻:皮肉都裂開了。形容傷勢嚴重。多指受殘酷拷打。
14、膽戰(zhàn)心驚:發(fā)抖。形容十分害怕。
15、赤手空拳:兩手空空。比喻沒有任何依靠。
16、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1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18、磨牙吮血:磨利牙齒,吮吸鮮血。多形容像野獸一樣嗜殺。
19、千呼萬喚:指呼喚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輕易出面。
20、切切私語:指在暗中小聲說話。
2.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二
古今異義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古:黃河;今:泛指河流)
(2)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兇惡,厲害)
(3)棄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古: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保養(yǎng)身體)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憑借;今:表示同意,認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為這樣,而意為卻;今:轉(zhuǎn)折連詞)
(7)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今:沒有罪過)
3.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三
1、而:
①表轉(zhuǎn)折例:雖一毫而莫取
②表承接例: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③表修飾例:客喜而笑
2、下:
①名詞,下面例: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動詞,攻占例:下江陵
3、方:
①名詞,地方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副詞,正當例:方其破荊州
4、然:
①仿聲詞詞尾,……的樣子例:其聲嗚嗚然
②代詞,這樣例:何為其然也
5、乎:
①介詞,相當“于”例:郁乎蒼蒼
②語氣助詞例:困于周郎者乎
6、之:
①助詞“的”例: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②代詞,大自然例: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③結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例:不知東方之既白
7、如:
①介詞,像例:浩浩乎如憑虛御風
②動詞,往例:縱一葦之所如
8、望:
①農(nóng)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例:七月既望
②動詞,眺望,遠望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4.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四
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棄甲曳兵而走
(2)連詞,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4)連詞,表并列: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2.其
(1)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里”:則移其民于河東
(2)代詞,作定語成分:移其粟于河內(nèi)(代河東的)/無失其時(它們的)
3.之
(1)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結構助詞,的:察鄰國之政/王道之始也
(3)襯音助詞,無義:填然鼓之/樹之以桑
⑷代詞,作賓語成分:申之以孝悌之義(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說的事)
4.焉
(1)句末語氣助詞:盡心焉耳矣
(2)代詞: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詞,這樣:河東兇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詞詞尾,相當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詞,對于:寡人之于國也
(2)介詞,表比較,比: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介詞,在: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5.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五
一詞多義
(1)言
感斯人言(言:話語)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說)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為
因為長句(v寫、作)
初為【霓裳】后【六幺】(為:彈奏)
為君翻作【琵琶行】(為:介詞,為、替)
(4)暫
凝絕不通聲暫歇(暫:副詞,短暫)
如聽仙樂耳暫明(暫:副詞,頓時、忽然)
(5)幽
別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難(幽:形容低微,隱晦,不暢達)
野芳發(fā)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昏暗)
(6)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語:說話,回答)
今夜聞君琵琶語(語:曲)
(7)暗
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偏聽則暗(糊涂,愚昧)
1.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一
1、華冠麗服:形容衣著華麗。
2、斂聲屏氣:抑制語聲和呼吸。形容畏懼、小心的樣子。
3、顧盼神飛:左右顧視,目光炯炯,神采飛揚。
4、有天無日:比喻言行肆無忌憚。也比喻社會非常黑暗,沒有公道。
5、不經(jīng)之談:荒誕的、沒有根據(jù)的話。
6、寄人籬下:依附于他人籬笆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7、小家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美麗的年輕女子。
8、百無聊賴:精神無所依托,感到非常無聊。
9、沸反盈天:聲音象沸水一樣沸騰翻滾,充滿了空間。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
10、天有不測風云:比喻有些災禍的發(fā)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不測,料想不到。
11、安分守己:規(guī)矩老實,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12、遍體鱗傷:渾身受傷,傷痕象魚鱗一樣密。形容受傷很重。
13、皮開肉綻:皮肉都裂開了。形容傷勢嚴重。多指受殘酷拷打。
14、膽戰(zhàn)心驚:發(fā)抖。形容十分害怕。
15、赤手空拳:兩手空空。比喻沒有任何依靠。
16、地崩山摧: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17、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18、磨牙吮血:磨利牙齒,吮吸鮮血。多形容像野獸一樣嗜殺。
19、千呼萬喚:指呼喚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輕易出面。
20、切切私語:指在暗中小聲說話。
2.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二
古今異義
(1)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古:黃河;今:泛指河流)
(2)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兇惡,厲害)
(3)棄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古: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保養(yǎng)身體)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憑借;今:表示同意,認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為這樣,而意為卻;今:轉(zhuǎn)折連詞)
(7)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今:沒有罪過)
3.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三
1、而:
①表轉(zhuǎn)折例:雖一毫而莫取
②表承接例: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③表修飾例:客喜而笑
2、下:
①名詞,下面例: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動詞,攻占例:下江陵
3、方:
①名詞,地方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②副詞,正當例:方其破荊州
4、然:
①仿聲詞詞尾,……的樣子例:其聲嗚嗚然
②代詞,這樣例:何為其然也
5、乎:
①介詞,相當“于”例:郁乎蒼蒼
②語氣助詞例:困于周郎者乎
6、之:
①助詞“的”例: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②代詞,大自然例: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③結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例:不知東方之既白
7、如:
①介詞,像例:浩浩乎如憑虛御風
②動詞,往例:縱一葦之所如
8、望:
①農(nóng)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例:七月既望
②動詞,眺望,遠望例:望美人兮天一方
4.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四
文言虛詞
1.而
(1)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棄甲曳兵而走
(2)連詞,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4)連詞,表并列: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2.其
(1)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里”:則移其民于河東
(2)代詞,作定語成分:移其粟于河內(nèi)(代河東的)/無失其時(它們的)
3.之
(1)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結構助詞,的:察鄰國之政/王道之始也
(3)襯音助詞,無義:填然鼓之/樹之以桑
⑷代詞,作賓語成分:申之以孝悌之義(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說的事)
4.焉
(1)句末語氣助詞:盡心焉耳矣
(2)代詞: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詞,這樣:河東兇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詞詞尾,相當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詞,對于:寡人之于國也
(2)介詞,表比較,比: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介詞,在: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5.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筆記歸納 篇五
一詞多義
(1)言
感斯人言(言:話語)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說)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為
因為長句(v寫、作)
初為【霓裳】后【六幺】(為:彈奏)
為君翻作【琵琶行】(為:介詞,為、替)
(4)暫
凝絕不通聲暫歇(暫:副詞,短暫)
如聽仙樂耳暫明(暫:副詞,頓時、忽然)
(5)幽
別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難(幽:形容低微,隱晦,不暢達)
野芳發(fā)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幽:昏暗)
(6)語
琵琶聲停欲語遲(語:說話,回答)
今夜聞君琵琶語(語:曲)
(7)暗
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偏聽則暗(糊涂,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