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唐詩簡單精選十首

字號:

唐詩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寶庫中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的輝煌成就,引起后人學(xué)習(xí)的興趣和研究的熱潮。下面是分享的兒童唐詩簡單精選十首。歡迎閱讀參考!
    1.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一
    出塞
    王昌齡〔唐代〕
    秦時(shí)明月漢時(shí)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shí)期的明月和邊關(guān),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夫未回還。
    只要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一定不會讓敵人的鐵蹄踏過陰山。
    注釋
    但使:只要。
    龍城飛將:漢朝名將李廣,龍城是唐代的盧龍城(盧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shí)間都在抗擊匈奴,防止匈奴掠邊。這里指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令有說法,龍城飛將指的是衛(wèi)青奇襲龍城的事情。《漢書·衛(wèi)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wèi)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shù)百?;\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
    教:令,使。
    胡馬:指侵?jǐn)_內(nèi)地的外族騎兵。
    度:越過。
    陰山:位于今內(nèi)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2.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二
    山行
    杜牧〔唐代〕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生處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深秋時(shí)節(jié),沿著遠(yuǎn)處的石子鋪成的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是因?yàn)橄矏凵钋飾髁值耐砭?,?jīng)過深秋寒霜的楓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注釋
    山行:在山中行走。
    遠(yuǎn)上:登上遠(yuǎn)處的。
    寒山:深秋季節(jié)的山。
    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斜:為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為在云霧繚繞的的深處)
    坐:因?yàn)椤?BR>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jīng)深秋寒霜之后變成了紅色。
    楓林晚:傍晚時(shí)的楓樹林。
    紅于: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于二月花。
    3.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三
    贈汪倫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
    李白乘舟將要遠(yuǎn)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注釋
    汪倫:李白的朋友。
    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yuǎn)行”。
    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jié)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里?!兑唤y(tǒng)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yùn)用了夸張的手法。
    不及:不如。
    4.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四
    楓橋夜泊
    張繼〔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面對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我憂愁難眠。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zhèn)。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gè)“霜”字應(yīng)當(dāng)體會作嚴(yán)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jīng)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rèn)為指“江村橋”和“楓橋”?!皸鳂颉痹趨强h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shí)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 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zhèn)。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經(jīng)數(shù)次重建,現(xiàn)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后新建。寺鐘在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被日本人掠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dāng)今的佛寺(春節(jié))半夜敲鐘,但當(dāng)時(shí)有半夜敲鐘的習(xí)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jīng)過許多人的實(shí)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qū)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fēng)俗。
    5.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五
    烏衣巷
    劉禹錫〔唐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shí)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野草開出了花,烏衣巷口斷壁殘?jiān)窍﹃栃睊臁?BR>    當(dāng)年王導(dǎo)、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jìn)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
    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shí)的禁軍駐地。由于當(dāng)時(shí)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shí)以王導(dǎo)、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F(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shí)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dǎo)、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shí),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shí):晉代。
    6.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六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代〕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樂烽一作:回樂峰)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譯文
    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
    注釋
    受降城:唐初名將張仁愿​為了防御突厥,在黃河以北筑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境內(nèi)。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回樂烽:烽火臺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說當(dāng)作“回樂峰”,山峰名,在回樂縣(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征人:戍邊的將士。盡:全。
    7.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七
    夜雨寄北
    李商隱〔唐代〕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我還沒有確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已漲滿秋池。
    什么時(shí)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釋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dāng)時(shí)在巴蜀(現(xiàn)在四川?。挠H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里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dāng):什么時(shí)候。
    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gè)或幾個(gè)施事者共同發(fā)生的??勺g為“一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里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于夫婦,有時(shí)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8.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八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唐代〕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一個(gè)人獨(dú)自在他鄉(xiāng)作客,每逢節(jié)日加倍思念遠(yuǎn)方的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yuǎn)時(shí),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古以九為陽數(shù),故曰重陽。
    憶:想念。
    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jì)市),在函谷關(guān)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
    為異客:作他鄉(xiāng)的客人。
    佳節(jié):美好的節(jié)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jié)登高的風(fēng)俗。
    茱萸(zhū yú):是指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近成熟果實(shí)。《本草綱目》吳茱萸【集解】蘇頌引周處《風(fēng)土記》云:“俗尚九月九日謂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云辟惡氣御冬?!庇帧独m(xù)齊諧記》云:“汝南桓景隨費(fèi)長房學(xué)道,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有災(zāi)厄,宜令急去,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消?!叭缙溲?,舉家登高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shí)暴死。長房聞之曰:‘此代之矣?!嗜酥链巳眨歉唢嬀?,戴茱萸囊,由此爾?!庇纱丝梢姡蹙S詩中的茱萸,當(dāng)是指吳茱萸。
    9.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九
    登樂游原
    李商隱〔唐代〕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譯文
    傍晚時(shí)分我心情不太好,獨(dú)自驅(qū)車登上了樂游原。
    這夕陽晚景的確十分美好,只不過已是黃昏。
    注釋
    樂游原:在長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nèi)地勢地。漢宣帝立樂游廟,又名樂游苑。登上它可望長安城。樂游原在秦代屬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漢初年?!稘h書·宣帝紀(jì)》載,“神爵三年,起樂游苑”。漢宣帝第一個(gè)皇后許氏產(chǎn)后死去葬于此,因“苑”與“原”諧音,樂游苑即被傳為“樂游原”。對此《關(guān)中記》有記載:“宣帝許后葬長安縣樂游里,立廟于曲江池北,曰樂游廟,因苑(《長安志》誤作葬字)為名?!?BR>    向晚:傍晚。不適:不悅,不快。
    古原:指樂游原。
    近:快要。
    10.兒童唐詩簡單精選 篇十
    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沙洲旁,日落時(shí)新愁又涌上了心頭。
    原野無邊無際,遠(yuǎn)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注釋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jīng)建德(今屬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劃動小船。泊:停船靠岸。
    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
    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BR>    客:指作者自己。
    愁:為思鄉(xiāng)而憂思不堪。
    野:原野。曠:空闊遠(yuǎn)大。
    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