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

字號:

高中學習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識,還要把高中的知識與初中的知識溶為一體才能學好。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一
    傳感器的及其工作原理
    1、有一些元件它能夠感受諸如力、溫度、光、聲、化學成分等非電學量,并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轉換為電壓、電流等電學量,或轉換為電路的通斷.我們把這種元件叫做傳感器.它的優(yōu)點是:把非電學量轉換為電學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測量、傳輸、處理和控制了.
    2、光敏電阻在光照射下電阻變化的原因:有些物質,例如硫化鎘,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無光照時,載流子極少,導電性能不好;隨著光照的增強,載流子增多,導電性變好.光照越強,光敏電阻阻值越小.
    3、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熱敏電阻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且阻值隨溫度變化非常明顯.
    金屬熱電阻與熱敏電阻都能夠把溫度這個熱學量轉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金屬熱電阻的化學穩(wěn)定性好,測溫范圍大,但靈敏度較差.
    2.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二
    1、晶體:外觀上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有確定的熔點,一些物理性質表現(xiàn)為各向異性。
    非晶體:外觀沒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無確定的熔點,一些物理性質表現(xiàn)為各向同性。
    ①判斷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的主要依據(jù)是有無固定的熔點。
    ②晶體與非晶體并不是絕對的,有些晶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非晶體(石英→玻璃)。
    2、單晶體多晶體
    如果一個物體就是一個完整的晶體,如食鹽小顆粒,這樣的晶體就是單晶體(單晶硅、單晶鍺)。
    如果整個物體是由許多雜亂無章的小晶體排列而成,這樣的物體叫做多晶體,多晶體沒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但同單晶體一樣,仍有確定的熔點。
    3、晶體的微觀結構:
    固體內部,微粒的排列非常緊密,微粒之間的引力較大,絕大多數(shù)微粒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圍的無規(guī)則振動。
    晶體內部,微粒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在空間周期性地排列(即晶體的點陣結構),不同方向上微粒的排列情況不同,正由于這個原因,晶體在不同方向上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物理性質(即晶體的各向異性)。
    4、表面張力
    當表面層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時,分子間距比內部大,表面層的分子表現(xiàn)為引力,如露珠。
    (1)作用:液體的表面張力使液面具有收縮的趨勢。
    (2)方向:表面張力跟液面相切,跟這部分液面的分界線垂直。
    (3)大?。阂后w的溫度越高,表面張力越小;液體中溶有雜質時,表面張力變小;液體的密度越大,表面張力越大。
    3.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三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4、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4.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四
    一、焦耳定律
    1.定義:電流流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導體的電阻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2.意義:電流通過導體時所產(chǎn)生的電熱。
    3.適用條件:任何電路。
    二、電阻定律
    1.電阻定律:在一定溫度下,導體的電阻與導體本身的長度成正比,跟導體的橫截面積成反比。
    2.意義:電阻的決定式,提供了一種測電阻率的方法。
    3.適用條件:適用于粗細均勻的金屬導體和濃度均與的電解液。
    三、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導體中電流I跟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它的電阻R成反比。
    2.意義:電流的決定式,提供了一種測電阻的方法。
    3.適用條件:金屬、電解液(對氣體不適用)。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5.高二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五
    三種產(chǎn)生電荷的方式:
    1、摩擦起電:
    (1)正點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
    (2)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
    (3)實質:電子從一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
    2、接觸起電:
    (1)實質:電荷從一物體移到另一物體;
    (2)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電荷平分;
    (3)電荷的中和:等量的異種電荷相互接觸,電荷相合抵消而對外不顯電性,這種現(xiàn)象叫電荷的中和;
    3、感應起電: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可以使導體帶電;
    (1)電荷的基本性質: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實質:使導體的電荷從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時,導體離電荷近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端帶同種電荷;
    4、電荷的基本性質:能吸引輕小物體;
    (1)電荷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三種起電方法:
    ①摩擦起電:當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一些束縛得不緊的.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于是原來電中性的物體由于得到電子而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則帶正電。
    ②感應起電: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
    ③接觸起電:一個物體帶電時,電荷之間會相互排斥,如果接觸另一個導體,電荷會轉移到這個導體上,使物體帶電。
    (3)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會創(chuàng)生,也不會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
    (4)元電荷:最小電荷量就是電子所帶的電荷量,這個最小的電荷量叫做元電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