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游戲課件大全(5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領悟。因此教師在設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學前班游戲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學前班游戲課件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5的分解組成,找出互補規(guī)律。
    2、能進行合作性游戲,提高記憶力、注意力和思維能力。
    3、發(fā)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地毯20塊每人一朵花(點子與數(shù),2朵花有x)紙、筆各8件,;地圖一張黑板、粉筆數(shù)卡0-5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花",找出5的組成
    1、5人一組開花(根據(jù)花的顏色找出5的分解組成)。
    2、講述記錄結果。
    3、整理5的分合方法,得出互補規(guī)律。
    二、游戲"找朋友"
    1、兩個點子合起來為5的,找一對好朋友。
    2、兩個數(shù)字合起來為5的,找一對好朋友。
    三、游戲"打扮祖國媽媽"
    1、按花色分兩組坐好。
    2、交待游戲玩法。
    花插在地圖的邊線上,紅花往上接,藍花往下接,數(shù)字與數(shù)字、點子與點子相接,比比哪隊快。
    3、比出結果,看哪組地毯多。
    四、游戲"猜數(shù)"
    1、翻出6個數(shù)字(0-5)給幼兒看。
    2、交代玩法,看數(shù)字記住其位,聽清楚老師的問題。
    3、幼兒游戲,教師出題,獎給幼兒一定的獎品。
    五、得出競賽結果,稍做評價。
    教學反思:
    游戲是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zhuǎn)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2.學前班游戲課件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協(xié)調(diào)、靈活地跳圈。
    2、樂于與同伴共同探討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的種類。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能識辨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
    2、小呼啦圈若干個、簍子若干個。
    3、廢舊物品(易拉罐、廢紙盒、塑料瓶等)。
    活動過程:
    1、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分別站在各自的起跑線。
    2、教師示意開始,兩組的第一名幼兒跳圈到終點(遇單圈時單腳跳,遇雙圈時雙腳分開同時跳)。
    3、到終點后,在終點的“尋寶區(qū)”里將可回收物品選出,并放入空籃中,再延原路返回,拍第二名幼兒的手,依次進行。
    4、師及時鼓勵表揚。
    5、比一比,看哪一對跑得快、選得對。
    活動規(guī)則:
    1、要跳到圈中心,不能踩線。
    2、跳雙圈時一定要雙腳同時落地。
    3、從終點“尋寶區(qū)”里選出可回收物品必須放入空籃中。
    3.學前班游戲課件
    活動目標:
    1、學會玩游戲《毛毛蟲》,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
    2、培養(yǎng)幼兒在游戲中同伴合作玩的能力,體驗幼兒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坐成兩直排。幼兒一只手貼有小標記。
    重難點:
    引導多個幼兒合作玩游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伸出食指)問:“小朋友,伸出你們的食指,今天汪老師請你們來當魔術師,看把我們的食指能變成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汪老師要把我的手指變成毛毛蟲。毛毛蟲來啦!毛毛蟲要來玩游戲啦,你們聽它在玩什么游戲呢?
    二、幼兒學玩游戲。
    1、教師邊念兒歌邊玩手指游戲。
    毛毛蟲,(左手的食指爬啊爬)鉆進洞,(右手握成空心拳做成洞)轉(zhuǎn)一轉(zhuǎn),挖一挖,拉一拉
    2、分解游戲的玩法。
    ⑴毛毛蟲玩了什么游戲???我們要念到“洞”時,毛毛蟲才能鉆進洞。
    ⑵毛毛蟲鉆進洞,它做了哪些動作?
    ⑶毛毛蟲在洞里卡住了,我們一起把它拔出來吧。(1、2、3、啵)
    3、幼兒學玩手指游戲(2—3遍)
    ⑴教師完整地示范游戲一遍。
    ⑵幼兒學玩游戲2遍
    ⑶幼兒邊大聲地念兒歌邊游戲一遍。
    三、幼兒結伴合作玩游戲
    1、請幼兒面對面坐,兩兩合作玩。(一人當毛毛蟲,另一人當山洞)
    2、交換角色玩。
    3、教師請一幼兒與教師面對面,兩人兩只手來玩。(貼有小標記的手當洞,要求洞不動,毛毛蟲動)
    4、幼兒合作玩。
    四、三幼兒合作玩。
    (要求幼兒聽指令,迅速找到三個朋友一起玩,并能做好準備工作等待玩游戲。)
    1、教師請兩名幼兒來示范玩游戲一遍。
    2、三人為一組,幼兒合作玩。
    教師小結:這個游戲我們可以一個人玩、可以兩個人玩,還可以三人玩,還可以很多個人一起玩。
    五、結束活動。
    現(xiàn)在我們?nèi)グ堰@個游戲教給其他小朋友吧!
    4.學前班游戲課件
    活動目標:
    1、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
    2、能大膽參與操作,運用生活中的序數(shù)經(jīng)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搬家的快樂。
    4、體驗合作創(chuàng)編游戲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動物搬新家》,背景音樂。
    2、三種顏色的火車票、大頭筆、背景音樂、站隊示范圖、地版顏色標簽動物樓房和門牌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課件,小動物邀請我們坐火車去它們家玩,請小朋友帶上火車票上火車。請幼兒根據(jù)火車票找到自己相應的位置,并報數(shù)說一說自己是第幾個,老師提問個別幼兒:請幼兒準確說出自己家樓層與房號?并與其他幼兒分享。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樓房的層與間之間的關系。
    出示課件觀察樓房,說一說一共有幾層?每層是什么顏色?每層有幾間?
    三、嘗試給小動物設計門牌號碼,請幼兒分組將自己設計的門牌號碼展示在板上,教師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老師巡回指導,并小結。
    四、開展游戲《誰不見了》,請幼兒閉上眼睛玩捉迷藏游戲,觀察哪一層哪一間的小動物不見了?鞏固幼兒認識空間位置關系。
    五、二次設疑以及提高操作難度,引發(fā)新經(jīng)驗。
    老師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搬新家,將新的動物和門牌號放入對應的房間位置。小動物們感謝小朋友幫他們住進了新家,并希望小朋友經(jīng)常來森林公寓做客。
    六、遷移生活,拓展經(jīng)驗出示冬季運動會方陣圖,請幼兒參考進行排隊。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5.學前班游戲課件
    目標:
    正確使用有關表情的詞語,并嘗試創(chuàng)編出與表情相關的故事。
    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準備:
    透明的塑料杯、紙杯、飲料瓶、各色包裝紙、毛根、各色復印紙。
    做法:
    1.將不同顏色的復印紙裁成小紙片,在上面畫上不同的表情,粘在紙杯的不同側面上。
    2.在透明塑料杯上用毛線裝飾上頭發(fā)。
    3.將紙杯固定在飲料瓶上,用包裝紙制作木偶的衣服,后進行裝飾。
    玩法:
    轉(zhuǎn)動塑料杯,就可以看到表情的變化,小朋友可以用它來表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用它來講述"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