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選調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梳理:知識產權

字號:

2023年各地選調生考試備考已經啟動,為了方便考生的復習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3年選調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梳理:知識產權,供大家的參考和學習。如想獲取更多選調生考試的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1.知識產權的概念
    知識產權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對自然人通過智力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智力成果,依法確認并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一般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知識產權包括工業(yè)產權和版權兩大類。廣義的知識產權除了包括狹義的知識產權中的工業(yè)產權、版權以外,還包括科學發(fā)現(xiàn)權、對“邊緣保護對象”的保護權以及商業(yè)秘密權等。
    2.知識產權的分類
    1.工業(yè)產權
    工業(yè)產權可以分為三類:創(chuàng)造性成果權(包括發(fā)明專利權、實用新型權、外觀設計權),識別性標記權(包括商標權、服務標記權、商號權、貨源標記權和原產地名稱權),制止不正當競爭權。
    2.版權
    廣義的版權可以分為作品創(chuàng)作者權和作品傳播者權兩類。作品創(chuàng)作者權即一般所講的版權(狹義)或著作權,大陸法系國家稱之為作者權。創(chuàng)作者權可分為經濟權利(財產權)和精神權利(人身權)兩種。作品傳播者權即一般所講的版權的鄰接權,又稱為與版權有關的權利,包括表演者權、錄制者權、廣播者權、出版者權等。
    3.知識產權的特征
    1.無形性
    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財產權具有一般無形財產權的無形性,這是與有形財產權的根本區(qū)別所在。無形性是知識產權最基本的性質,其他特性都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2.專有性
    又稱獨占性、排他性、壟斷性,主要表現(xiàn)為:(1)知識產權為權利人所獨占,權利人壟斷這種專有權利并受到嚴格保護;(2)對同一項知識產品,不允許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一屬性的知識產權并存;(3)知識產權的排他性則主要是排斥非專有人對知識產品進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竊;(4)知識產權的獨占性是相對的。
    3.地域性
    國際法規(guī)定:有形財產權適用財產取得地法或物之所在地法,知識產權適用權利登記地法或權利主張地法。這反映出知識產權不同于有形財產權的地域性特點。例如,某人所有的一只手表,走到世界各地這塊手表仍歸其所有,不會被視為人人皆可無償利用的公有財產。而作為一項知識產權,例如,一項中國專利權,在其他沒有同樣取得專利權的國家或地區(qū)是得不到承認和保護的。
    4.時間性
    知識產權有法定的保護期限,在法定的保護期限內權利有效,超過了保護期限權利終止。有形財產權的有效期限,以其標的物的存在為前提,法律一般不能規(guī)定其有效期限。知識產權的有效期則是法定的。
    5.可復制性
    又稱工業(yè)再現(xiàn)性,這個特性在工業(yè)產權中更為突出。知識產權的客體可以固定在有形物上,并可以重復再現(xiàn),重復利用,具有可復制性。換言之,通過知識產權的利用,可以將其客體和其本身體現(xiàn)在某種產品、作品及其復制品或其他物品等物質載體之上。這是知識產權可以被視為一種財產權的基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