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精選10首)

字號: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精選10首)。歡迎閱讀參考!
    1.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yuǎn)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注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yuǎn)望如紫色的煙云。
    遙看:從遠(yuǎn)處看。
    掛:懸掛。
    前川:一作“長川”。
    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shí)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gòu)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一作“半天”。
    2.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唯通:惟)
    譯文
    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yáng)州遠(yuǎn)游。
    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注釋
    黃鶴樓:中國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fèi)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dá)。廣陵:即揚(yáng)州。
    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
    辭:辭別。
    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向下而行。
    碧空盡:消失在碧藍(lán)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見:只看見。
    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3.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山中送別
    王維〔唐代〕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明年一作:年年)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西墜把柴門關(guān)閉。
    待到明年春草又綠的時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注釋
    掩:關(guān)閉。柴扉:柴門。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4.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出塞
    王昌齡〔唐代〕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guān),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夫未回還。
    只要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shù)百?;\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wèi)青奇襲龍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認(rèn)為龍城飛將中飛將指的是漢飛將軍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這里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
    教:令,使。
    胡馬:指侵?jǐn)_內(nèi)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
    陰山:位于今內(nèi)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5.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贈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yuǎn)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yuǎn)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一統(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yùn)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6.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鳥鳴澗
    王維〔唐代〕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寧靜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
    注釋
    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人閑:指沒有人事活動相擾。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桂花:春桂,現(xiàn)在叫山礬,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蕩蕩??仗?。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驚:驚動,擾亂。
    山鳥:山中的鳥。
    時鳴:偶爾(時而)啼叫。
    時:時而,偶爾。
    7.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問劉十九
    白居易〔唐代〕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韻譯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意譯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制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zhǔn)備好了。
    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
    注釋
    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yīng)酬。
    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ēi):釀造。
    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xì)如蟻,稱為“綠蟻”。
    雪:下雪,這里作動詞用。
    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dāng)于“么”或“嗎”。
    8.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文
    遼闊的江南,到處鶯歌燕舞,綠樹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許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籠罩在這蒙朧煙雨之中。
    注釋
    鶯啼:即鶯啼燕語。
    郭:外城。此處指城鎮(zhèn)。
    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biāo)記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quán)。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
    煙雨:細(xì)雨蒙蒙,如煙如霧。
    9.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李白〔唐代〕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隨君一作:隨風(fēng))
    譯文
    在柳絮落完,子規(guī)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biāo)尉,要經(jīng)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注釋
    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被貶為龍標(biāo)縣尉。
    左遷: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
    龍標(biāo):古地名,唐朝置縣,在今湖南省懷化市一帶。
    楊花:柳絮。
    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啼聲哀婉凄切。
    楊花落盡:一作“揚(yáng)州花落”。
    龍標(biāo):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總稱,在今湖南省西部。關(guān)于五溪所指,尚有爭議。
    與:給。
    隨君:一作“隨風(fēng)”。
    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云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qū)建立過政權(quán),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shè)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dāng)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10.1-3歲寶寶學(xué)的唐詩
    登幽州臺歌
    朝代:唐朝|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古詩簡介
    《登幽州臺歌》是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這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孤獨(dú)遺世、獨(dú)立蒼茫的落寞情懷。此詩通過描寫登樓遠(yuǎn)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fā)了詩人抑郁已久的悲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那些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遭受壓抑的境遇,表達(dá)了他們在理想破滅時孤寂郁悶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會意義。
    詩人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諫,但沒有被武則天所采納,屢受打擊,心情郁郁悲憤。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yuǎn)望,悲從中來,并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fā)了時空無窮,人生有限,壯志難酬之情,發(fā)出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
    翻譯/譯文
    見不到往昔招賢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歷的那些事無限渺遠(yuǎn),我深感人生無奈,獨(dú)自憑吊,我眼淚縱橫凄惻悲愁!
    注釋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xiàn)今在北京市。幽州臺;即黃金臺,又稱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是燕昭王為招納天下賢士而建造的。
    前:過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君。
    后:后來
    來者:后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yuǎn)和空間的廣大。
    愴(chuàng)然:悲傷,凄惻的樣子。
    涕: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