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

字號:

說到高一物理必修一,很多同學都會說很難,的確,相對而言,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中最難的一部分,但我們一定要把知識點給吃透。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一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tài)量值—初態(tài)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tài)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2.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二
    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fā)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jù)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3.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三
    作出速度-時間圖象
    1、建立坐標系:以速度v為縱軸,時間t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根據(jù)各個時刻t的速度v數(shù)據(jù)在直角坐標系中描點。
    2、作擬合曲線或直線:仔細觀察這些點的分布情況,發(fā)現(xiàn)這些點都大致落在一條直線上。因此,我們可以用一條直線去“擬合”這些點,即讓所畫的直線連接盡可能多的點。不能連接的點應貼近分布在該直線的兩側。并使兩側點數(shù)大致相同,這就畫出了小車運動的速度圖象。
    結論:小車的運動速度隨時間成線性關系變化;小車的速度在不斷增大,而且在相等的時間里速度的變化量是相等的,即小車的加速度保持恒定。
    小貼士:從圖象上分析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也是物理學中研究問題時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法。
    4.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四
    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5.高一年級必修一物理重點知識點 篇五
    速度Vt=Vo+at
    位移s=Vot+at2/2=V平t=Vt/2t
    有用推論Vt2-Vo2=2as
    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F2)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