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yīng)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以下是幫大家整理的描寫八月的詩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一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作者:姚合
淅淅復(fù)修修,涼風(fēng)似水流。
此生難免老,舉世大同愁。
螢影明苔蘚,鴻聲傍斗牛。
猶分省署直,何日是歸休。
2.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二
酬樂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獨直玩月見寄
作者:元凜
一年秋半月偏深,況就煙霄極賞心。
金鳳臺前波漾漾,玉鉤簾下影沉沉。
宴移明處清蘭路,歌待新詞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詔,瞥然塵念到江陰。
3.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三
皇帝降誕日集賢殿賜宴
作者:張說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
瑞表壬寅露,光傳甲子宵。
陰風(fēng)吹大澤,夢日照昌朝。
不獨華封老,千年喜祝堯。
4.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四
中秋夜杭州玩月
作者:張祜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huán)看,長堤蹋陣行。
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5.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五
中秋夜懷
作者:項斯
趨馳早晚休,一歲又殘秋。
若只如今日,何難至白頭。
滄波歸處遠,旅食尚邊愁。
賴見前賢說,窮通不自由。
6.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六
中秋月(唐 方干)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7.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七
中秋夜玩月(唐 唐彥謙)
一夜高樓萬景奇,碧天無際水無涯。
只留皎月當層漢,并送浮云出四維。
霧靜不容玄豹隱,冰生惟恐夏蟲疑。
坐來離思憂將曉,爭得嫦娥仔細知。
8.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八
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唐戎昱)
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
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
知稱玉人臨水見,可憐光彩有馀清。
9.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九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0.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十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1.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一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作者:姚合
淅淅復(fù)修修,涼風(fēng)似水流。
此生難免老,舉世大同愁。
螢影明苔蘚,鴻聲傍斗牛。
猶分省署直,何日是歸休。
2.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二
酬樂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獨直玩月見寄
作者:元凜
一年秋半月偏深,況就煙霄極賞心。
金鳳臺前波漾漾,玉鉤簾下影沉沉。
宴移明處清蘭路,歌待新詞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詔,瞥然塵念到江陰。
3.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三
皇帝降誕日集賢殿賜宴
作者:張說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
瑞表壬寅露,光傳甲子宵。
陰風(fēng)吹大澤,夢日照昌朝。
不獨華封老,千年喜祝堯。
4.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四
中秋夜杭州玩月
作者:張祜
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緣辟照,人愛為高明。
歷歷華星遠,霏霏薄暈縈。
影流江不盡,輪曳谷無聲。
似鏡當樓曉,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檻循環(huán)看,長堤蹋陣行。
殷勤未歸客,煙水夜來情。
5.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五
中秋夜懷
作者:項斯
趨馳早晚休,一歲又殘秋。
若只如今日,何難至白頭。
滄波歸處遠,旅食尚邊愁。
賴見前賢說,窮通不自由。
6.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六
中秋月(唐 方干)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當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7.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七
中秋夜玩月(唐 唐彥謙)
一夜高樓萬景奇,碧天無際水無涯。
只留皎月當層漢,并送浮云出四維。
霧靜不容玄豹隱,冰生惟恐夏蟲疑。
坐來離思憂將曉,爭得嫦娥仔細知。
8.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八
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唐戎昱)
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
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
知稱玉人臨水見,可憐光彩有馀清。
9.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九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0.描寫八月的詩詞 篇十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