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zhuǎn)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將問題轉(zhuǎn)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zhuǎn)化的類型有條件轉(zhuǎn)化、問題轉(zhuǎn)化、關(guān)系轉(zhuǎn)化、圖形轉(zhuǎn)化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生奧數(shù)定義新運算、面積問題練習(xí)題》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生奧數(shù)定義新運算練習(xí)題
設(shè)a、b都表示數(shù),規(guī)定a△b=3×a-2×b,
①求3△2,2△3;
②這個運算"△"有交換律嗎?
③求(17△6)△2,17△(6△2);
④這個運算"△"有結(jié)合律嗎?
⑤如果已知4△b=2,求b。
解:分析解定義新運算這類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定義的本質(zhì),本題規(guī)定的運算的本質(zhì)是:用運算符號前面的數(shù)的3倍減去符號后面的數(shù)的2倍。解:①3△2=3×3-2×2=9-4=5
2△3=3×2-2×3=6-6=0。
②由①的例子可知"△"沒有交換律。
③要計算(17△6)△2,先計算括號內(nèi)的數(shù),有:17△6=3×17-2×6=39;再計算第二步
39△2=3×39-2×2=113,
所以(17△6)△2=113。
對于17△(6△2),同樣先計算括號內(nèi)的數(shù),6△2=3×6-2×2=14,其次
17△14=3×17-2×14=23,
所以17△(6△2)=23。
④由③的例子可知"△"也沒有結(jié)合律。
⑤因為4△b=3×4-2×b=12-2b,那么12-2b=2,解出b=5?!?BR> 2.小學(xué)生奧數(shù)定義新運算練習(xí)題
例題: 2▽4=8,5▽3=13,3▽5=11,9▽7=25。按此規(guī)律計算:
分析與解答:仔細(xì)觀察和分析這幾個算式,可以發(fā)現(xiàn)下面的規(guī)律:a▽b=2a+b,依此規(guī)律:
7▽3=7×2+3=17。
練習(xí)題:
1、有一個數(shù)學(xué) 運算符號“▽”,使下列算式成立:6▽2=12,4▽3=13,3▽4=15,5▽1=8。按此規(guī)律計算:8▽4。
2、有一個數(shù)學(xué) 運算符號“□”使下列算式成立:1/2 □2/3=1/6 ,5/6 □ 1/7=6/42, 4/5□7/9=11/45 。按此規(guī)律計算: 3/8□2/11 。
3、對于兩個數(shù)a、b,規(guī)定a▽b=b×x-a×2,并且已知82▽65=31,計算:29▽57。
3.小學(xué)生奧數(shù)面積問題練習(xí)題
1、一個長方形,如果寬不變,長增加6米,那么它的面積增加54平方米,如果長不變,寬減少3米,那么它的面積減少36平方米,這個長方形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導(dǎo)航】由:“寬不變,長增加6米,那么它的面積增加54平方米”可知它的寬是54÷6=9(米);又由“長不變,寬減少3米,那么它的面積減少了36平方米”,可知它的長為:36÷3=12(米),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2×9=108(平方米)。(36÷3)×(54÷9)=108(平方米)
2、人民路小學(xué)操場長90米,寬45米,改造后,長增加10米,寬增加5米?,F(xiàn)在操場面積比原來增加多少平方米?
【思路導(dǎo)航】用操場現(xiàn)在的面積減去操場原來的面積,就得到增加的面積,操場現(xiàn)在的面積是:(90+10)×(45+5)=5000(平方米),操場原來的面積是:90×45=4050(平方米)。所以現(xiàn)在比原來增加5000-4050=950平方米。(90+10)×(45+5)-(90×45)=950(平方米)
4.小學(xué)生奧數(shù)面積問題練習(xí)題
一、填空
(1)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2)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高是10米,三角形的高是()米。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形。
(4)一個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積是()平方厘米。
(5)平行四邊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6)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少3厘米,高不變,面積()。
二、判斷題。
(1)三角形的底越長,面積就越大。()
(2)三角形的底擴大2倍,高擴大3倍,面積就擴大6倍。()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于梯形面積。()
(4)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長,面積越大。()
(5)任何一個梯形都可以分成兩個等高的三角形。()
(6)兩個形狀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三、已知正方形的邊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正方形的周長為36厘米,平行四邊形的底邊是25厘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四、應(yīng)用題。
1、一個三角形的底長5米,如果底延長1米,那么面積就增加3平方米。那么原來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兩個同樣的梯形,上底長23厘米,下底長27厘米,高20厘米。如果把這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5.小學(xué)生奧數(shù)面積問題練習(xí)題
1、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長8厘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是()。
2、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6米,下底是24米,高30米,它的面積是()平方米。
3、一堆鋼管,最上層有3根,最下層有13根,每相鄰兩層相差1根,這堆鋼管一共有()根。
4、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10厘米、8厘米、6厘米,它的面積是(),用兩個這樣的三角形拼成的長方形面積是()。
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面積也相等,已知三角形的高是32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厘米。
6、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底是()分米。
7、一個近似梯形的花壇,高10米,上下底之和是16米,面積是()。
8、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平方分米,底3分米,高是()。
9、用四根硬紙條釘成一個長方形框架,將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周長(),面積()。(填“不變”或“變大”、“變小”)
10、三角形的底擴大3倍,高不變,面積會()。
1.小學(xué)生奧數(shù)定義新運算練習(xí)題
設(shè)a、b都表示數(shù),規(guī)定a△b=3×a-2×b,
①求3△2,2△3;
②這個運算"△"有交換律嗎?
③求(17△6)△2,17△(6△2);
④這個運算"△"有結(jié)合律嗎?
⑤如果已知4△b=2,求b。
解:分析解定義新運算這類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定義的本質(zhì),本題規(guī)定的運算的本質(zhì)是:用運算符號前面的數(shù)的3倍減去符號后面的數(shù)的2倍。解:①3△2=3×3-2×2=9-4=5
2△3=3×2-2×3=6-6=0。
②由①的例子可知"△"沒有交換律。
③要計算(17△6)△2,先計算括號內(nèi)的數(shù),有:17△6=3×17-2×6=39;再計算第二步
39△2=3×39-2×2=113,
所以(17△6)△2=113。
對于17△(6△2),同樣先計算括號內(nèi)的數(shù),6△2=3×6-2×2=14,其次
17△14=3×17-2×14=23,
所以17△(6△2)=23。
④由③的例子可知"△"也沒有結(jié)合律。
⑤因為4△b=3×4-2×b=12-2b,那么12-2b=2,解出b=5?!?BR> 2.小學(xué)生奧數(shù)定義新運算練習(xí)題
例題: 2▽4=8,5▽3=13,3▽5=11,9▽7=25。按此規(guī)律計算:
分析與解答:仔細(xì)觀察和分析這幾個算式,可以發(fā)現(xiàn)下面的規(guī)律:a▽b=2a+b,依此規(guī)律:
7▽3=7×2+3=17。
練習(xí)題:
1、有一個數(shù)學(xué) 運算符號“▽”,使下列算式成立:6▽2=12,4▽3=13,3▽4=15,5▽1=8。按此規(guī)律計算:8▽4。
2、有一個數(shù)學(xué) 運算符號“□”使下列算式成立:1/2 □2/3=1/6 ,5/6 □ 1/7=6/42, 4/5□7/9=11/45 。按此規(guī)律計算: 3/8□2/11 。
3、對于兩個數(shù)a、b,規(guī)定a▽b=b×x-a×2,并且已知82▽65=31,計算:29▽57。
3.小學(xué)生奧數(shù)面積問題練習(xí)題
1、一個長方形,如果寬不變,長增加6米,那么它的面積增加54平方米,如果長不變,寬減少3米,那么它的面積減少36平方米,這個長方形原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思路導(dǎo)航】由:“寬不變,長增加6米,那么它的面積增加54平方米”可知它的寬是54÷6=9(米);又由“長不變,寬減少3米,那么它的面積減少了36平方米”,可知它的長為:36÷3=12(米),所以,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12×9=108(平方米)。(36÷3)×(54÷9)=108(平方米)
2、人民路小學(xué)操場長90米,寬45米,改造后,長增加10米,寬增加5米?,F(xiàn)在操場面積比原來增加多少平方米?
【思路導(dǎo)航】用操場現(xiàn)在的面積減去操場原來的面積,就得到增加的面積,操場現(xiàn)在的面積是:(90+10)×(45+5)=5000(平方米),操場原來的面積是:90×45=4050(平方米)。所以現(xiàn)在比原來增加5000-4050=950平方米。(90+10)×(45+5)-(90×45)=950(平方米)
4.小學(xué)生奧數(shù)面積問題練習(xí)題
一、填空
(1)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2)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高是10米,三角形的高是()米。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形。
(4)一個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積是()平方厘米。
(5)平行四邊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6)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少3厘米,高不變,面積()。
二、判斷題。
(1)三角形的底越長,面積就越大。()
(2)三角形的底擴大2倍,高擴大3倍,面積就擴大6倍。()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于梯形面積。()
(4)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長,面積越大。()
(5)任何一個梯形都可以分成兩個等高的三角形。()
(6)兩個形狀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三、已知正方形的邊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正方形的周長為36厘米,平行四邊形的底邊是25厘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四、應(yīng)用題。
1、一個三角形的底長5米,如果底延長1米,那么面積就增加3平方米。那么原來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兩個同樣的梯形,上底長23厘米,下底長27厘米,高20厘米。如果把這兩個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5.小學(xué)生奧數(shù)面積問題練習(xí)題
1、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長8厘米,是高的2倍,它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是()。
2、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6米,下底是24米,高30米,它的面積是()平方米。
3、一堆鋼管,最上層有3根,最下層有13根,每相鄰兩層相差1根,這堆鋼管一共有()根。
4、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10厘米、8厘米、6厘米,它的面積是(),用兩個這樣的三角形拼成的長方形面積是()。
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面積也相等,已知三角形的高是32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厘米。
6、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平方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底是()分米。
7、一個近似梯形的花壇,高10米,上下底之和是16米,面積是()。
8、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平方分米,底3分米,高是()。
9、用四根硬紙條釘成一個長方形框架,將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周長(),面積()。(填“不變”或“變大”、“變小”)
10、三角形的底擴大3倍,高不變,面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