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

字號:

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物理有哪些知識點呢?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 篇一
    磁感應強度
    1.定義:在磁場中垂直于磁場方向的通電直導線,所受的磁場力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Il的比值叫做通電導線處的磁感應強度。
    2.定義式:
    3.單位:特斯拉(T),1T=1N/A.m
    4.磁感應強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對應處磁場方向。
    5.物理意義:磁感應強度是反映磁場本身力學性質的物理量,與檢驗通電直導線的電流強度的大小、導線的長短等因素無關。
    6.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線的疏密程度來表示,規(guī)定:在垂直于磁場方向的1m2面積上的磁感線條數跟那里的磁感應強度一致。
    2.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 篇二
    電勢高低的判斷
    1、根據電場線的方向判斷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也可以說電場線總是由電勢較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較低的等勢面。
    2、根據電場力做功判斷
    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發(fā)生位移,若電場力做正功,則說明正電荷由高電勢處向低電勢處運動;若電場力做負功時,正電荷由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運動。
    負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發(fā)生位移,若電場力做正功,則說明負電荷由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運動;若電場力做負功,則說明負電荷由高電勢處向低電勢處移動。
    3、根據點電荷電場中的場源電荷的電性判斷
    若以無窮遠處為零電勢位置,則在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勢永遠為正值,離點電荷越遠的地方,電勢越低;在負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勢永遠為負值,離點電荷越近的地方,電勢越低。
    4、利用電勢能判斷
    正電荷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大,在電勢越低的地方電勢能越小;負電荷在電勢越低的地方電勢能越大,在電勢越高的地方電勢能越小。
    3.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 篇三
    1、三相交變電流的產生:互成120°角的線圈在磁場中轉動,三組線圈各自產生交變電流.
    2、三相交變電流的特點:值和周期是相同的.
    三組線圈到達值(或零值)的時間依次落后1/3周期.
    3、電工學中分別用黃、綠、紅三種顏色的線為相線(火線),黑色線為中性線(零線)。三組線圈產生三相交變電流可對三組負載供電,那么三組線圈和三個負載是怎樣連接的呢?
    4、端線、火線和中性線、零線.
    從每個線圈始端引出的導線叫端線,也叫相線,在照明電路里俗稱火線.從公共點引出的導線叫中性線,照明電路中,中性線是接地的叫做零線.
    5、相電壓和線電壓.
    端線和中性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相電壓(U相)(即每一個線圈兩端電壓).
    兩條端線之間的電壓叫做線電壓(U線)(即2個線圈首端電壓).
    我國日常電路中,相電壓是220V、線電壓是380V.
    6、三相AC的有關計算(其中w為線圈旋轉角速度,Em為交壓值)。
    e1=Em_sin(wt)
    e2=Em_sin(wt+2π/3)
    e3=Em_sin(wt-2π/3)
    4.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 篇四
    傳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并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傳感器.它的優(yōu)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2、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wěn)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5.高二下冊物理考點總結 篇五
    (一)曲線運動的條件:合外力與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
    (二)曲線運動的研究方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平行四邊形定則、三角形法則)
    (三)曲線運動的分類:合力的性質(勻變速:平拋運動、非勻變速曲線:勻速圓周運動)
    (四)勻速圓周運動
    受力分析,所受合力的特點:向心力大小、方向
    向心加速度、線速度、角速度的定義(文字、定義式)
    向心力的公式(多角度的:線速度、角速度、周期、頻率、轉)
    (五)平拋運動
    受力分析,只受重力
    速度,水平、豎直方向分速度的表達式;位移,水平、豎直方向位移的表達式
    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位移與水平方向的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