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字號:

高中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必修1內(nèi)容時要掌握知識點,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篇一
    物體的平衡:
    物體的平衡有兩種情況:一是質(zhì)點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二是物體不轉(zhuǎn)動或勻速轉(zhuǎn)動(此時的物體不能看作質(zhì)點)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①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加速度為零
    ②平衡條件:合力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b、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nèi),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
    c、若物體在三個以上的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觸面分解或按運動方向分解)
    2.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篇二
    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
    (2)兩個力的合力范圍: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shù)。
    力的合成與分解
    (1)力的合成與分解,體現(xiàn)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合成與分解是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種方法,用合力來代替幾個力時必須把合力與各分力脫鉤,即考慮合力則不能考慮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時只考慮分力,而不能同時考慮合力
    (3)共點的兩個力合力的大小范圍是:|F1-F2|≤F合≤Fl+F2
    (4)共點的三個力合力的值為三個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為零
    (5)力的分解時要認準力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實際效果,按實際效果來分解
    (6)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體上的所有力分解到兩個互相垂直的坐標軸上,分解最終往往是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總的合力)
    3.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篇三
    1.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
    (1)變化的磁場能夠在周圍空間產(chǎn)生電場,變化的電場能夠在周圍空間產(chǎn)生磁場。
    (2)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磁場產(chǎn)生穩(wěn)定電場。隨時間不均勻變化的磁場產(chǎn)生變化的電場。隨時間均勻變化的電場產(chǎn)生穩(wěn)定磁場,隨時間不均勻變化的電場產(chǎn)生變化的磁場。
    (3)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總是相互關系著,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這就是電磁場。
    2.電磁波
    (1)周期性變化的電場和磁場總是互相轉(zhuǎn)化,互相激勵,交替產(chǎn)生,由發(fā)生區(qū)域向周圍空間傳播,形成電磁波。
    (2)電磁波是橫波
    (3)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介質(zhì),頻率不變、波速和波長均發(fā)生變化,電磁波傳播速度v等于波長λ和頻率f的乘積,即v=λf,任何頻率的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
    4.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篇四
    打點記時器
    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國際單位制中的力學單位
    1.國際單位制(符號——單位):時間(t)——s,長度(l)——m,質(zhì)量(m)——kg,電流(I)——A,物質(zhì)的量(n)——mol,熱力學溫度——K,發(fā)光強度——cd(坎培拉)
    2.1N:使1kg的物體產(chǎn)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即1N=1kg?m/s?。
    3.常見單位換算:1英尺=12英寸=0.3048m,1英寸=2.540cm,1英里=1.6093km
    超重和失重
    1.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大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現(xiàn)象(視重>物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失重現(xiàn)象(物重<視重)。
    2.只要豎直方向的a≠0,物體一定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tài)。
    3.視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qū)覓煳锏睦?儀器稱值)。
    4.實重:實際重力(來源于萬有引力)。
    5.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篇五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shù)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zhì)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6.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篇六
    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fā)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zhì)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zhì)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zhì)點。
    2.質(zhì)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zhì)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jù)所研究問題的性質(zhì)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