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字號:


    高一新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無機鹽(絕大多數(shù)以離子形式存在)功能:
    構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葉綠素、血紅蛋白等
    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
    維持酸堿平衡,調(diào)節(jié)滲透壓。
    有些無機鹽是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的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Mg2+是葉綠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是動物和人體的骨、牙齒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組成成分;
    無機鹽參與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哺乳動物血液中必須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個動物血液中鈣鹽的含量過低就會出現(xiàn)抽搐。
    維持生物體內(nèi)的平衡:
    滲透壓的平衡Na+,Cl一對細胞外液滲透壓起重要作用,K+則對細胞內(nèi)液滲透壓起決定作用。
    酸堿平衡(即pH平衡),pH調(diào)節(jié)著細胞的一切生命活動,它的改變影響著原生質體組成物質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細胞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反應:如人血漿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離子平衡:動物細胞內(nèi)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細胞膜外Na+高、K+低,細胞膜內(nèi)K+高、Na+低。K+、Na+這兩種離子在細胞膜內(nèi)外分布的濃度差,是使細胞可以保持反應性能的重要條件。
    2.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BR>    一、被動運輸: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nèi)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方向、載體、能量、舉例
    自由擴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維生素等
    協(xié)助擴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主動運輸、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離子、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3.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1、保護色:動物適應棲息環(huán)境而具有的與環(huán)境色彩相似的體色。
    2、警戒色:某些有XX或XX的動物所具有的鮮艷色彩和斑紋。
    3、擬態(tài):某些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狀或色澤斑,與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狀態(tài)。
    4、適應的相對性:指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只是一定程度的適應,不是絕對的。
    5、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對性。因為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不斷變化,而生物的遺傳具有保守性,不會因為環(huán)境變化立即改變其遺傳性,因此適應的形成是長期的自然選擇的結果。選擇作用不會一次到位,更不會造成盡善盡美的選擇結果,所以,適應具有相對性。
    6、適應的普遍性: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外形的適應性特征。
    7、適應具有相對性的原因:遺傳物質穩(wěn)定性與環(huán)境條件變化相互作用的結果。
    8、保護色:動物體色與背景色彩相似,利于取食避敵,避役(變色龍)、比目魚、雷鳥、蝗、某些沙漠植物。
    9、警戒色:動物體色與背景色彩形成對比色,具有XX(XX)或者鮮艷色彩(斑紋)的特點,充分暴露自己,警告敵人不要侵犯,以防止“兩敗俱傷”。警戒色是冒充的“藝術”,以鮮艷色彩向動物們發(fā)出警告。(例如:黃峰、蝮蛇體表的斑紋、瓢蟲體表的斑點)
    10、擬態(tài):生物形態(tài)、色澤模擬背景生物體,(如:竹節(jié)蟲、尺蠖的形狀像樹枝、枯葉蝶、有的螳螂成蟲的翅展開時像鮮艷的花朵,若蟲的足像美麗的花瓣、蜂蘭。)
    11、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對性。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同時,也能夠影響環(huán)境。
    4.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八大細胞器的比較:
    1、線粒體:(呈粒狀、棒狀,具有雙層膜,普遍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內(nèi)有少量DNA和RNA內(nèi)膜突起形成嵴,內(nèi)膜、基質和基粒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2、葉綠體:(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具有雙層膜,主要存在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里),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還有少量DNA和RNA,葉綠素分布在基粒片層的膜上。在片層結構的膜上和葉綠體內(nèi)的基質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體:橢球形粒狀小體,有些附著在內(nèi)質網(wǎng)上,有些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細胞內(nèi)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4、內(nèi)質網(wǎng):由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wǎng)狀物。是細胞內(nèi)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5、高爾基體: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加工、分類運輸有關。
    6、中心體: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與細胞的有絲_有關。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細胞中,液泡內(nèi)有細胞液?;瘜W成分:有機酸、生物堿、糖類、蛋白質、無機鹽、色素等。有維持細胞形態(tài)、儲存養(yǎng)料、調(diào)節(jié)細胞滲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體:有"消化車間"之稱,內(nèi)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5.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1、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植物沒有系統(tǒng))→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圈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2、組成細胞(生物界)和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
    3、細胞種類:根據(jù)細胞內(nèi)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注: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①、原核細胞:細胞較小,無核膜、無核仁,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遺傳物質(一個環(huán)狀DNA分子)集中的區(qū)域稱為擬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
    ②、真核細胞:細胞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細胞核三;有一定數(shù)目的染色體(DNA與蛋白質結合而成);一般有多種細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藍藻、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放線菌、支原體等都屬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如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6.高一上冊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組成細胞的原子和分子
    1、細胞中含量最多的6種元素是C、H、O、N、P、Ca(98%)。
    2、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間以共價鍵構成的碳鏈,碳鏈是生物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稱為有機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導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和差異性
    統(tǒng)一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