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是一個新的起點,新高三一輪復習從零開始,完整涵蓋高中所有的知識點,第一輪復習是高考復習的關鍵,是基礎復習階段。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 篇一
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取決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
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③金屬與酸反應制取氫氣。
④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特殊: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
②銨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2.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 篇二
一、元素周期表的規(guī)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電子層數(shù)相同,從左至右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依次遞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從上至下核電荷數(shù)、質(zhì)子數(shù)、電子層數(shù)依次遞增。
二、原子結(jié)構(gòu)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系:
①質(zhì)子數(shù)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
因為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
②質(zhì)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
③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因為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中子數(shù)=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④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電子運動區(qū)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類別。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
⑥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
⑦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后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后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shù)值=得失電子數(shù)。
⑧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
原子失電子后為陽離子,得電子后為陰離子,電荷數(shù)=得失電子數(shù)
3.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 篇三
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1、離子反應的判斷:凡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就是離子反應
2、離子共存
凡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的都不能共存
(1)生成難溶物
常見的有agbr,agcl,agi,caco3,baco3,caso3,baso3等
(2)生成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
常見的有nh3、co2、so2、hcl等
(3)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
常見的有水、氨水、弱酸、弱堿等
(4)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fe3+與s2-、clo—與s2-等
3、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寫、拆、刪、查”
4.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 篇四
氯離子的檢驗
使用XX銀溶液,并用稀XX排除干擾離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zhì):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zhì):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wěn)定,會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fā)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條件為高溫或放電:N2+O2========(高溫或放電)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穩(wěn)定,在常溫下遇氧氣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紹:無色氣體,是空氣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紹:紅棕色氣體、刺激性氣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與水反應:3NO2+H2O==2HNO3+NO這是工業(yè)制XX的方法。
5.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 篇五
乙酸的重要化學性質(zhì)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強,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②乙酸能與碳酸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來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乙酸還可以與碳酸鈉反應,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上述兩個反應都可以證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
(2)乙酸的酯化反應
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酸脫羥基,醇脫氫,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乙酸與乙醇反應的主要產(chǎn)物乙酸乙酯是一種無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狀液體。在實驗時用飽和碳酸鈉吸收,目的是為了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應時要用冰醋酸和無水乙醇,濃硫酸做催化劑和吸水劑
6.高三年級必修一化學知識點復習 篇六
甲烷CH4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zhì):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jié)構(gòu):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zhì):
①氧化反應:
CH4+2O2→(點燃)CO2+2H2O
(產(chǎn)物氣體如何檢驗?)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
CH4+Cl2→(光照)→CH3Cl(g)+HCl
CH3Cl+Cl2→(光照)→CH2Cl2(l)+HCl
CH2Cl+Cl2→(光照)→CHCl3(l)+HCl
CHCl3+Cl2→(光照)→CCl4(l)+HCl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jié)構(gòu),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
4、同系物:結(jié)構(gòu)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zhì)(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gòu)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jié)構(gòu)式(結(jié)構(gòu)不同導致性質(zhì)不同)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shù)不同時,碳原子數(shù)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shù)相同時,支鏈數(shù)越多熔沸點越低同分異構(gòu)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gòu)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